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535041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完整版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精品资料设计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1. 教材简析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2. 学习目标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

2、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3.学习重点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4.课时分配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5.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3、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课时2课时主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重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学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性施教媒体使用情况一、谜语激趣,简洁导入(用时:3分钟)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4、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5、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

6、迎追游(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

7、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课堂练习: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1、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2、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

8、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3、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4、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5、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

9、能捉害虫的()。2读最后一段。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_已经_。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2、我是什么(1)课时1课时主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搜集水的相关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性施教媒体使用情况一、谜语激趣,简洁导入(用时:3分钟)1.教师说出谜语:“千条

10、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2引导学生猜出谜底,随机板书课文题目。1.听谜语,思考谜底。2猜出谜底,齐读课文题目,进入新课。二、自由朗读,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书上的树叶。(2)提出再读要求: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并与同桌互相认读生字。(3)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2)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1.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生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读文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圈出生

11、字,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3)班内认读生字卡。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通顺。听读的同学积极地参与评价,并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2)互动交流,感知课文内容,交流:各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三、范写引导,自主写字(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排列方向不同。3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1.汇报观察结果,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认真看老师范写,并用小手跟着书空。3学生描

12、红,临写,自由练写,然后小组内展评。四、快乐游戏,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1.随机点名读课后“我会读”。2引导学生开展竞赛游戏,巩固“我会认”中的字。1.认真听读和准确接读“我会读”中的词语。2小组内赛读、同桌赛读、班内开火车赛读“我会认”中的字。课题2、我是什么(2)课时1课时主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搜集水的相

13、关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性施教媒体使用情况一、入情入境,复习旧知(用时:5分钟)1.齐读课文题目,直接引入。2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生字词,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强调平舌音、轻声。3指名分段接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任务。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3认真听读,准确接读,回顾课文内容。二、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用时:27分钟)1.启发思考。(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A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B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2)组织班内汇报,组内讨论结果。2引导合作探究。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

14、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3展示自学成果。引导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积极思考。(1)认真地自读探究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2)积极参加组内研讨,群策群力。(3)交流学习方法。小组读书,边读边找。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2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3展示自学成果: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其他学生补充、总结。4积极参加朗读挑战赛。三、深化情感,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引导学生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