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7275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秦始皇,秦调兵虎符,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前世秦王奠定的基础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时间:秦创立后,贯穿二千余年 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政治制度,是全国军政财大权 归属中央,地方完全交中央管理和控制,完全执行中央政令。(地方守全丧失独立性)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

2、吏而掌握大权。 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谭嗣同,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1.创立:,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史料链接: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1)“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

3、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2)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读史感悟:,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有一

4、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秦,西汉,宋代,君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分散和削弱。,隋唐,(三公九卿),(频繁换相;中外朝制),(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趋势,(三省六部制),君权与相权相权的削弱,元朝,(沿用宋制),(原因: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决策机构),(执行机构)

5、,(审核机构),隋唐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想一想: 唐朝中央政令是如何出台的?,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参知政事 副 相,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政权,皇帝,机构,职能,长官三司使低于宰相,中书门下(政事堂),最高军政机构,

6、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三司,最高财政机构,秦汉-元朝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行省的设置,县,州,府,路,行省,元,县,州,路,宋,县,州,道,唐,县,郡,秦汉,地方行政体制,朝代,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腹里”:,元朝的行省制度,内容,常设地方行政机构10个,行中书省(行省或省):,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宣政院:,中书省直辖”(河北、山东、山西),行省的设置,元朝是怎样通过行省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

7、军队。 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制度。,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小结,阅读

8、材料: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1)从材料来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设置丞相一事的?,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2)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先由丞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3)为此,唐太宗在中央官制上采用了什么制度?,三省六部制,1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

9、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解析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所以B正确;秦朝的御史大夫和太尉不属于宰相;北宋分割宰相权力的主要是参知政事;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宰相的权力有所增加,所以A、C、D都是错误的。 2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通判”、“知州”等职均设于北宋。A、B、D三朝均未同时设立此二职位。,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

10、知政事 A B C D 4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D,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唐朝的三

11、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故D,6列举秦朝、唐朝、北宋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解析君权与相权关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隐含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秦始皇确立丞相制度,丞相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每当皇帝软弱,相权就直接威胁着君权,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组织史实时要注意揭示总体趋势、语言简练。君权的空前加强,必然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这就是影响。 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分化,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