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8081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准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邢台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 ( 上) 期末测试地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分第卷 ( 选择题 ) 和第卷 (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 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湘教版必修3、区域地理 ( 世界地理部分 ) 第卷 ( 选择题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土高原位于32N- 41N,107E - 114E 之间 , 总面积为64.6 万 km2 。黄土高原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 千沟万壑 ,

2、 地形破碎。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分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 降水B. 植被C. 地貌D. 热量 2. 图示区域 ( ) A. 具有一定的面积B. 具有明确的边界 C. 各区域形状规则D. 区域间过渡不明显 【答案】 1. C 2. A 【解析】 【1 题详解】 图例显示,图示区域划分为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沟谷平原、风沙区、高原沟壑区等区域, 根据内部区域的名称判断,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地貌,C 符合题意。 区域名称中没 有主要体现降水、植被和热量等地理特征差异性,因此这些要素不是划分图示区域的指标, 排除 A、B、D。故选 C。 【2 题详

3、解】 - 2 - 图示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面积,A 正确。图示区域为自然区,自然要素的变 化具有过渡性,因此一般不具有明确的边界,边界往往是模糊的,B 错误。图中显示,图示区 域中各区域形状很不规则,C 错误。图示区域各地貌区域间,地貌变化具有过渡性,没有明显 的边界,因此过渡性明显,D 错误。故选 A。 【点睛】区域特征: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连续 性,区域之间有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规划了180 个产业集聚 区, 又获得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

4、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 郑 州)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支持, 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下图为 20072015 年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图。值越高, 表示越能吸收产业转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自东向西逐渐升高B. 自南向北逐渐升高 C. 自郑州向周边地区降低D. 全省高低区分布均衡 4. 与其他地级市相比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最高区的主要优势是( ) A. 土地资源最丰富B. 基础设施最完善 C. 最接近东部地区D. 劳动力最廉价 【答案】 3. C 4. B 【解析】 3 题详解】 读 20

5、072015 年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图可知,郑州的吸收产业转入的能力最强,郑州 周边吸收产业转入的能力降低,因此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自郑州向周边地 - 3 - 区降低, C 正确。图中显示,位于西边的开封比位于东边的商丘吸收产业转入的能力弱、位于 西边洛阳比位于东边的郑州吸收产业转入的能力弱,因此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不具有自东向 西逐渐升高的特征,A 错误。图中显示,位于南边的郑州比位于北边的鹤壁、安阳、濮阳吸收 产业转入的能力强,因此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不具有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的特征,B 错误。 图中 显示,全省高低区分布不均衡,北部偏高,南部偏低,D 错误。故选 C。 【4

6、题详解】 图中显示,与其他地级市相比,郑州市面积较小,人口和产业规模较大,土地资源不丰富,A 错误。郑州市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最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最好, B 正确。 图中显示, 河南省商丘、 信阳最接近东部地区,郑州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偏西,C 错误。 郑州市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因此劳动力不是最廉价的, D 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 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为了开拓市场和发展空间。环境污染和处理环境的 费用差异。 下图为我国贫困集中连片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 4 - 5. 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分布在( ) A. 地势阶梯交界处B. 四川盆地 C. 地势第三级阶梯D. 云贵高原 6.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 ) A. 收入来源单一B. 教育、养老支出大 C. 自然资源短缺D. 生态环境恶劣 7. 缓解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B.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C.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D. 减免教育和养老支出 【答案】 5. D 6. A 7. B 【解析】 【5 题详解】 读我国贫困集中连片区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一 带,属于云贵高原地区,D 符合题意。图

8、中显示,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 - 5 - 第二级阶梯, 并不都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排除 A。图中显示, 四川盆地很少有贫困集中连片区, 排除 B。图中显示, 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第三级阶梯 贫困集中连片区少,排除C。故选 D。 【6 题详解】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最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收入或畜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因此地形、气 候等原因,土地生产力较低,从而导致收入较低,因此致贫,A 符合题意。我国集中连片贫困 区整体好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教育和养老支出并不大,排除B。我国集 中连片贫困区中的许多地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自然资源丰

9、富,排除 C。我国集中连片贫困 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但不是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排除D。故选 A。 【7 题详解】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免教育和养老支出,属于“输血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集 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A、D 不符合题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当地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 这是缓解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B 符合题 意。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基础较差,不适宜培育高新技术产业,C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从天然气消费结构来看, 四大天然气消费领域分别为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工业燃料。 下图为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 指使用燃气的城市非农人口数与城市

10、非农人口总数之比) 变化 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相对于煤炭而言, 天然气的突出优势是( ) A. 储量大 , 分布广B. 易开采 ,易运输 C. 热值高 , 污染小D. 可再生 ,能循环 9. 随着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的不断提高( ) A. 天然气的消费量将超过煤炭B. 能源消费结构将得到明显改善 C. 城乡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D. 能源进口总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 6 - 【答案】 8. C 9. B 【解析】 【8 题详解】 相对于煤炭而言,天然气燃烧效率高,排放废弃物少,因此热值高、污染小是天然气的突出 优势, C 正确。相对于煤炭而言,天然气储量较小,分布集中,A 错误。相

11、对于煤炭而言,天 然气埋藏更深,不易开采,B 错误。天然气和煤炭都为非再生能源,不能循环利用,D 错误。 故选 C。 【9 题详解】 随着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由于目前我国天然气 消费比重很低,煤炭消费比重占绝对优势,因此天然气的消费量在短时期内很难超过煤炭,A 错误。随着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生活能源消费 中煤炭消费量有可能下降,因此天然气消费比重升高,煤炭比重降低,因此能源消费结构将 得到明显改善,B 正确。 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城市,因此随着我国气化人口和气化率的不 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受其影响不大,C 错误。我国

12、天然气生产量和储量不足,随着我国气化 人口和气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将上升,因此能源进口总量将会上升,不会 大幅度下降,D 错误。故选 B。 丰满大坝是我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 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该工程于 1937 年 4 月动工 ,1942 年开始蓄水。 2019 年 5 月 20 日 11 时 16 分, 运行了近80 年之久的丰满 水电站大坝被爆破, 新坝开始蓄水发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丰满大坝旧坝已经成为“病坝”,新坝可能解决的问题是( ) A. 抗震性能差B. 发电总量少 - 7 - C. 防渗、抗冻能力差D. 库区移民数量多 11. 丰满大

13、坝发电排水会( ) A. 导致下游河段污染严重B. 增加下游河段汛期流量 C. 导致大坝下游附近河床冲刷D. 提高松花湖的航运能力 12. 新坝启用后 , 仍保留部分旧坝, 形成了“一湖双坝”的独特景观, 主要是为了 ( ) A. 增加发电量B. 充分利用地形 C. 增加蓄水量D. 保护历史遗迹 【答案】 10. C 11. C 12. D 【解析】 【 10 题详解】 丰满大坝旧坝已经运行了近80 年,当地冬季气温低于-20,水温高于0,温度差异大,溢 流坝段出现冻胀开裂问题,渗漏问题较为严重,已经成为 “ 病坝 ” ,因此新坝可能解决的问题是 防渗、抗冻能力差,C 符合题意。丰满大坝所在地

14、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稳定运行近 80 年,说明旧坝成为“病坝”不是因为抗震性能差,排除A。发电总量少不是旧坝成为“病 坝”的原因, 排除 B。图中显示, 新坝与旧坝相隔非常近,库区淹没的土地面积没有多少区别, 导致库区移民数量没有多少差异,且库区移民数量多不是旧坝成为“病坝”的原因,排除 D。 故选 C。 【11 题详解】 丰满大坝发电排水时,使得下游流量增大,河水更新加快, 因此会减轻下游河段污染,A 错误。 丰满水库在汛期时具有调蓄功能,因此丰满大坝发电排水不会增加下游河段汛期流量,B 错误。 丰满大坝发电排水时,使得下游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因此会导致大坝下游附近河床冲刷,C 正确

15、。丰满大坝发电排水时,会使得松花湖水量减少,不会提高松花湖的航运能力,D 错误。 故选 C。 【12 题详解】 新坝启用后,仍保留部分旧坝,形成了“ 一湖双坝 ” 的独特景观,主要是为了保护历史遗迹,D 符合题意。新坝启用后,仍保留部分旧坝,形成了“ 一湖双坝 ” 的独特景观,主要不是为了增加 发电量,增加发电量可以通过抬高新坝高度即可,排除A。新坝启用后,仍保留部分旧坝,形 成了 “ 一湖双坝 ” 的独特景观,与充分利用地形关系不大,排除B。新坝与旧坝相隔非常近,如 果要增加蓄水量,抬高新坝高度即可,无需保留旧坝,排除C。故选 D。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團、成都

16、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 - 8 - 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下图示意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 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西三角经济圈较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优势为( ) A. 能源资源丰富B. 铁路网密集 C. 政策支持力度大D. 城市更密集 14. 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合作发展中西三角经济圈应( ) A. 发挥人才优势 , 培育产品的品牌 B. 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 提升工业化水平 C. 发挥市场优势 , 扩大制造业规模 D. 保护经济圈的独立性, 减少无序竞争 15. 长三角经济圈在城市化中最应解决的问题是( ) A. 不完善的城市等级体系B. 不合理的道路网布局 C. 技术人才短缺D. 城市环境污染 【答案】 13. A 14. B 15. D 【解析】 【13 题详解】 图中显示,西三角经济圈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炭资源、水能资源,而长三角经济圈能源资源 缺乏,因此西三角经济圈较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优势为能源资源丰富,A符合题意。长三角经 济圈单位面积的铁路线长于西三角经济圈,B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