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88665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十五) 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十三、十四周,一、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是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活动。 人内传播是系统内的传播,也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它能够透过人类的活动表现出来。 人体有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接收装置(感官系统)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记忆处理装置(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器官与肌肉神经)。,作为能动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及构成要素(6)个: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作为能动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眼耳鼻舌

2、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它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知觉:感觉的集合,对事物分散的个别信息的综合。譬如关于西瓜这种水果的知觉,就是对西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各种单一的感性信息属性的综合认知。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脑中的再现。譬如我们接触过西瓜,头脑里保存了西瓜的各种特性记忆。以后提到会记起。,作为能动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属性的认识,包括外延和内涵,人类才能进行抽象思维。如西瓜的概念是什么? 外延是与其相关的苹果、梨、香瓜等;本质内涵是瓜果、草本生植物等。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关连或关系进行定性

3、的思维活动,是在驾驭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人们作为决策的基础。譬如通过你对这个人形成的综合表象,以及对其概念的认知来判断他能否成为你的朋友或对你有用的人。 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从已知中发现未知。警探办案过程中根据蛛丝马迹推理案情。,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人内(自我)传播是否具有双向互动性? 唯心论者认为,人的自我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孤立的事物,代表观点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即自我是超社会的东西。 近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相反,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成的,自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4、。,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H米德(George H.Mead,1863-1931),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符号互动理论的奠基人。美国实用主义最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 米德的影响力,不是靠写书,而是教学。事实上,他从未出版过一本书。他在世时的思想主要由人际管道传播,去世后由学生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出版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一书。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学者们犹如发现一个蕴含丰富的矿藏,纷纷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角度和层面进行研究和挖掘,掀起了一股大众传播热潮。,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受霍

5、尔的影响,米德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研究姿态的意义。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 社会意义建立在对别人行为的反应基础上。他重视日常生活情境中人们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会关系。,(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G.H. 米德(1863-193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逝世之后出版了精神、社会与自我。,主我:通过个人的行为反应体现出来主体意识。譬如人的思考、日记、语言、行动会表现出他的意识活动、价值选择、自我定位、处事原则等。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自我:主我和客我的统一,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

6、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才能得到。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主我和客我统一时(主体意识和角色期待合一) 主我和客我分裂时(主体意识和角色期待矛盾)望子成龙与叛逆独行;无间道、潜伏、泰坦尼克号、黑暗骑士.,自我发展:泛化的他人,泛化的他人:个体在获取自我的过程中必须依赖社会群体。采取了所从属的社会群体的态度时,才能发展出一个完整的自我。 自我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模仿、游戏及竞赛。人格发展是个体在与他人用符号交往中掌握社会观点的过程。儿童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而是在对语言等符号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他人扮演的角色(

7、社会角色),并获得社会反馈,从而学会思维,产生自我意识。 规则的出现要求儿童采用整个团体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行动,这就是米德称为泛化的他人阶段,当个体扮演了泛化的他人,就将群体的准则内化为个体的准则。(学校、家庭、社会、职场、情感教育),人内(自我)传播的高度互动性,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之中。 米德研究人内传播的互动重心在于:人与他人、与社会所建立的互动。,(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的研究指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也就是自我互动(se

8、lf interaction)。 象征互动论(1969):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自己采取行动。 (如人对自己性格,性情,兴趣,爱好,价值观,能力,情感取向等的把握。自我观照,自我评价,自我鞭策,自我激励,自我反省等),自我互动亦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这种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因为在自我互动的过程中,脑中会出现关於他人的期待,以及社会给予个人的规范规则等,个人会沿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并重新加以

9、整合。 (如:儿时志向,高考志愿,职业方向,择偶标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自我传播对个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如我国儒家思想中的内省就主要指自我修养,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曾国藩日记:要义在一个“真”字。排毒、修身,养性。,(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则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发生的,而是短期的

10、,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米德说:“人只有在遇到困难障碍等问题情况(problematic situation)才有内省式思考。在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作出反应,在反应滞后,行为停止的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这种现实性的内省思考,不是封闭的、绝对主观的精神活动。因为在思考过程中,人的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等,只有与他人联系上才能形成自己的态度轮廓,因

11、此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种横向的社会化过程。 是一个将自己过去的社会经验、知识积累和未来的定位、选择和判断联系起来的纵向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是开创新意义,新行为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家、科学家们在创作时往往是孤独式内省”,(4)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心灵、精神世界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 1.意识 (超我) 2.前意识 (自我) 3.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1. 超我:是充满清规戒律和类似于良心理想的人格层面,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2. 自我:自我”是部分意识的参与者,它的任务是使“本我”与外界社会更好的协调,它并采取某种方式

12、转移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冲动。处于本我与外界之间,“自我”调节着“本我”。 3. 本我:是一种原始动力机制,一切本能的承载体。其目标是快乐和满足,充满了非理性、破坏性冲动。,意识、前意识、无意识,1.意识 (超我):是人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个体可以不困难的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 2.前意识 (自我):属于意识的观念和思想,因与现实生活无关,被排除出意识,而留在意识附近,个体可以将之招唤到意识领域当中。 3.无意识( 本我):储藏性本能性冲动的领域,表现为无理性的、原始的冲动,它的惟一目标是追求满足和快乐。 无意识(本我)在意识领域的升华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的源泉。如:艺术创造.,无意识,在社会

13、中,人们通常不会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无意识,为了社会的利益和人格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性本能加以压抑。 但是这种本能不会因压抑而减弱,相反,它们总要寻找机会通过“以法律和道德的禁令,在无意识和意识之间建起的一道前意识的堤坝的缺口进入意识领域。梦、遗忘、失语、笔误、口误等反常行为就是那些乘虚而入、不期而至的无意识在意识中的表现,也就是说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闸口才能进入意识领域,即生命能量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受到压抑,这样的压抑被称为潜抑,即使在意识之中,潜抑也不会被察觉。”,冰山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解释了无意识(本我)、前意识(自我)、意识(超我)的关系: 在我们的内心

14、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空间,意识犹如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隐没在水下的那片庞然大物就是无意识,而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就是前意识。,梦的解析,弗洛伊德作为一名心灵“侦探”精神学界的“福尔摩斯”,运用梦的解析和自由联想了解病人内心的潜(无)意识。从关注病人不经意的失误、一个不在意的梦境等线索中抽丝剥茧,用不知觉的方法让当事人隐藏的“动机”浮出水面。 他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或满足,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生活中,人们有太多的欲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凝聚开来,人们在内心形成了强大的动力能量并寻求一些虚幻的或幻想的形式来实现 替代性满足。,二、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

15、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者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二人面对面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QQ或MSN聊天等都属于人际传播范畴。 人际传播的场面丰富多彩,像个万花筒。或争吵或教诲、或嬉闹或正式、或情意绵绵或叮咛嘱托、或逢场作戏或推心置腹.),人际传播,思考并回答:人际传播的动机在哪?,人际传播的动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际传播(获取信息以感知世界、交流沟通、了解和适应环境)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需要人际传播(社会分工,角色分工的需求) 了解他人、了解自己需要人际传播的互动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压力的释放,保持身心健康) 库

16、利在社会组织中提到,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镜中我),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可以包括口语和肢体语言。 人际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丰富复杂。尤其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意义情境。 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人际传播属于非制度化的传播,相对平等自由。,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个人从事人际传播的重要动机之一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相互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希望对方能够充分地了解、理解和评价自己。相互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自我表达是否充分。 自我表达(语言、表情神态、肢体动作、外观形象等等)虽然充满个性化色彩,但始终与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规范联系在一起。 人际传播有一个由浅层交往深入交往的过程。,人际传播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譬如现实生活中的相亲交友,在最初的人际交往中,正是人际交往的一些潜在因素决定了他们能否继续深入交往、成为好友或成为伴侣的可能。 在商业的客户关系中,大部分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