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10796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PPT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10.20,.,1,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2009.10.20,.,2,ISO15189的技术要素部分将医学实验室全过程分为三部分: 分析前质量管理 分析中质量管理 分析后质量管理,2009.10.20,.,3,临床医师,反馈信息,参加室间质评 室内质控 实验用复检 检查仪器设备 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 配套试剂 方法选择,人员五素质 思想、文化技术、心理身体。 人员稳定性 工作环境 安静、整洁 实验室管理,室内复核,保留标本,运送报告,登记填写报告,分析后质量评估,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保证,检查病人 申请化验,病人 准备,标本 采集,标本 处理,标本 运送,分析 测定,实验

2、质量保证系统,实验质量保证系统,2009.10.20,.,4,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采血试管:目前多采用真空采血管。 抗凝剂及比例:EDTAK2,l.5mg可抗凝 0.515ml血液,抗凝剂浓度过高,易造成细胞外液高渗状态,影响细胞的正常形态。抗凝剂浓度过低,起不到抗凝作用,血液中易产生凝块。 采血:采用静脉血。 采血后标本的处理及放置时间,2009.10.20,.,5,仪器工作环境 无尘 无磁场 静电干绕 1530度,2009.10.20,.,6,2 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试剂 仪器 室内质量控制 仪器运行状态 纠正病理因素对结果干扰,2009.10.20,.,7,血细胞分析

3、仪的校准,血液分析仪校准的一般要求 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 校准物 校准方法 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 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比对,2009.10.20,.,8,血液分析仪校准的要求,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 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校准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血液分析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内容包括: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来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校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何时要求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 半年内至少进行一次校准。若仪器发生故障,大修或大保养后仪后、室间室内质控超出范围提示有系统误差时应及时进行校准。,2009.10

4、.20,.,9,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精密度 指重复测定中个次试验结果彼此接近程度。常用 不精密度即标准差(SD)或变异系数(CV)来表示, 评价时应注意用高、中、低新鲜全血进行评价。 携带污染率 指含量高的标本对含量低的样本所产生的影响。 总重复性 随机取样本20份,分即刻、2小时及4小时测定, 统计学分析。,2009.10.20,.,10,线性范围测定 定值与稀释倍数成线性关系。范围越广越理想, 至少涵盖正常范围及常见的病理范围。 仪器的参考范围验证 静脉与手指血、自动与手动模式验证,2009.10.20,.,11,白细胞分类评价 重复性:多次测定同一份血液标本是否得到非常近似的结果。取

5、一份抗凝静脉血,重复测定11次,弃去第一次,计算CV值。 准确性:即与“金标准”显微镜下分类结果的相关程度。取静脉血10份进行仪器测定,重复2次,取均值。同时推4张血片,选4个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技师,每人每片油镜分类200个细胞,共计800个白细胞,计算均值,与仪器进行相关性比较。,2009.10.20,.,12,校准物,校准物的来源 来自本仪器的配套校准物。 来自正常人新鲜血,但定值要求直接或间接地 溯源至国际标准。 新鲜血作为校准物的定值 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可使用血细 胞分析的参考方法定,但要求建立参考方法的 难度较大,在临床实验室难以实施。 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取新

6、鲜血用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2009.10.20,.,13,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具 备较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与国外具有权威性 的参考实验室定期进行比对的检测系统。 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 校准物定期进行仪器校准;规范地开展室内质 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良;人员经 过培训。,2009.10.20,.,14,校准物的选择 有证标准物质 仪器配套校准物 新鲜血作为校准物 无配套校准物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必须使用新鲜 全血进行仪器校准,2009.10.20,.,15,校准方法,仪器的准备 清洗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确认仪器的背景计数、精密度

7、及携带污染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时,才可进行校准,否则须查找原因,必要时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2009.10.20,.,16,校准物的准备 配套校准物 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8)取出后,要求在室温 (18-25)条件下放置15分钟,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 检查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 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掌慢慢 搓动,使校准物充分混匀。 将两瓶校准物合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2009.10.20,.,17,新鲜全血 用EDTA-K2为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新鲜血10ml,每ml血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ml。要求新鲜全血的Hb、WBC、RBC

8、、Hct和Plt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内。将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3个管内,每管的血量为3ml。 取其中1管,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鲜血的定值。 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用于仪器的校准。,2009.10.20,.,18,对校准物进行检测 取1瓶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1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带污染。 仪器若无自动校准的功能,则将第2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用手工记录在工作表格中,计算出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字保留位数较日常报告结果多一位。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直接得出均值。,2009.10.20,.,19,调整仪器 计

9、算各参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差的百分数(不计正负 号),计算公式:(均值-定值)/定值100%,2009.10.20,.,20,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表中的第 一列数值时,不需对仪器进行调整; 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大于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 ,需请维修人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 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 若仪器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定值除以所测均值, 求出校准系数,将仪器原来的系数乘以校准系数即 为校准后的系数,将校准后的系数办事入仪器更换 原来的系数。,2009.10.20,.,21,校准结果的验证 将第2管未用的校准物充分混匀,在仪器上重

10、得检测11次,去除第1次结果,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再次与表中的数值对照。如各参数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第一列数值,证明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要求,须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2009.10.20,.,22,血液分析仪,校准品,定值,完成,比较,一致,偏倚校准,不一致,2009.10.20,.,23,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标本 取健康人静脉血,用EDTA-K2抗凝,其在血液中的终浓度为1.52.0mg/ml全血。将血液在一容器中混匀后分装成三份。 第一份用于定值 第二份用于校准 第三份用于校准后验证 标本室温存放并于四小时内完成。,新鲜全血的定值,2009.10.20,.,24,方法 参比仪器

11、 血细胞仪开机清洗,本底通过后,取全血质控品(非校准物)在各台仪器上连续测定11次(第一次结果弃掉),计算仪器第2-11次WBC、RBC、HGB、MCV、PLT结果的均值,以此作为新鲜全血WBC、RBC、HGB、MCV、PLT的定值。,2009.10.20,.,25,新鲜全血的定值 取第一份新鲜全血经充分混匀后参比血细胞仪重复测定11次,计算仪器第2-11次WBC、RBC、HGB、MCV、PLT结果的均值,以此作为新鲜全血WBC、RBC、HGB、MCV、PLT的定值。 待校准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取第二份新鲜全血经充分混匀后,在另外待校准血细胞仪上重复测定11次,计算各仪器第2-11次WBC、R

12、BC、HGB、MCV、PLT结果的均值及与新鲜全血的定值的偏差。,2009.10.20,.,26,计算公式为: 偏差=(均值-靶值)/靶值100%。 按以下标准判断仪器判断仪器是否需要校准计算需要校准参数的校准系数,将新的校准系数输入仪器替换旧校准系数。 校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新校准系数= 原校准系数(靶值/仪器检测值),2009.10.20,.,27,校准结果的验证 取第三份新鲜全血,在被定值校准的血细胞仪上重复测定11次,计算第2-11次结果的均值及与定值的偏差,检查结果其结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判别仪器校准的标准,2009.10.20,.,28,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比对,仪器比对的目的 是

13、通过多台仪器同时检测一批患者样本,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仪器对患者样本检测结果误差(偏倚),并判断误差是否在临床允许范围内。,2009.10.20,.,29,仪器比对的基本要求 选择一台性能最好的仪器作为本室的“参比仪 器” 确定比对频率(至少半年一次) 确定选择新鲜全血要求 确定比对测定方法 确定误差(偏倚)的允许范围 对比对数据做统计处理,2009.10.20,.,30,简易比对方法: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较好的血球仪 ,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准,每天有 配套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 与该仪器比较

14、。 随机选择一份新鲜全血样同时用各仪器按常规 样本测定的方法,测定其各项参数,每份样本 测定2次。,2009.10.20,.,31,计算(按PT计算方法计算偏倚) PT计算公式: (参比测定值-比对测定值)/参比测定值100% 统计做图 做散点图,转换成线性图,得出斜率b;截距 a。并计算比对仪器对于确定仪器预期偏差估 计值(Bc)。,2009.10.20,.,32,Bc=a+(b-1)Xc。 Xc 临床参考范围的上、下限水平处 斜率b 表示两仪器间测定标本时的比例误差 截距a 表示两仪器间测定标本时的恒定误差 b逾接近1、a逾接近逾好,2009.10.20,.,33,标准比对方法(按EP-9

15、文件) 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较好的血球仪,该 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准,每天有配套 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 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 仪器比较。,2009.10.20,.,34,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品(其中应包括高、中、低 值),同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方法, 测定顺序为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以上 步连 续测定5天。共40个样本。 记录与统计 将每日结果记录,分别统计两台仪器40份样本 双份测定的平均值、绝对值、两台仪器测定的平 均值。,2009.10.20,.,35,

16、制图(线性相关的目测检查) 通过以上所作的图分析,如果两方法间的线性关 系良好,则可以进行以下的分析;如果线性关系 不好,则需重新进行分析。 方法间离群点的检查 参照EP9-A的方法计算方法间绝对差值(Eij)、平 均绝对差值(E)和相对的绝对差值(Eij)、相对 的平均绝对差值(E)。如果同时超过E、E值的四 倍即绝对偏差界限值和相对偏差界限值称为离群 点。大于界限2.5%的数据应从数据系列中取消。,2009.10.20,.,36,线性回归 EP9-A文件提供了成对数据系列(Yij-Xij)斜率b、截 距a的计算。本室在实际计算时将数据录入EXCEL 软件进行自动处理计算。 计算预期偏差,2009.10.20,.,37,结果分析 如果两仪器间的结果比对符合要求则可以正 常的发出实验结果, 如果比对结果不符合,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调整。,2009.10.20,.,38,血细胞分析仪的室内质控,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