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96165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党委纪委办 梁璀,读名言 品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法)雨果,理想是一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党章总纲明确指出: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行动纲领。包括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2、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理论方面来讲,作为学说它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就实践方面来讲,它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 就理论与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来 讲,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崭新的 社会制度。,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给共产主义下过许多定义,归纳起来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本课的任务和目标: 了解为什么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向 全党、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总动员,我们 怎样以实际行动响应?,第一节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

3、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 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把实现 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 斗目标,既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的最高利益,又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 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 的事业。,走进共同理想,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

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高理想,最初、最低阶段,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作了这样的概述: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

5、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哥达纲领批判,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描述出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源极大丰富。在共产 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入,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 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 会里,生产

6、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 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 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 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第三 实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 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劳 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 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 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 上的不公平现象。 第四 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 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 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 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 间的差别也将消除。,第五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 德

7、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 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 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 识和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 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 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 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 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 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 失去其阶级性质。,已上这些特征,尽管只是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也表明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就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自豪的理想。,二、社会主义必

8、然代替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所证明。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它的鼓舞下,无 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 开展,无产阶级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 起来,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进行革命斗争,到20世纪40 年代中后期,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夺取了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9、。在无产阶级没 有取得政权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也蓬勃发展,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烈追求,到20世纪 80年代,由共产党、工人党执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有15个。,正确认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党的前进方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共产主义理想,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

10、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党的现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 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 的阶段”。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 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

11、持 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 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 论武器。,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 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相对于资 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但事实上摆脱贫穷的 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 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

12、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的说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这个路上走。”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是对社会主义 再认识的一次新的升华,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的透彻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和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

13、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把握以下三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什么是小康呢? 】,小

14、康社会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他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 社会。”中国人首先实现了从贫困到 温饱的跨越。,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什么是小康社会? 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极 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 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迅速提高。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城镇消费结构 和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用于吃饭

15、穿衣的 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缩小,用于住、用的支出 以及文化服务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相应扩大, 标志着城镇居民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走 向小康;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农民也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其次是从温饱到小康的超越。 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经过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联合国粮农组织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为: 60以上为贫困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40以下为富裕 1998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 445,农村居民为534,分别达到和 接近联合国粮农组

16、织提出的小康标准。,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构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是,是从1981年到21世纪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值翻两番。 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 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 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大宣布,温饱问题到1987年已经基 本解决。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第十六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宣布,我国已 经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 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