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1410323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施工方法指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现场施工测量:仪器:平面采用经纬仪;高程采用水准仪;建议采用全站仪;仪器必须是通过标定的仪器,每次使用之前必须校正仪器,才能进入工地。 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放平面轴线采用正倒镜方法减小仪器放线误差,测量放 线应按测量操作规程进行控制平差。1、路:先放中轴,再在路起止点,垂直轴线量宽放出两边路肩线,对原已 有路面沿中轴两边放线就势求直。2、沟:先放中轴线,每20M打桩用水准仪测量基桩地面高程,根据沟首尾 排水港港底地面高程,计算应开沟沟底实际坡降,确定每桩地面下挖深度,待沟挖至设计初略断面时,放中线,沟底边线,坡顶边线人工整形削坡,对原有沟港, 放沟底边线,坡顶边线就势求直整形。3、 渠:

2、以泵站为灌溉单元先用经纬仪按图纸放出平面轴线,沿轴线每20米 打轴线控制桩,按图纸的设计坡降,从每条渠渠尾放至渠首,在泵站出口处取大 值作为泵站出水口最低池底底高。再根据泵站出口水池池底高,顺渠放出渠底线每个倒虹吸预留水头损失0.10米,放出各渠渠底实际既大于设计坡降,乂满足地 形,节约工程量的坡降。渠土方开挖后,每 20米断面做样架,放好中线轴,渠断 面阴阳角线,渠边培土边线。4、桥:过水孔中心轴线与港道中心轴线重合,边墩外边线与港道轴线平行, 桥面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重合,桥面板底面局程局于港道两岸岸顶面局程。5、闸:过水孔中心轴线与港道中心轴线重合,底板顶高与港道底面相平。6、泵站:泵站地

3、面应局于港道历史最局水位 0.3米,吸水水面局程为抗旱期 最低历史水位,并由建设、设计、运行单位共同确认,吸水扬程应小于水泵吸水 扬程,出水扬程应小于水泵出水扬程。7、农涵:管轴线与沟轴线重合,进出口底高与沟底高平齐,以防淤积或阻 水。8、 倒虹吸:管轴线与渠轴线重合,进口渠底高与出口渠底高差值0.1米。9、土地平整:建议采用10M X 10M方格网法测量打桩,平均值法确定挖填地面标高,同一格田内部高差控制在土 3 cm以内。二、施工方法:路:1、测量放线;2、清基除杂;3、素土调平碾压夯实:rd干=1.58T/m34、铺面层碾压;5、测量路肩削坡整形。磔路:1、测量放线;2、调平碾压;3、测

4、沉弯值合格;4、铺碌;5、养护;6、路肩线砌筑;7、路肩线填土、削坡整形。沟:1、测量放线;2、土方开挖;3、放线人工削坡整形;渠:1、测量放线;2、每20M做断面样架;3、活基除杂;34、素土调平,碾压夯实rd干=1.58T/m3;5、砌筑(港筑)渠底板;6、砌筑两边侧墙;7、勾缝粉刷面层;8、渠两侧培土夯实,测量削坡夯实整形。沟港护砌:1、测量放线;2、基坑排水;3、放线削坡整形;4、每20M做断面样架;5、挂双线砌筑护坡,在沟底上 30CM处留排水孔,排水孔孔径50间距5M;6、砌沟底;7、放线测量布设装修面层控制点;8、装修面层;9、护坡压顶;渠分水口 :按典型田块布置,或按实际灌溉格

5、田情况具体布置。根据地形确定分水口末 端底高,与毛渠平顺连接,以防冲刷毛渠,按图施工成闸槽、闸门板。倒虹吸排水涵:1、测量放线;2、土方开挖;3、槽底夯实;4、碌管安装接头浇筑;5、试水;6、回填夯实。桥闸:1、测量放线;2、活除杂草;3、围堰排水;4、基抗开挖;5、试打木桩,打木桩;6、砌筑。泵站:1、测量放线,确定水泵安装高程,进水口高程出水口高程2、确保泵房边坡稳定,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港道活淤:1、测量放线;2、围堰排水;3、活基除杂;4、活淤;5、淤泥翻晒;6、边坡,港岸削坡夯筑整形。伸缩缝:渠道护砌台渠、农渠每40m按水利施工规范设置沥活杉木板一道,杉木板厚20mm。暗管排渍:1

6、、测量放线;2、土方开挖;3、基槽断面整理,测量验收;4、暗管、滤料布设;5、土方回填;6、滤管、观测井调试验收。土地平整:1、布点测量放线;2、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共同现场确定田块大小,布置范围;3、计算确定平整地块设计高程;4、表土剥离,集中堆放;5、测量放线;6、土方平整;7、表土回填。三、砌石工程1.材料1.1砌石(1) 砌石体的石料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2) 毛石砌体石料外形规格如下:毛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 15cm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乂称片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7、1.2砂、砾石(1) 砂和砾石的质量应符合 SD120-84的规定。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 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 不大于5mm。(2) 小骨料混凝土采用二级配,砾石粒径为 520mm及2040mm。1.3水泥和水(1) 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规定,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 出厂日期分别推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2) 应按规定的用水质量标准,拌制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对拌和及养护的水 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 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

8、用。1.4胶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凝土)(1) 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要求,配合比必须 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 送监理人批准。(2) 拌制胶凝材料,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 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土 2%;砂、砾石为土 3%;水外加剂为土 1%。(3) 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 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4) 胶凝材料拌合时间:机械拌合不少于 23min, 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和,局 部少量的人

9、工拌合料至少十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5) 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机械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 下表选定,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 胶凝材料不得使用。表一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砌筑时气温允许间歇时间(mim )(C)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泥20309012010201351805101952浆砌石体砌筑2.1 一般要求(1) 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 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 当调整。(2) 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 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

10、斜搓。(3) 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 GB50203-98的规定。 2.2毛石砌体(1) 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2) 毛石砌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 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3) 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 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问较大的空隙先填 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 法,石块问不应相互接触。(4) 毛石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5)

11、 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 0.7m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丁2m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丁或小丁 400mnfl寸,应等丁墙厚;墙厚大丁 400mm寸, 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丁 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丁墙 长的2/3 o(6) 毛石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2m。46(7) 在毛石和实心砖的组合墙中,毛石砌体与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每隔皮砖用23皮丁砖与毛石砌体拉结砌合,两种砌体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满。2.3浆砌石挡土墙(1) 本款规定适用于建筑场地周围的浆砌毛石和料石挡土墙。(2) 采用的毛石料砌筑挡土墙,应符合

12、下列规定:毛石料中部厚度不应小于200mm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3) 料石挡土墙应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问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砌时,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 200mm(4) 砌筑挡土墙壁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2.4养护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 护时间:水泥沙浆砌体一般为14天,混凝土砌体为21天。2.5水泥砂浆勾缝防渗(1) 采用料石水泥砂浆勾缝隙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

13、控制在 1: 1至1: 2之间。(2) 防渗用砂浆应采用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 活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 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冼十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4)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5) 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十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2.6十砌石体砌筑2.6.1 一般要求(1) 十砌体石使用材料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采用料石或毛石砌筑 料。(2) 石料使用前表面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90%(3) 十砌石砌体铺

14、砌前,应先铺设一层厚为 100200mm勺砂砾垫层。铺设垫层 前,应将地基平整夯实,砂砾厚度应均匀,其密实度应大于2.6.2十砌石护坡(1) 坡面上的十砌石砌筑,应在夯实的砂砾垫层上,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 式铺砌,砂砾垫层料的粒径应不大于 50mm含泥量小于5%垫层应与于十砌石铺 砌层配合砌筑,随铺随砌。(2) 护坡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 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3) 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4) 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填塞紧 密。2.6.3十砌挡土墙(1) 挡墙基础底部应作成底坡为1: 5,并与受力方向相反的倾斜坡

15、,挡墙的基 础或底层应选用较大的精选石块。(2) 石料应分层错缝砌筑,砌层应大致水平,但不得用小石块塞垫找平,表面 砌缝宽度应不超过25mm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石块填塞紧密。(3) 石块应铺设稳定,相互锁结,铺筑中使每一石块在上下层接触面上都有不 少于三个分开的坚实支承点。(4) 为了增加十砌石挡墙的稳定性,当砌体高度超过6m时,应沿砌体高度方向每隔34m设置厚度不小于500mm并用标号不低于100号砂浆砌筑的水平肋带。(5) 十砌石挡土墙的排水孔,应按 GB5020T98规定施工。3砌砖工程3.1材料3.1.1砖:本节规定适用于普通砖、空心砖、灰砂砖和粉煤灰砖,承包人应按施 工图纸要求选用砖的品种和标号。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