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57105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学习目标,1. 讲述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 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掌握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知识梳理,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1894,邓世昌,北洋舰队,知识梳理,太平天国运动,伊藤博文,台湾全岛,1895,2亿,李鸿章,重庆,杭州,民族危机,租借地,势力范围,门户开放,半殖民地化程度,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

2、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训练,C,2. 下图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直冲敌舰的一幕。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 ) A. 关天培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邓世昌,D,3.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马尾海战 B. 丰岛海战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4.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关于这些通商口岸位置变化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外国侵略势力由

3、沿海深入到内地 C. 中国社会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C,5.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6. 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 1843年 B. 1895年 C. 1896年 D. 1902年,同步训练,D,C,7. 对比学习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

4、点有( ) 都有割地都有赔款 都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厂 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A. B. C. D. 8.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的是( ) A.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C,9.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能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5、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同步训练,10.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11. “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1888年,北洋海军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只购入了3箱炮。这说明了( ) A. 军事将

6、领的素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 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 中日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大 D. 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D,12.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 与其他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B. 承认其他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 实行独立侵华政策 D. 与其他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13.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日本利

7、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 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 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 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D,C,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1842年,中英代表在军舰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图二1895年,中日代表在日本春帆楼签订条约的情景,能力提升,(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2)上述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3)图二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4)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南京条约

8、。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能力提升,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策案,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计划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和人民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

9、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1)一些日本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一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能从材料中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材料二,请逐条分析“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的危害。 (3)结合材料三,说说中日甲午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不正确。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给帝国主义侵略增添了新的资本;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允许帝国主义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便

10、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总之,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等。(言之有理即可),1.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 A.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强化训练,A,2. 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博物馆。如果你是馆内的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介绍哪些内容?( ) 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邓世昌为国捐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甲午战

11、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 3.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 清军战斗力不强 B.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C,D,4. “台湾人民奋起抗争,誓不从倭,武装抵抗割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上海的申报率先做作出了报道。该报道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香

12、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中日甲午战争台湾 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强化训练,C,甲午军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广东番禺人。他少时曾随父至上海,见许多外国舰船停泊江中,自由出入,义愤填膺,立志于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邓世昌入船政学堂驾驶管轮班学习,成绩优异。1874年,25岁的邓世昌被船政大臣沈葆桢任命为“琛航”运输船大副。北洋海军成立时,他任中军中营副将、“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治军严格,为官清廉,忠勇爱国。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他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遭日舰围攻,舰体侧倾。,史海拾贝,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全速冲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巡洋舰),决计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再次中弹而沉没。 落水后,其亲兵刘某将救生圈扔给他,邓拒之不受,并说: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遂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