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56976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产生?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3.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5.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本节知识点,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部分。,知识库,中国旗袍别致新颖,中国功夫,长城,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兵马俑、传统的泥人、 刺绣、剪

2、纸、皮影、唐诗、宋词、元曲、少数民族服饰等。,这些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谁创造的呢?,千变万化的中国文字,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秦始皇兵马俑,故宫,故官: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京剧:

3、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表现力丰富。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有霸王别姬群英会打渔杀家等。,编钟:我国古代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系列铜制的钟组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有六十四枚。,瓷 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指南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和”思 想活字 印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论语孔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昆剧“百戏之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天人 合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丝绸 之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现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

4、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却依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思考,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思想家:孔子春秋孟子孟子 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毛泽东论持久战 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鲁迅狂人日记,发明家:张衡 地动仪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医学家:华佗 麻沸散 李时珍本草纲目 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徐光启农政全书,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建筑艺术,中国民族服

5、饰文化,汉族 饺子、年糕 藏族 酥油茶、青稞 维吾尔族 哈密瓜、葡萄 蒙古族 手抓羊肉 朝鲜族 泡菜、冷面,民族饮食文化,工艺文化,中华戏曲文化,戏剧脸谱,钹,感受中华文化,剪纸艺术,中国结,清明上河图,我们的节日文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科技)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千变万化的“龙”,中国文化,国画,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无为而治 辨证法思想 ,伦理思想:主张仁。 品德方面: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哲学政治思想: 兼爱、非攻。 逻辑思想

6、。 ,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 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 ,中国充满哲理的谚语和格言,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我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激发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的勇气和斗志。,让人们用辩证的眼光长远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3.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仍然保留着许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说明什么?,思考,4.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

7、影响,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奇葩。 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传统美德的含义,传统道德的精华就是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美德。,公元前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 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 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 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 抗,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迫 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 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

8、深陷绝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面对南方,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他孤身一人与羊群相伴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公元前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临大节而不辱,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爱国,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贵和,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 “谁把那木头从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10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10金。因

9、为他讲诚信,取得了国人的信任,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5.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怀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气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礼之用,和为贵。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志存高远。 自胜者强。 君子强学而力行。,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P69)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补充),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包括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道德伦理等,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薪火相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形成,作用,原 因,内 容,继承,小结,1.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 ) A.汉民族创造的 B.汉民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创造的 C.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少数民族创造的,C,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2.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是( ) A.旗袍 B.唐装 C.中山装 D.牛仔服 3.下面你认为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是( ) A.春联 B.京剧 C.凯旋门 D.秦兵马俑,D,C,4.下面古诗中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BCD,多项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