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440472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演示教学(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的:本章介绍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我国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大体脉络。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和事件,把握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客观经济基础 (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金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 2在13、14世纪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之时,银行业也随之诞生。 3银行业(金融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17世纪初18世纪末,经济危机中

2、银行破产,面对危机,政府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1银行业随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步兴盛,其产生渠道有演进和新设两种。 214世纪末出现了主要为贸易服务的“银行”(核心是汇兑业务),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时出现了银行设立和发展的高潮。 3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拓展,并逐渐具有了现代银行的特点(核心业务是银行券发行、转帐结算和提供信贷融资)。这期间设立的瑞典银行(1656)和英格兰银行(1694)尤其值得关注。,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一)银行券的集中统一发行问题 大约17-19世纪,银行券是分散发行的,它带来了如下的问题:第一,业务经营不好的银

3、行难以保证银行券的兑现,经常引起社会混乱;第二,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当地和较近的区流通,在较远的地区难以行使,给生产、流通造成了许多困难。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历雄厚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一种能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银行券。于是,国家根 据这种客观要求,通过法律将银行券的发行权逐步集中起来。,(二)票据清算问题 当时存在的票据交换所提高了清算效率,但是一般仅局限于同城之间的票据清算,而且银行在交换所利用现金来结清净债权债务也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这就是中央银行。 1同城结算与异地结算 2行内结算与行间结算 3票据交换所封闭性所带来的问题,1货币分散发行与流通效率 (1

4、)不同银行券的可兑现性及其连锁反应 (2)银行券的被接受程度与使用范围 (3)分散发行与流通效率 2分散发行可能导致货币发行量失控,(三)最后贷款人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规模扩大和业务活动复杂化,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单个银行资金调度困难和支付能力不足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保护存款人利益和有效调节银行流动性的要求更为突出。加上银行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家银行出现挤兑危机而波及数家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客观上要求一家权威机构,适当集中各家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与必要的贷款支持,这家权威机构就是早期的中央银行。,1挤兑及其连锁效应 2集中准备金及“最后贷款人”角

5、色的重要性,(四)金融监管问题 随着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挤提银行存款的现象,一些资不抵债的银行纷纷破产倒闭。由于银行与企业、居民之间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银行的破产倒闭导致了全社会信用危机的出现。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从事金融业的管理、监督、协调工作。,1公平竞争规则的制定 2对金融业进行监管的问题 3金融监管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专门的监管机构,(五)政府融资问题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作用开始加强,支出开始上升,但同时收入并未同步增长,政府经常面临融资的需要。但当时的金融制度不能较好的满足政府融资的需要,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当时的银行规模太小,一家

6、银行无力提供大额贷款,政府需同时从多家银行融资;第二,高利贷盛行,大量借款后利息负担太重。因此,政府迫切需要建立或发展一个能为自己融资提供方便、与自己有较好关系的银行。,1政府职能范围拓展导致支出大量增加 2由一家专门机构向政府提供资金更加方便可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内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要求商品经济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外部动力国家加强对经济、金融管理的需要。,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一)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二)与政府关系密切,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三)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四)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四、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个渠道: (一)自觉演进型。由政府赋予特权给信誉

7、好、实力强的大银行,使其逐步具备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中央银行;如英国、瑞典; (二)主动建立型。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如中国(1948.12.1),日本(1872年)。,第二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普及与发展,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一)时间跨度:17世纪中后期到一战结束。即从瑞典银行成立(1656)到美联储建立(1913)。 (二)建立情况 在这期间约成立了29家中央银行,如法兰西银行(1800);西班牙银行(1829年);德国国家银行(1875);日本银行(1882);美国第一国民银行(1791-1811)、第二国民银行(1816-1836)、美联储(1913)等。,二

8、、最早的中央银行,(一)瑞典银行: 成立于1656年,一开始是私人银行,成立12年后,即1668年政府出面将其改组为国家银行(1968年该行300年大庆时建立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励基金)开始具有中央银行的特征,因此,有些学者将1668年为中央银行的开端,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 (成为中央银行的关键一步)该行发行的货币成为唯一的法偿货币。,(二)英格兰银行: 1694年成立(私人股份制银行,但与政府关系密切) 1833年的法案规定只有其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清偿的资格(这是迈向中央银行的关键一步) 1844年皮尔条例扩展了英格兰银行的特权,同时限制其他银行的银行券发行

9、量。此后其发行定额渐增而其他银行则逐渐减少 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1854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心,(三)瑞典银行Vs英格兰银行,1、成立时间: 英格兰银行(1694)比瑞典银行(1656)晚38年,比瑞典银行改组成国家银行(1668)晚26年; 2、拥有货币发行特权: 英格兰银行(1833)比瑞典银行(1897)早64年。 3、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英格兰银行也早于瑞典银行。 因此,一般认为英格兰银行为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三、初期中央银行的特点 (一)央行建立均基于政府的财政需要,一开始就具有政府银行和发行的银行性质; (二)一般都经营商行业务,具有信贷和发行业务

10、相结合的特点; (三)央行均为商行提供清算服务,并充当最后贷款人,是银行的银行; (四)央行均是由普通商行演变而成。,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扩展,一、中央银行普遍推行时期(1913二战以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融的混乱 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 1922年日内瓦会议,1、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一战后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严重通胀 两次国际会议的影响: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1920),提出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央行制度的必要性。日内瓦国际经济会议(1922),建议尚未建立央行的国家尽快建立 。,2、建立情况 1921年到1942年,世界各国改组或者新设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其中,德国国家银行、奥

11、地利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智利中央银行、厄瓜多尔中央银行是典型代表。1921-1942年间,设立和改组的中央银行约40多家,其中设立是主流(约34家)。 德国国家银行、奥地利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智利中央银行、厄瓜多尔中央银行,(二)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 1.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的推动 2.新国家的产生 3.来自国外的支持 4.重建币制的需要 5.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央行集中统一发行,比例发行准备,(三)扩展时期中央银行的特点 1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 人工创设型 2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时期(二战结

12、束到1970年代初) (一)央行制度强化的主要表现 1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组和加强; 2亚洲、非洲等新独立的国家普遍设立中央银行,(二)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原因 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 30年代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要求管理货币供应。 “二战”结束后,为恢复经济,稳定金融,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 1、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2、新的货币制度的确立 3、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理论的出台,(三)建立情况 19451971年 改组、重建和新设50多家。1945-1971年,改组重建新建的央行50多家。其中欧洲10家;美洲7家;亚洲21家,非洲16家。 法兰西银行、英格兰银行、德意志联邦

13、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四)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发展 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共同变化。 3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4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第四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央银行的萌芽 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归化城(呼和浩特)的宝丰社已经具有类似“银行的银行”和管理金融行政的职能,是中国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雏形。 (孔) 1904清政府户部奏请成立户部银行; 1908年建立交通银行 共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户部银行成立于1904年,业务有发行纸币、代理国库以及一般的银行业务,属于官商合办。1908年改名大清银行,至清

14、末,是最大的一家新式银行。1912年改组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官商合办,性质是商业银行。1913年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法偿资格,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4年广州成立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1925年武汉设立中央银行,但都没有真正行使央行职能。 (一)1928年公布央行章程,11月中央银行在上海开业,资本金2000万,全部由政府拨款。 业务:经理国库、发行货币,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但只有部分发行银行券的权利,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也有发行权。,(二)1935年5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属于法定货币,其他银行

15、不再有钞票发行权。 1937年成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四联总处也拥有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 1942年7月1日,“四联总处”将货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垄断了钞票发行权,,集中了代理国库、监管金融市场的权力,以及经管国家外汇储备、金银储备的权力,基本完善了中央银行职能。,三、苏维埃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932年,根据地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除经营一般业务外,还具有发行货币、代理国库、代发公债及还本付息等中央银行职能。 四、新中国时期的中央银行,(一) 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6、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50年代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系。这种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直至1978年末基本上没有改变。,(二)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下的中央银行(1979-1983年) 从1979年开始,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增加,中国银行开始独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性业务逐步减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于1979年先后恢复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同时全国广泛设立了信托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