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8100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PPT_(用)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通鉴中资:帮助;治:治理;通,通史;鉴,借鉴。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来帮助加强统治。毛泽东曾通读资治通鉴多达17遍。,作品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家、 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作者情况,政治,史学,三国时汝南人,年轻时跟从孙策部将邓当,当死,将兵,后随周瑜大破曹军。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死,代领三军,破蜀将关羽,占荆州。,教学目标: 1、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

2、的含义。,多层次朗读,朗读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第二步:读出句意。,第三步:大声朗读。,第四步:读出语气。,第五步:背诵全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提示: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qng,

3、q,sh,su,wi,gng,y,3.读好语气,读出感情。,1、“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见关心、厚望。, 不悦,委婉批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风趣,自豪,(孙权),(鲁肃),(吕蒙),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二、读懂文意,初,权 谓 吕蒙 曰:“卿

4、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说,古代君对臣或 朋友之间的爱称,掌管,事情,吕蒙用军中的事务繁多来推辞,(调),难道,想,成为博士(留),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谁比得上我(替),当道, 当权,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

5、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 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 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到,非常(十分),惊奇,现在,就,为什么,迟,于是,拜见,与吕蒙(补),读书人,再,又,到了 的时候,重新,接近,靠近,趋向,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6、,结友而别。,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关键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分析人物:,孙权: 吕蒙: 鲁肃:,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7、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爱才,敬才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会欣赏他人。,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感悟反思:,1、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终有所成。 2、学习能改变人的一切。,启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学习,要趁早。,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开卷有益。,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吕蒙勤奋学习由吴下阿蒙变成才略过人的名将(正面),方仲永没有接受后天教育由神通变成平庸之辈(反面

8、),语言描写,叙议结合,以事寓理,借事说理,本文与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 刮:擦,摩 刮目:擦擦眼 相待:相看待,练习:,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分别是什么,请解释?,1.古今异义 辞 古: 及 古: 今: 今: 过 古: 孤 古: 今: 今: 更 古: 但 古: 今: 今: 博士 古: 今:,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名称,更加,转折连词,但是,只,仅仅,重新,孤独,古时王侯自称,以及,到了的时候,经过,到,美好的词语,推辞,【探讨】,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结尾

9、这一笔有什么作用?,被吕蒙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从侧面进一步表现 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并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的重要性。,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高尔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4. 名言积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 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芬奇,书籍是最好

10、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赫尔岑,培根,师旷问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

11、盲者多习乐。昧行:摸黑走路。暮:晚了,迟了。戏:开玩笑。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问于师旷 安敢戏君乎 如日出之阳 孰与昧行乎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孰与:固定格式,常用作比较选择,译作“.与.相比,哪一个”。,对,向,怎么,明亮,(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1、同一样2、暮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3、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4、达到劝说的目的,“善哉!”5、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