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知识拓展新版新人教版8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56895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知识拓展新版新人教版8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知识拓展新版新人教版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知识拓展新版新人教版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地理差异素材 拓展材料1.区域的分类按划分标准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各种类型:按区域性质,可分为:自然区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经济区域: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的特定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按划分方式,可分为:区划区域(也称区划单位):其中每一个具体单位都具有空间的连续完整性,不能存在

2、独立于该区之外又从属于该区域的单位,即区划区域遵循区域共轭性原则;类型区域(也称景观形态类型单位):每一单位在地域上表现为分离的分布区,可以重复出现,穿插组合,它主要反映出某些地段的共性特征,而不是完整的或带有群体联系的个性特征。类型区域在区划区域的每个层次上都可以出现,并且常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成为区划区域的基础。按区域内部分布状况,可分为:同一区域(也称均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根据同质性特定指标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分布,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植被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结节区域(又称功能区域或枢纽区域):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关系划分,具有和谐的内部结构组织

3、,以一个焦点(结节)或焦点体系为中心,而其周围的地域通过一定的联结方式系结于焦点的地理区域,如以一个海港或商业中心的腹地构成的区域(经济区)。按区域内在的聚合和结构,可分为:单相区:如坡度、农田;多相区:具有密切关联相的或多或少的组合,如气候、土壤、农业、资源、自然和经济组合成的区域,农业区就是多相区;总和区:具有地理学研究中的内部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相的组合。此外,还有按规模大小不同,将区域分为大型区域、中型区域、小区域等。2.我国的地理界线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画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我国地势阶梯界线有两条,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4、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气候界线主要有五条。第一条是l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的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线。第二条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线。第三条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南部。第四条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大致通过阴山山脉、贺兰山、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到冈底斯山脉一线。第五条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到冈底斯山脉一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