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80202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11月 业务学习,.,2,目 录,.,3,基本概念,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 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 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4,子午流注的含义,.,5,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功能活动、 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 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 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

2、时,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6,发展历程,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 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 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 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 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今天,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 被西方发达的电子检测技术确认, 并且发现经络确实是“活”的, 是象流水一样有“走向”的, 即是说,是符合中医所说的 “子午流注”规律的。,.,7,时辰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12条经脉在12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

3、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于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于其他脏腑。,.,8,.,9,十二时辰养生法,子 时 (23点至l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

4、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10,十二时辰养生法,丑 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 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 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 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11,十二时辰养生法,寅 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 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 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 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12,十二时辰养生法,卯 时 (5点

5、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 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 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 排出渣滓的过程。,.,13,十二时辰养生法,辰 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 干裂或生疮。 可以在7时清胃火,胃寒者 7时养胃健脾,.,14,十二时辰养生法,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 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 唇紫标志寒人脾经。,巳 时 (9点至ll点),.,15,

6、十二时辰养生法,午 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16,十二时辰养生法,未 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 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 进行调整。,.,17,十二时辰养生法,申 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 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 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 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18,十二时辰养生法,酉 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

7、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 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19,十二时辰养生法,戌 时 (19点至2l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 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 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 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 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 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20,十二时辰养生法,亥 时 (2l点至23点),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 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 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 对身体十分有益。,.,21,十二时辰养生总结,.,22,.,23,.,24,子午流注针法,.,25,纳子法,子午

8、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 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26,纳子法,其具体方法是: 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27,纳甲法,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

9、干法。 六十六穴十二经中井、荥、输、原、经、合各穴的总称。即阴经井、荥、输(原穴同)、经、合,每经五穴,共三十穴;阳经井、荥、输、原、经、合,每经六穴,共三十六穴。总计六十六穴。子午流注针法就是以六十六穴为基础的。,.,28,纳甲法,具体方法是: 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29,养子时刻法,养子时刻法,是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30,.,31,子午流注在消化科的应用,根

10、据疼痛时辰判断疾病的部位 通过痛症的发生时间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 如疼痛在子时丑时发生,考虑胆疾病, 疼痛发生在寅时卯时,考虑为肺与大肠疾病,,.,32,子午流注在消化科的应用,根据不同病位择时治疗 病在大肠经的择时治疗: 吴文江5在不同时辰给予结直肠癌症术后第一次化疗有胃肠道反应的辨证为脾胃虚弱的患者中药治疗过程中,发现中药可使结、直肠癌术后化疗胃肠道反应降低,服药时间能明显改善一些不适症状。 胡鹏6认为卯时健康指导在肛肠科排便中有重要意义。 因为卯时大肠经经气最旺,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 寅时是其上一个时辰,肺经经气最旺,肺将充足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进而吸收食物中

11、的水分与养分,促进残渣排除。,.,33,病在肝胆经择时治疗 胆湿热型胁痛住院病人,超声检查证实有肝胆系统疾病,子时给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病在胃经择时治疗 史曦凯7研究时辰给药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实施化疗,根据各项理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结果时辰给药化疗组总有效率47.8%,常规化疗组总有效率36.8%。,.,34,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择时服药 酸枣仁汤酉时至子时为最佳。 温胆汤应以卯时之后为佳。 补中益气汤应在巳时左右给予。,.,35,.,36,.,37,参考文献,1覃茂林,宋旭明.子午流注纳支法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学院学报J,2014;27(5):37-38 2韩虹虹,李丽

12、萍.子午流注辨证用药体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 2012;9(9):67 3马庆璋.子午流注辨证治验3 则.陕西中医J,2011;22(4):247-248 4 张义忠, 赵少华, 乔连明, 等. 子午流注法临床运用体会 J,2013;19(12):658 5吴文江,罗湛滨,范小华,不同时辰服用中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胃肠道反应 90 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0,8,42(8):75-77. 6胡鹏.卯时健康指导在肛肠病人排便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3,28(2):359. 7史曦凯,黄齐明,尹晓玲,等按时辰给药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实施化疗J.重庆医学,2011,40(15):1525-1527.,.,38,谢 谢 !,/10/29,.,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