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431559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8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国家各部委支农政策讲稿演示教学(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发改委支农投资项目: 政策与要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 强 博士、副研究员,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国家当前农业扶持政策解读 第二部分 国家发改委涉农扶持项目介绍 第三部分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 目管理办法解读 第四部分 成功申报项目方法与技巧,当前我国对农业发展方向和工作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农经工作的总要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措施,一是要强化政策支持,重点是: 1、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 2、完善农产品最低

2、收购价、国家临时收储等政策,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措施,二是要加快科技进步,重点是: 1、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专用的动物新品种,研发安全高效的兽医药和快速准确的动物疫病诊断技术; 2、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措施,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是: 1、推动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新增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科学谋划一批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切实加

3、强耕地、草原、水域滩涂保护与建设; 3、切实加强农业机械、设施设备、动物防疫、渔政渔港等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措施,四是要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 1、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3、继续深化兽医、农垦等管理体制改革; 4、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改革系统2012年重点工作,一要稳定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确保今年

4、粮食生产不滑坡、主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 二要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实施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研究促进牛羊肉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继续抓好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土肥等基础生产要素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实施好动植物良种工程,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度。 四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改革系统2012年重点工作,五要继续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电

5、网改造,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六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七要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管理。加强重要商品的产运销衔接,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适时发布,做好农资市场调控。 八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编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城镇居民的同等权益。 九要加强投资和项目管理。,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一、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战略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继续推进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巩固退

6、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成果,抓紧编制退耕还林总体方案、退牧还草“十二五”规划,完善退牧还草政策。 研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法规框架,抓紧研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以及青海三江源、甘肃祁连山等生态区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加快推进甘肃省、青海省柴达木等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二)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推进田头水柜、集雨水窖等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

7、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支持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 5、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6、加大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村沼气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程,实施区域: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1-2015 年,选择西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的60 个县开展试点,已经开

8、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地区要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参加试点。,国家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重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并提高中央补助标准,继续加强京津风沙源区、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等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加快编制实施科尔沁退化草原治理、甘孜高寒草原生态修复、伊犁河谷草原保护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规划,启动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分别按照每亩每年6元、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补助奖励。 二是在草原

9、畜牧业发展方面,启动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支持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建设;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相关农业科研经费对牧区的支持力度,支持种畜繁育场、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落实动物防疫和疫畜扑杀补贴政策,选择当地符合条件的人员定向培养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支持雪灾易灾县(旗、市)饲草料储备库和草原防火、鼠虫害、毒害草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将牧区牦牛和山羊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实施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加大牧区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草原畜牧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三是在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面,支持有条件在牧区发展的清洁能源和

10、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优先布局建设并审批核准,现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企业技改贴息资金和生产补助资金等对牧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适当倾斜,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牧区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当向牧区倾斜,鼓励外资参与提高矿山尾矿利用率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的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牧区特别是边远牧区服务网点,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牧区业务。,

11、国家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政策,四是在牧民转产转业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转移就业牧民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服务,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牧区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劳务品牌培育推介,做好外出务工牧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设立毒草治理、围栏管护、减畜监督、防火、鼠虫害测报等草原管护公益岗位,组织牧民开展草原管护。 五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中央安排的西部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资金;加快实施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加大牧区农村公路和口岸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建制村通油路工

12、程,支持牧区适度建设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加强牧区铁路建设;进一步推进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结合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支持牧民建设户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加强牧区通信网络建设,逐步消除电信服务空白点;加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将牧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纳入建设内容;加快实施牧区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统筹推进新牧区和小城镇建设。六是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逐步免除中等职业学校牧区学生学费;加强牧区急救体系和妇幼保健能力建设,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报销比例及统筹层次,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

13、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实现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牧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继续实施重点文化和体育惠民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和推广。七是在扶贫开发力度方面,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对牧区半牧区县(旗、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信贷扶贫资金投入,对牧区贫困乡村实行整村(乡)推进扶贫,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积极稳妥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实施力度,支持边境省(区)建立

14、边民补助机制。八是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全面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积极稳妥开展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化解试点工作。,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2011年8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 家 林 业 局制定了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实施意见 主要目标:到 2015 年,试点市、县林草覆盖率达到 5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 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 65%,万元 GDP 能耗低于本省区平均水平,农业灌溉用水 有效利用

15、系数高于 0.5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本省区平均水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试点期限: 2011 年至 2015 年。试点市、县总数控制在 50 个左右,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东北区域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一)总体要求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禽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东北区域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16、(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亿吨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耕地灌溉率达到3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到2020年,东北地区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东北区域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体目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方面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 (二)积极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业 (三)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东北区域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体目标:加强现代农业基础条件建设方面 (一)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三)提高耕地质量 (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国家区域发展涉农政策东北区域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体目标: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方面 (一)大力推进农业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