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441818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 1.本试卷卷面分值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视为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战国纷争,墨子以智hu守“非攻”之道;人生纷扰,你能否以智hu守心灵之道?一怒成心奴,宠辱不惊,才不会迷乱心智。保持一颗平静平和的心,便能于平淡细微之处发现生命的美好,感受生活的诗意。空

2、山阻雨,何必烦躁,不妨在胡琴低吟中获得寂寥深沉的趣味;生离死别,何必伤痛,书画相携君子相伴的回忆会给你心灵的慰藉;现实喧嚣,若能以绿竹做矢,带mng想入虚空,便能听到袅袅乐音。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行走在真实的光明中,智者在精神的富足中获得幸福,在与人为善中获得双赢。选自心灵之道)(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慰藉 袅袅(2)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智hu mng 想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这里用来指

3、广义上的文学文化。C.“李代桃僵”语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意思是桃树代替李树而死,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语出自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为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对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艾青在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中,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4、形象,他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C.林冲被刺配到沧州后,得到了管营的关照,被从天王堂调到草料场,因为收草料时,能有些常例钱钞。D.“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该情节中,晁盖犯的“弥天大罪”指的是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这件事。4.将文段中的句重新进行排序,力争让语段语言连贯,语序得当,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为(2分)咬文嚼字杂志创办23年了。从报纸杂志到名家名作,从广告制作到影视对白,发现问题,指出

5、问题,纠正误用,提醒大家注意。这等于开设了一个语言文字的法庭。这么多年来,杂志自觉担当起了规范语言文字的重任,关心全社会的语言生活。我们为咬文嚼字严肃认真,毫不苟且的工作态度点赞。虽然没有责罚,但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督促各报纸提高文字水平,为读者做好榜样。 (选自咬文嚼字)A. B. C. D. 5.诗文默写与赏析(共14分)(1)古诗文默写(8分)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我欲乘风归去,_。(苏轼水调歌头)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描写白露既降,天气转凉,并借月来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的两句是_,_。“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6、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句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同样,李商隐的无题中的“_,_”两句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2)阅读鉴赏下面古诗,完成题。(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歌首联“_ ”和“_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每空1分,共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在诗中的本意是什么?(2分)后人运用此句时的比喻意又是什么?(2分)_6.某校近期举办了以“开放校园,家长进班级”为主题的家长入校助学活动

7、,要求家长轮流到自己学生所在的班级跟班听课,协助教师管理学生。针对此举,家长、教师、学生有的支持,有的反对。请你从“家长”、“教师”、“学生”中任选一个角色,设计出一组意见相反的对话,发表一下你对家长驻班听课的看法。(3分)角色选择_正方:_反方:_7.初三某班举行了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2分)【活动内容】:借助古典诗词或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来揭示“自强不息”的内涵。【任务要求】:引用名言警句,补全下列语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遵循天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要自强不息

8、,君子当勤奋苦学;“_”,要自强不息,君子当意志坚定;“_”,要自强不息,君子当志存高远。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改写)一文,完成813题(16分)_在二姐婚礼举行之前,我们一家决定到哲尔赛岛旅行。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在船上,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父亲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因为家里并不富裕,也就是刚刚够生活,

9、家里的开支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 最后父亲在母亲的建议下只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到了老水手跟前,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于勒叔叔,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大家都称他为花花公子。在他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

10、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后来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母亲听了之后,非常吃惊,赶紧过去看看。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

11、,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父亲赶紧走去,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于勒上的事情。船长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12、。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选自我的叔叔于勒)8.本文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了改写,请从事件的角度给小说重拟一个标题。(2分)9.(1)文中的“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态度和评价前后有什么变化?(2分)(2)从中说明了什么?(2分)10.从选文看,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1.文章第二段加点的句子在全文中有

13、着怎样的作用?(2分)1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划线的句子。(3分)13.文章结尾说“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1分)(二)阅读下列非连续文本,完成1419题,共16分。材料一:疫苗是怎么起效的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姆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但它是如何起效的?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

14、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