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50209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水循环和洋流,-2-,(2014课标全国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A,C,-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

2、、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4-,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5-,答案: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6-,一,二,三,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例1(2017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

3、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一,二,三,(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C,A,B,-8-,一,二,三,解析:第(1)题,该地区为“我

4、国西北某闭合流域”,“湖水盐度饱和”,“盐湖面积多年稳定”。由此判断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年均降水量相等。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是考虑气温,并且降水足够条件下的理论蒸发量。故C项正确。第(2)题,从剖面图的结构可以确定此流域的水来自两侧坡面,经洪积扇,到达河谷,最后水到湖盆。坡面处为降水形成区,但地势高、气温低,坡度大、流速快,下渗少,因此坡面处实际蒸发量小。故A项正确。第(3)题,耐旱植物的种植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不论在何处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均会减少到达盐湖的水量,导致盐湖面积缩小。因湖水盐度处于饱和状态,所以湖水盐度不会增大。故B项正确。,-9-,一,二,三,归纳提升 1.

5、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10-,一,二,三,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问题,如下图所示。,-11-,一,二,三,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2(2014北京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一,二,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

6、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13-,一,二,三,-14-,一,二,三,归纳提升 水资源紧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5-,一,二,三,三、洋流的分布及其地理意义 例3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一,二,三,(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附近B.

7、附近 C.附近D.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C,B,解析:第(1)题,纬度低,气温高;附近有从格陵兰岛南下的寒流,根据题干提示“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因而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纬度最高,但由于其附近有暖流流经,水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山。第(2)题,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洋流或逆洋流导致邮船往、返时间不同。,-17-,一,二,三,归纳提升 1.大洋环流的形成与分布,-18-,一,二,三,-19-,一,二,三,(1)推导形成:盛行风是洋流

8、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根据盛行风画出信风、西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进而结合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绘制完整的大洋环流模式图,要特别注意30、60纬线的位置及其附近洋流流向及其性质。 (2)总结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以30纬线为中心的副热带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纬线为中心的副极地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3)还原真实:把大洋环流模式图应用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掌握主要洋流的名称、流向及性质。要特别注意,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形成了特有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

9、季逆时针)。,-20-,一,二,三,2.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海雾的分布规律 (1)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3)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21-,(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盐的来源可将盐分为湖盐、井盐、矿盐、海盐四大类。目前人类大规模普遍使用的是海盐。 山西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南,是山西唯一的内流区,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保护堤堰体系)

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城盐池由食盐生产才逐步转为盐化工生产。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图和盐池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下图)。,-22-,(1)描述运城盐湖的形成过程。(6分) (2)判断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3)分别说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堤、滩、渠)对保护运城盐池的作用。(6分) (4)推测运城食盐生产兴衰的原因。(8分),-23-,答案:(1)岩层断裂下陷;(2分)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2分)地处内流区内,流水带来的盐分长期在湖泊内累积,形成盐池。(2分) (2)夏季。(2分)理由:夏季气温高,蒸发强,利于晒盐;(2分)盐池地处中条山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

11、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2分) (3)堤:阻挡山洪(洪水)进入盐池。(2分)滩:发生洪水时,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2分)渠:发生洪水时,将洪水引入涑水河,起到导流和分洪作用。(2分) (4)兴起:古代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食盐来源少,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大;(2分)运城盐池盐度高,出盐量大(运城盐池食盐晒制的条件好)。(2分)衰落:廉价海盐的大量开发,冲击了运城盐池食盐市场;(2分)食盐生产附加值低。(2分),-24-,得分要点:(1)抓住关键环节:断裂下陷地势低洼积水成湖蒸发旺盛,盐分不断累积,每个环节2分。(2)判断季节错误,后面的理由不得分。判断季节,2分;由因及果说明夏季气温高和日照时

12、间长,各2分。(3)抓住堤、滩、渠的主要功能,表述准确规范,各2分。(4)每个要点2分,兴起原因突出市场需求量和出盐量大,衰落原因抓住海盐的冲击和食盐生产利润低。,-25-,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按照水循环的环节来描述盐湖形成过程。山前断裂陷落带地势低洼,积水成湖地处内流区,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分不断积累。第(2)题,晒盐需要蒸发旺盛的气象条件,而蒸发与气温、日照时间、风力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第(3)题,根据水循环原理,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堤、滩、渠对保护盐池的作用。堤阻挡洪水;滩蓄洪、滞洪;渠导流、分洪。第(4)题,注意文字材料中的“目前人类大规模普遍使用的是海盐”。兴起的原因要调动所学知识,从产盐量大和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两方面论证。衰落的原因应从海盐的普遍使用和湖盐生产利润两个角度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