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57877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识结构,第四单元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图片资料,考点突破,中考冲刺,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2.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课程标准,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4.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

2、难。,考纲要求,考点一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从美国和德国开始) 1.条件: (1)19世纪下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2)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准备了条 2.时间: 世纪末 世纪初。,20,19,3.内容: (1)新能源(电、石油)的发现和应用。 (2)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等)的出现。 (3)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电报、有线电话等)的发明与应用。 4.核心:第二次

3、工业革命是以 为核心的革命。 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 ”跨进了“ ”。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的广泛使用。,电,电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6.代表人物: (1)爱迪生:围绕电的发明和创造,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美国的 。他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其中包括 、 、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卡尔本茨:近代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之一,他成功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 ,这种汽车开始只有三个轮子,后来发展到四个轮子。美国工程师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汽车产量,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人类在交通领域

4、从“ ”跨进了“ ”。 (3)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人 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 ”。,爱迪生,电灯,留声机,汽车,火车时代,汽车时代,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7.影响: (1)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 (2)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从“火车时代”跨进了“汽车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3)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巩固和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5)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考点二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1.在第二次工

5、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 阶段。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最后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 、 组成三国同盟(由德国控制); 、 、 组成三国协约(拼盘式的)。,帝国主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3.目的和焦点: (1)目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 (2)焦点: 成为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战争一触即发。 考点三 凡尔登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巴尔干半岛,2.一战时间: 年。 3.交战双方: 集团和 集团。 4.导火线和爆发: (1)导火线:1914年,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结果斐迪南夫妇遭到塞尔维亚青年 的刺杀,这就是著名的 事件。 (2)爆发: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向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5.残酷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 。在凡尔登,双方投

7、入近百万人,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遭到炮弹袭击的土地,历史上称之为“ ”,用以形容战争的残酷性。,1914,1918,同盟国,协约国,普林西普,萨拉热窝,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6.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7.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战败而结束。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 战争的性质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 争夺 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战争。 9.影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共有三十多个国家,

8、有 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这场 战争对人类而言,是一场浩劫,一场深重的灾难。,同盟国,殖民地,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D,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A.煤和蒸汽 B.水力和风力 C.电力和石油 D.原子能 3.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

9、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C,C,4.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5.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本茨 D.福特,C,B,6.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蒸汽轮船的制造 C.飞机的

10、成功试飞 D.内燃机的发明 7.在1888年9月的德国报纸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请你猜猜车上的男人可能是谁( ) A.史蒂芬孙 B.卡尔本茨 C.瓦特 D.爱迪生,C,B,8.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人类开始进入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B,9.“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

11、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的意义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0.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变成世界帝国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 ) A.德国要向全世界扩展势力 B.加强了德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C.德国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D.德国成为世界工厂,C,A,11.(2016四川广安)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是( ) A.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集团 B.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C.北约

12、集团与华约集团 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 12.(2015山东)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B,B,13.(2016河北)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 )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 D.英国、俄国 14.(2014广东)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13、,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A,A,1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A,16.(2016四川雅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火药桶”位于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C,17.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 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

14、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现代奥运会史上,第6届(1916年)、12届(1940年)、13届(1944年)奥运会并没有举办,均“因故取消”。其中第六届被“取消”的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危机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第二次世界大战,A,A,19.(2016湖南邵阳)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

15、因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争夺 B.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C.萨拉热窝事件 D.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B,D,21.(2016江苏盐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 ) A.因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 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 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 22.(2016广东)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士兵不惧怕死亡 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

16、格和尊严 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A,C,23.(2016山东菏泽)当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断壁残垣中搏杀时,纽约时报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 A.残酷性 B.正义性 C.决定性 D.突然性 24.(2016湖南娄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A,B,25.(2015四川)右图中的材料说明了( ) A.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B.电力已经进入生产领域 C.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 D.英国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国家 26.对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归纳错误的是( ) A.都有能源的更新或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