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7281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复习课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 施小明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报告提纲,防控策略演变 体系发展与防控实践 对当前工作的思考,慢性病防控策略的演变,第一阶段,防治实践: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群体预防性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1973-1975年、1990-1992年死因回顾性调查。 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1979-1980年在全国10余个省市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1990年正式运行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s),收集出生和死亡数据。 两项国际上知名的研究1969年开始的首钢高血压防治研究,1986年开始的大庆糖尿病

2、防治研究。,第二阶段,防治体系发展:将慢性病防控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994年,卫生部防疫司更名为疾病控制司,并成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处,1996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成立了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办公室。 2002年,中国疾控中心设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国慢性病和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并促进了各地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所)的建设和发展。 2006年,中国疾控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统筹覆盖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第二阶段,防治实践:健康促进和社区综合防治理念得到有效运用,慢性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得到逐步发展 1995年,卫生部开展了世界银行卫VII健康促进项

3、目,通过健康促进手段探索解决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健康问题。 1997年,卫生部疾控司在全国首次运用社区综合防治理念,陆续建立了34个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 2002年,卫生部整合营养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慢性病指标,组织开展了综合性的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第二阶段,防治实践:健康促进和社区综合防治理念得到有效运用,慢性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得到逐步发展 以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为依据,2005年,启动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06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 2005年,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启动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 2

4、004年,中国疾控中心加强了慢性病监测工作,调整和建成了覆盖161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系统,启动了每3年1次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还进行了干预技术和模式探索研究。,第三阶段,防治体系发展:全国慢性病防治体系逐步形成,特别是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体系得到较快发展 2009年,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全国建成了由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各省级及以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慢性病防治网络。,第三阶段,防治实践:公共政策的发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第三阶段,防治实践:以人群为基础

5、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普遍开展,监测工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 2007年,卫生部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该行动已覆盖至全国所有省份及67%的县区。 自2008年起,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境内卷烟包装标识、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严格控制电影和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等有关规定、决定或意见。 2008年以来,卫生部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3个项目点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第三阶段,防治实践: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普遍开展,监测工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 2011年开始,卫生部开展创建和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工作,3

6、0个省(市)的140个县(区)获得了首批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 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健康城市(省)创建工作成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平台,北京、重庆、湖北、山东等省(市),广州、长春、唐山等地方政府分别启动健康计划,打造健康工程,基本解决了慢性病防治中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资金短缺等瓶颈问题。,第三阶段,防治实践: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普遍开展,监测工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 DSPs死因监测工作得到发展,中国疾控中心于2008年实现通过网络报告数据,数据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肿瘤登记点覆盖至全国所有省份的220多个县区。 组织开展了第二、三次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以及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

7、。 2007年开展了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开展了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防控成效,18 岁及以上人群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克/标准人日,目标,城市,防控成效,18岁及以上人群目前烟草使用流行率,来源: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2002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15-69岁现在吸烟率,%,目标,防控成效,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对当前工作的思考,慢性病防控体系的发展方向,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基层慢性病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卫生系统抓牢几项重点工作 落实慢病规划。需要全国各级一盘棋的推进。 政策倡导与政策发展

8、。推进各级政府“将健康融入所有部门的政策中”。 人群为基础的危险因素控制。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无烟环境创建。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有效建立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病情进展。 监测与评估。死因、发病、患病和危险因素及社会决定因素。,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尚未得到重视或尚未开展的重要工作 促进早期发现。利用各个环节各种途径发现高危人群和患者。 慢性病防治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上的各项工作必将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 防治结合在基层。临床医疗服务和临床预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普及慢性病急救知识。急性心梗、脑卒中,预防性用药、急救处理等。 关注学校和工作场所。践行覆盖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理念,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