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81044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上课课件(人教版选修4)(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达到 ,反应体系中所有物质的浓度或质量都 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可用 、 、 、 、 五字概括。,相等,保持不变,逆,等,动,定,变,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 、 、 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浓度,压强,温度,2图示表示,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勒夏特列原理 1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够 这种改变的方向

2、移动。,减弱,2注意事项 (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的平衡移动的方向。 (3)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1反应2A(g)B(g) 2C(g)H0,下列条 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分析:该反应的特点是吸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减小;有利于生成C需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需要高温、高压。 答案:C,2讨论: (1)改变外界条件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吗?试举例说明。 (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

3、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吗?试举例说明。,答案: (1)不一定,如2SO2O2 2SO3;H0,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不一定,如N23H2 2NH3,增大N2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提高,但N2的转化率反而降低。,3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分析: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可能引起v(正)v(逆)、v(正)v(逆)三种情况,故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

4、移动;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答案:C,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 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分析:A项,涉及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转化,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加压后平衡不移动,但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光照后,次氯酸见光分解,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右移

5、动,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合成氨工业加压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B,1浓度的影响 (1)影响规律:,(2)速率图像:,2压强的影响 (1)影响规律:,(2)速率图像:,增大压强增大压强 (2NO2 N2O4)H2(g)I2(g)=2HI(g),3温度的影响 (1)影响规律:,(2)速率图像(以放热反应为例):,4催化剂的影响 (1)影响规律:,(2)速率图像:,例1(2010重庆高考)COCl2(g) 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B

6、 C D,解析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从不同层面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则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错;增加CO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错;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错;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气体增加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 答案B,(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

7、,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同倍数的改变,则v(正)v(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2)“无关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向已达到平衡的气体体系中充入和体系中任何物质都不反应的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 在压强不变、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向已达到平衡的气体体系中充入不与体系中任一气体反应的其他气体,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若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平衡不移动)。,1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步骤 (1)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

8、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 以可逆反应aA(g)bB(g) cC(g)为例说明。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2)“先拐先平,

9、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下图A)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下图B)。,A表示T2T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表示p1c。,A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C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解析结合图像可确定,若p1p2,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中C的质量分数增加,A的转化率将增大,故B、D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项。 答案C,分析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平衡的基本思路,(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反应方向移动。 (3)对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4)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 (5)化学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消除”这种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