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1408944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 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 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 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1、 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 20XX年全县出栏猪万 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 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 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 别达41035吨、2460

2、1吨,养殖业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 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 大户XX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 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 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XX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 县之一。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

3、镇专职动物防疫员121名,村级动物协防员842名,改变了过去防疫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 面,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广大养殖户称为 畜禽“保护神”。县畜牧水产局还成立了畜牧水产富强综合 服务部,具体负责全县养殖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承担政 策性疫苗和牲畜保险赔款的发放,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4、发展模式比较先进。采用了 “公司 +农户”、“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模式,引导广大农户发展 养殖业生产,成效明显。如三尖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引导养殖 户组建了三江养殖合作社,按照“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社员实行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鸡苗育雏、统一饲料

4、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销售“五个统一”,有 力地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地区蛋鸡产业的发展,被国家农业部 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示范单位。到目前为止,每个 社员户户平获纯利 3万多元。5、 品牌名气比较响亮。*黑猪已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名录,*大种鸡享誉国内外,“海螺山”牌鸡蛋通 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刘老黑”腊制品获首届省畜 博会金奖,“义哥”牛肉休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二、存在问题1、苗种供应有缺口,引种风险大。从现有的发展态势来看,全县每年猪、鸡、牛、羊和鱼的苗种需求量分别为115万头、3000万羽、万头、90万只和4亿尾,但全县原种猪 场仅有县畜禽原种场,年供种能力

5、仅3000头左右,父母代种鸡场仅有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而且仅生产蛋鸡苗,年 供苗量也只有300万羽,难以满足县内市场需求,苗种供应 不足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部分养殖户只能靠 从外地引进苗种进行生产,引发疫病的风险大。如枫树乡王 某今年初从江苏宿迁引进仔猪90头,回家后即患高热病陆续全部死亡,损失近 8万元,陬市镇李某也从江苏宿迁引进 仔猪260头,回家后即患病,现仅存活85头,损失近15万元。漆河镇、黄石镇、郑家驿乡都出现过类似的例子。2、市场体系不健全,养殖风险大。由于农民抵抗市场 风险的能力不强,国家对粮食实行了保护价收购,从根本上 保护了种粮农户的利益,但对于养殖业,政府没

6、有形成长效 的保护机制,玉米、豆粕等用于养殖生产的原料和畜禽及其 产品的价格时涨时跌,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养殖户还要承担 生产过程中巨大的疫病风险,养殖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特 别是当前饲料价格飞涨、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畜禽病种增多 的形势下,养殖户更是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据调查,目前养殖必须的几种饲料中,玉米价格由年前1600元/吨涨到20XX元/吨,豆粕价格由年前 3500元/吨涨到4800元/吨, 养殖成本大幅度增加,而肥猪价格却由年初的16-18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3元/公斤,收益降低,蛋品价格虽有所回 升,但因价格上涨产生的利润已被饲料上涨因素挤得干干净 净,部分养殖户甚至有放弃养殖

7、生产的念头。3、防疫检疫实施难,疫情隐患大。防疫检疫工作的重 要性已为各级领导所认识,但在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还没 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存在疫情暴发的隐患。突出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防检任务繁重。全县每名专职防疫员平均要承 担个村委会、1983个农户、6000多头牲猪、5000多头牛羊 的强制免疫和 9420多头生猪的检疫任务,而他们的待遇不 高,每人每月工资仅有 635元,而且在防疫过程中又没有必 要的防护设备和交通工具,全靠防疫员骑摩托车或步行,发 生意外伤害还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全县大部分专职防疫员都 有被狗咬伤的经历,而且狗咬伤之后免疫大都是自己掏钱, 今年已有漆河镇、热市镇、杨溪桥乡等

8、地的6名专职防疫员骑摩托车防疫摔成重伤,大部分医疗费还没有着落。这些问 题让专职防疫员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检测手段 落后。缺乏相应的疫病检测设施设备,不能对强制免疫的效 果进行有效的检测,也无法对境内疫病进行准确判断,免疫 抗体和疫情病例检测都要送省检验,工作开展难度大,效率 低。三是检疫监督乏力。由于执法人员不足,体制不健全, 监管力度不够,生产过程中逃避检疫、运销病死畜禽产品的 苗头有所抬头,使用过期兽药、霉变饲料的现象时有发生, 疫情暴发的风险性增大。4、生产管理欠规范,环境污染大。大部分畜禽养殖户 只注重养殖效益,无视环境保护,畜禽粪尿等污染物到处乱 堆乱放乱排,风吹日晒,臭

9、气熏天,致使空气污浊,人居环 境恶化。陬市镇、漳江镇、深水港乡等乡镇的蛋鸡养殖密集 区,大部分养鸡户都将鸡粪用编织袋装袋后堆放在道路或其 他公共场所,污染了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 产生活。三、对策建议1、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加强种苗繁育场和 种畜禽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凡是能够提供苗种,带动农民 发展生产的养殖场,都要在融资、用地、税收、审批等方面 给予优惠、扶持和帮助。当前要重点抓好陬市镇、 三阳港镇、 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的规划建设和县鱼苗鱼种场的 恢复重建。要重视*黑猪和*大种鸡的保种和开发,紧抓国 家扶持养殖业生产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畜禽资源场建 设项目,主

10、要是扩建*黑猪资源场,建设*大种鸡资源场, 在发展外来品种、杂交品种的同时,推广自己的特色品牌, 要加强生猪、牛羊的品改和品改队伍建设,推广人工授精技 术,充分利用优良种畜禽,节省繁殖成本,减少配种过程中 疫病传播,最大限度提供优质苗种。2、加强市场保障体系建设。要建立保护养殖业发展的 长效机制,像收购粮食一样,畜禽产品也要实行保护价收购, 并适当调控饲料市价,保证养殖户利益。要大力发展或引进 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并协调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 关系,实行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养殖效益。要加强养殖协会 建设,通过协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实现养殖 户与市场有效对接,规避养殖市场风险。要构

11、建市场营销网 络和营销队伍,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为养殖户搭建销售 平台,拓宽销售渠道。3、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加大防疫检疫工作的投 入,主要是配备必需的防疫检疫设施设备,添置防护和交通 工具,适当提高防疫人员待遇,包括为他们购买工伤意外保 险,解决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 时,要加大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理顺执法体制,并经常组织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妨碍和 扰乱执法监管工作的违法行为,维护养殖业执法环境。要加强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与养殖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宣传,形成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保障养殖 业健康发展。4、加强准入管理体系建设

12、。一是要建立养殖准入制度, 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养殖场,不予审批,尽量减少农村一家 一户的养殖,推广生态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建立标准化养 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二是要加大外地引种审批力度,严格 按程序实施检疫,防止疫病传入。三是要发展以庭园为依托, 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 种、养、加工为一体的庭园生态经济, 应用微生物技术饲养畜禽,减少环境污染。四是要在县内兴 建或引进一个大型的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厂,将畜禽粪尿制 成有机肥后再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 一,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5、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要建立养殖服务热线制度, 组建养殖服务热线办公室,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政策、技术咨 询,帮助养殖户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 经常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先进实用养殖技术, 引导农户科学养殖,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