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141199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 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 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以下是 XX整理的XX年品德与生活 教学计划精选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XX年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范文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 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 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 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 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 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他们今后

2、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 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二、教材特征1. 生活性。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 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 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 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 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

3、个人生活等 ; 二是模 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 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 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 动主要包括游戏、 讨论、 交流、动手实践、 调查研究等形式。 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 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 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 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 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

4、师与儿童的创造性。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 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 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 点。3. 活动性。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 内容转化主题活动。三、课程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2、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 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情感与态度:(1) 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 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1)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 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 识。(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

6、识和劳动技能。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本册共 5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 我和大师交朋友 、可爱 的班级、家在自然中 、我们生活的地方 、长大,真好 !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 3 课,定位在“与 大师交朋友” ,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 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 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 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 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 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 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

7、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 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 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 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 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 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调查、 探究、评判、 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 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 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 ; 从而 使“

8、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 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 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 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 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 热爱生活、 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一课长大,真好 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 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 2 课组成,指导儿童在 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 级生活的时候, 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收藏童年的记忆,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

9、为步入新的成 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六、教学措施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 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 应全面把握目标, 改变过去偏重知识、 技能学习, 忽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 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 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 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 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 书,而是

10、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 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 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 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3. 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 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 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 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 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

11、儿童的 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 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 和灵活性。(2)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 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 和体验。(3)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 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 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 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 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4)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 讲

12、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 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 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 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 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生动性, 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4. 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 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 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 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 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 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 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

13、条件、资源的不同,因 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 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 ; 教学活动 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 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 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5. 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 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 祝活动等相结合, 相互促进, 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七、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第 1 课寻访大师的童年 2 课时第 2 课大师成才的故事 1 课时第 3 课大师在我身边 2

14、 课时第二单元第1 课班级风景线2 课时第 2 课一次运动会 2 课时第 3 课班级小明星 2 课时第 4 课我们的班级报 2 课时第三单元第1 课美丽的大自然2 课时第 2 课动物、植物和我们 3 课时第 3 课美好的家园 2 课时第四单元第1 课我们的社区2 课时第 2 课社区的文明 2 课时第 3 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 课时第五单元第1 课我长大了 2 课时第 2 课成长档案 2 课时XX 年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 教学理念, 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它不再是教师的 “教本”, 学生的“学本” ,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15、所凭借的范例、话 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 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 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 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 新教材。二、教材分析:( 一 ) 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 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 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 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 目标。( 二 ) 活动的有效性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 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 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 提升自我。( 三 ) 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 ,“我问你 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 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 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