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5)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46035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卷(有答案解 析)(5) 一、选择题 1小华骑车去离家相距5 千米的图书馆看书,观察下图,小华到图书馆用了()时。 A. 1 B. 1.5 C. 2 D. 3 2淘气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 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A. B. C. D. 3“ 龟免赛跑 ”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乌龟跑 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比赛的 过程?()。 A. B. C. D.

2、4如下图ad 是水滴进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相同),如下图eh 表示的是容器 中水的高度随滴水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刻度、单位都相同),与示意图c 容器相对应的 统计图是()。 A. 图 e B. 图 f C. 图 g D. 图 h 5星期天,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回到家里,下面第()幅图描述的 是林林的行为。 A. B. C. 6小明妈妈从家出发到超市,购物若干时间后再回到家。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的 图是(), A. B. C. D. 7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刚今年9 岁,属狗,他姐姐今年13 岁,应该属 ( )。 A. 马B

3、. 兔C. 虎D. 羊 8照这样排下去,第六个图形里会有( )个小三角形。 A. 25 B. 30 C. 36 D. 47 9A、B 代表家长和孩子,下图表示他们的关系,表示 B 是 A 的儿子, 那么 A 是 B 的()。 A. 姨妈B. 爷爷或奶奶C. 妈妈或爸爸 10按规律 1,8,27, 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A. 30 B. 64 C. 80 D. 100 11找规律填空3、5、8、10、13、( )、18、20 A. 14 B. 15 C. 16 D. 17 12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 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

4、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 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 t(分)的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下边是 1 号车和 2 号车行驶关系图。 经过 2 时, 1 号车比2 号车多走 _千米,这2 小时, 1 号车的平均速度是_ 千米 /小时, 2 号车的平均速度是_千米 /小时。 14如图,在线段AB上,画 1 个点,可得3 条线段;画2 个不同点,可得6 条线段;画3 个不同点,可得10 条线段;照此规律,画4 个不同点,可得_条线段,画10 个不 同点,可得 _条线段。 15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 个点阵图中有 _个点

5、。 16用小棒按照如下方式摆图形,摆1 个八边形需要8 根小棒,摆2 个需要 15 根。 (1)摆 5 个八边形需要_根小棒。 (2)用 n 个八边形需要_根小棒。 17 找规律,填一填 , _,_, 18观察题中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上题中所缺的数 _ 19找规律,填一填 1,2,2,4,8,32,256,_ 20找规律,填一填 ,_,_,_ 三、解答题 21用小棒按下面的方式拼图形。 (1)如果按下面的规律拼成5 个这样的五边形,一共要用_根小棒。 五边形 个数拼成的形状 小棒根数 15 29 313 417 (2)接着拼下去,一共用了57 根小棒,你知道一共拼成了多少个五边形吗? 22第

6、4 和第 5 幅图的个数是多少?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23 赵师傅向图 所示的空容器(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中匀速注油,直到注满。注 油过程中,容器中油的高度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 (1)把下面的大圆柱体注满需_分钟。 (2)上面的小圆柱体高_厘米。 (3)如果下面的大圆柱体底面积是48 平方厘米,那么大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上 面小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计算过程) 24如下图,用小棒围1 个平行四边形需要4 根,围 2 个平行四边形需要7 根,围 3 个平 行四边形需要10 根,照这样围下去,围20 个平行四边形要多少根小棒? 25一条线段把一个长方形分为两部分

7、,4 条线段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部分?20 条 呢? 26找出不符合排列规律的图形,在下面画“ F”,并在后面括号内换上正确的。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解答】 小华到图书馆用了1.5 小时。 故答案为: B。 【分析】从图上看,纵轴表示距离,横轴表示时间,距离达到最远处时的时间,为到达图 书馆的时间。 2C 解析: C 【解析】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图像C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故答案为: 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根据题意可知,淘气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 是这样变化的:先离家越来越远,到了最远距离

8、一半的时候;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到 家拿钱要用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书 店;在书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线段;最后回家直到离家的 距离为 0,据此判断。 3B 解析: B 【解析】 【解答】选项A,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赢得胜利,与题 意不相符; 选项 B,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跑的快,先超过了乌龟,然后睡了一 段时间,最后被乌龟超越,乌龟赢得胜利,与题意相符; 选项 C,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一直比兔子跑的快,与题意不符; 选项 D,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和兔子同时到达,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 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

9、变化关系的知识,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 据“ 龟兔赛跑 ” 的故事可知,刚开始的时间里,兔子比乌龟跑的快,表示兔子跑的路程要比 乌龟的路程远,然后兔子睡了一段时间,路程没有增加,所以用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表 示,最后乌龟先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比兔子少,据此判断。 4D 解析: D 【解析】 【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与示意图c 容器相对应的统计图是图h。 故答案为: D。 【分析】观察图c 容器可知,这个容器下大上小,水滴进玻璃容器时,刚开始水的高度变 化不明显,随着滴水时间的增加,到上面部分时,水的高度上升明显,与示意图c 容器相 对应的统计图是图h,据此判断。 5A 解析: A 【解析

10、】 【解答】解: A 项中的图描述的是林林的行为。 故答案为: A。 【分析】因为这个图是关于时间和离家的距离的图像,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这一段先倾 斜向上,看了一会儿书,这一段是水平的横线,然后回到家里,这一段是倾斜向下到0, 据此作答即可。 6C 解析: C 【解析】 【解答】小明妈妈从家出发到超市,购物若干时间后再回到家。下面比较准确地 描述了这件事的图是:.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妈妈从家出发到超市,应该是从0 出发,随着时间的增加, 路程在增加,然后在超市购物,时间在增加,路程不变,最后回家,时间在增加,路程在 减少,据此选择合适的图. 7A 解析: A 【解析

11、】 【解答】解: 13-9=4(岁),属狗向前推算4 个属相是马 . 故答案为: A 【分析】先计算出姐姐比小刚大的岁数,然后从小刚的属相向前推算大的岁数即可推算出 姐姐的属相 . 8C 解析: C 【解析】 【解答】解:第六个图形里小三角形的个数:66=36( 个) 故答案为: C 【分析】第一个图形:11=1( 个),第二个图形:22=4( 个) ,规律:小三角形的个数=图 形个数 图形个数,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小三角形的个数即可. 9A 解析: A 【解析】 【解答】 A是 B的姨妈。 故答案为: A 【分析】由题意和图可知,表示B 是 A 的儿子, A 和 B 是直系血亲关 系。而姨妈虽然

12、也代表孩子的家长,但与孩子属非直系血亲关系,与直系血亲的家长是同 辈,因此是向下弯曲的曲线关系图。 10B 解析: B 【解析】 【解答】 444=64 故答案为: B 【分析】第一个数字是3 个 1 相乘,第二个数字是3 个 2 相乘,第三个数字是3 个 3 相 乘,第四个数字是3 个 4 相乘,这样计算出第四个数字即可. 11B 解析: B 【解析】 【解答】 13+2=15 故答案为: B 【分析】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2、3、2、3、2、3 ,所以13 与 10 的差是3,那么 13 与后面相邻的数的差是2,所以用13 加上 2 就是 13 后面的数字 . 12C 解析: C 【解析】

13、 【解析】因为小明上学时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开始是以直线的形状行驶的,当 车子坏掉修车时,小明则是停止的状态,所以中间的时间段则用平的线段表示,修好车后 又以匀速行驶,所以后来的速度也要用直线表示. 故答案为: C.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320;40;30【解析】【解答】解:1 号车比2 号车多走: 80-60=20(千 米); 1 号车平均速度: 802=40 (千米 / 小时); 2 号车平均速度:602=30 (千米 /小时)故答案为: 20;40;30 解析: 20;40; 30 【解析】【解答】解:1 号车比2 号车多走:

14、80-60=20(千米);1 号车平均速度: 80 2=40 (千米 /小时); 2 号车平均速度:60 2=30 (千米 /小时)。 故答案为: 20;40;30。 【分析】 2 小时时, 1 号车共行驶80 千米, 2 号车共行驶60 千米;用减法计算多走的路 程,用除法分别计算每辆车的平均速度。 1415;66【解析】【解答】解:画4 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条线段画 10 个不同点可得1+2+3+4+5+6+7+8+9+10+11=66 条线段故答案为: 15;66【分 析】画 1 个点可得 3 条线 解析: 15;66 【解析】 【解答】解:画4 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 条线段,画10 个不同点,可得 1+2+3+4+5+6+7+8+9+10+11=66 条线段。 故答案为: 15;66。 【分析】画1 个点,可得3 条线段,即1+2=3;画2 个不同点,可得6 条线段,即 1+2+3=6;画 3 个不同点,可得10 条线段,即1+2+3+4=10,从这些规律中可以观察到:画 n 个点,可得1+2+ +n+n+1 条线段。 15【解析】【解答】 39+2+1=30 则第 9 个点阵图中有 30 个点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