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08041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道感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胆道感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胆道感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胆道感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胆道感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道感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道感染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道感染,郑志伟,.,2,一、急性胆囊炎,.,3,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约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4,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病因: 胆囊管梗阻: 结石嵌顿梗阻,嵌顿胆囊结石机械刺激,胆囊管炎症水肿胆汁滞留,水分吸收胆汁浓缩高浓度胆盐具有细胞毒性,溶解细胞膜中脂类细胞损害加重粘膜的炎症,水肿甚至坏死。 细菌感染: 肠内细菌逆行进入胆道胆囊,经血循环,淋巴胆囊 主要为G-,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它有克雷伯菌、肠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厌氧菌也较常见。有报告30%胆囊胆汁中有幽门螺旋杆菌DNA(胆道逆

2、流),.,5,二病理: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开始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粘膜充血水肿,渗出 增加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梗阻未解除,炎症控制,病变波及肿囊全层,胆囊壁增 厚,血管扩张,浆膜面纤维素及脓性渗出物) 3.急性坏疸性胆囊炎 (梗阻未解除,压力继续增高,胆囊壁张力高,血管受压血 供障碍,胆囊缺血坏死) 4.坏疸穿孔多发生在胆囊底部,颈部 梗阻解除,炎症消退恢复原来结构 反复发作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 急性胆囊炎 粘膜消失慢性胆囊炎甚至萎缩。 脓液进入胆管胰管胆管炎,胰腺炎 结石压迫与炎症浸润胆囊胃肠道瘘,炎症迅速 消退,.,6,三、临床表现: 女性多见男:女50岁1:350岁

3、1:1.5 1.症状: (1)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上腹胀痛不适-阵发性绞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饱餐,进食油腻食物诱发,夜间发作常见.疼痛向右肩部,肩岬部,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几乎每个急性发作病人都有疼痛,如无疼痛,则排除本病。 (2)轻、中度发热,无畏寒,如出现寒战高热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如胆囊坏疽、穿孔、积脓, 或合并胆管炎. (3)轻度黄疸,占10%-20%,可能是胆红素通过受损粘膜吸收而致.或邻近炎症,Oddi括约肌痉挛而致. 10-15% 病人可合并胆总管结石而致黄疸。黄疸较重、且持续,表示胆总管梗阻可能。,.,7,2.体格检查: (

4、1)右上腹不同程度、范围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 (2)扪及胀大、触痛胆囊; (3)胆囊 发展慢大网膜包绕,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性包块。 病变发展快 胆囊坏疽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3.实验室检查:WBC85%轻度(12-15109/L);SGPTAKP; Tbili(50%);淀粉酶(占1/3) 4.影像学: 彩超:胆囊增大,壁增厚,甚至双边征,胆囊内结石光团。对急性胆囊 炎准确率85%-95%。 CT MRI 均能辅助诊断 99mTC-EHIDA扫描(对症状不典型病人) 急性胆囊炎,胆囊管因梗阻不显影,敏感性97%,特异性87%; 如果胆囊显影,95%病人排除急性胆囊炎。,

5、.,8,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双边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脓性胆汁回声,.,9,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周渗出腔内近似实变,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0,胆囊穿孔,.,11,.,12,.,13,四、诊断,鉴别诊断: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鉴别: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胆囊癌、结肠肝曲癌或小肠憩室穿孔、右侧肺炎,胸膜炎、肝炎等。,.,14,五、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应争取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LC/OC,胆囊造瘘术 1、非手术治疗: 禁食、输液、 Vit类,纠正水电酸碱失衡, 全身支持疗法。 抗生素(G有效)抗厌氧菌 解痉、消炎利胆药。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老

6、年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全身、局部),随时调整治疗方 案,大多数病人能够控制病情,待急性期过后择期手 术。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决定手术治疗。,.,15,2、手术治疗 手术力求简单、安全、有效 (1) 手术时机: 发病48-72小时以内 急症手术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恶化者。 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 胆管炎,急性坏死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其它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的高危病人,应争取病人情况处于最佳状态时手术。年老体弱、合并多个重要脏器疾病者,选择手术方法应慎重。,.,16,(2)手术方法的选择: 胆囊切除术: 首选LC,也可小口OC或传统OC 胆囊部分切除术 同时破坏粘膜-烧灼 化学方法

7、,胆囊粘膜下切除 胆囊道口术:高危病人:局部炎症水肿,粘连重,解剖关系不清,特别 在急症情况下,可先造口,减压引流,3月后再择期手 术。 :年老体弱,合并心肺肾多个重要脏器疾病,胆囊取石造 口后是否再行胆囊切除,有争论。 PTGD(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 CT B超引导下,先减低胆囊内压,急性期过后再择期手术, 适用于病情危重又不适宜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病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自学),.,17,胆囊造口术,.,18,二、慢性胆囊炎,.,19,为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70%合并胆囊结石, 1.病理: 炎症结石反复刺激膜

8、和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及单核细胞浸润,囊壁增厚,瘢痕化,萎缩,失去胆囊功能。 2.临床表现: 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 病人常在饱餐、油腻饮食后,出现腹胀、腹痛。 腹痛程度不一,多在上腹部,牵涉到右肩背部, 较少有畏寒、高热、黄疸,可伴有恶心呕吐; 体检:腹部可无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Murphy征可(),.,20,3.诊断: B超:胆囊缩小,壁增厚(4mm);排空功能减退或消失;显示结石,更有助于诊断。 OCG:胆囊显影淡薄或不显影,表示胆囊功能障碍或胆囊管梗阻。 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右肾及输尿管疾病鉴别。,.,21,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

9、结石胆囊壁增厚,.,22,4.治疗: 伴有结石或确诊为本病者胆囊切除,LC首选 未伴胆石,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无明显萎缩,并有一定功能手术慎重,特别是年轻女性病人,可先消炎利胆,制酸等非手术治疗。 年老体弱,不能而受手术:非手术治疗;限制脂类饮食,服用消炎利胆药、胆盐、中西医结合治疗。,.,23,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4,梗阻未解除 ,感染未控制AOSC(ACST)。AOSC的发病基础是胆道梗阻和胆道感染 (急性胆管炎、AOSC(ACST)二者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病因: 胆道结石76.0%-88.5% 我国常见 胆道蛔虫22.6%-26.6% 其次 胆管狭窄8.

10、7%-11.0% 其次 国外恶性肿瘤、胆道良性病变引起的狭窄、先天性胆道解剖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较常见 近年胆肠吻合口狭窄,经T管造影或PTC、ERCP、内支架术后引起者逐渐增多,.,25,(二)、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胆管完全性梗阻(肝内或/和肝外胆管)+胆管内化脓感染(胆道内细菌繁殖胆道逆流门静脉来源),门静脉及淋巴管内发现胆砂说明,带有细菌的胆汁可直接反流入血称胆血反流。 其途径包括 经毛细血管肝窦瘘进入肝静脉; 胆源性肝脓肿穿破到血管; 经胆小管粘膜炎症溃烂至相邻的门静脉支; 经淋巴管等,.,26,随着胆道内压力的升高,外周血培养细菌的性率 1.47Kpa(15cmH2O) 细菌

11、胆血反流可能 1.96 Kpa(20cmH2O) 胆汁及淋巴液培养阴性 2.45Kpa(25cmH2O) 胆汁及淋巴液培养迅速变为阳性。 正常情况下细菌经胆汁进入肝脏后大部分被肝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吞噬,约10%进入血液致菌血症 常见的致病细菌为 G-(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最常见) G(肠球菌常见) 厌氧菌(20-30%病人)。,.,27,(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多数有胆道感染病史和急诊或择期胆道手术史,发病急进展快,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CNS受抑制表现Reynolds五联征。 1.症状: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 肝外梗阻者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均较明显, 肝内梗

12、阻者 腹痛、黄疸较轻,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 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昏迷 合并休克:烦躁不安,谵妄等。,.,28,2.体征: T:常呈弛张热或持续升高39-40或更高 P:快而弱达120次/分以上 BP:血压 急性重病容;神志改变;指甲青紫,嘴唇发绀。全身皮肤可能有出血点和皮下瘀斑 剑突下及右上腹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肝肿大、压痛,肝区叩击痛 肝外梗阻可扪及肿大的胆囊。,.,29,3.实验室检查: 血RT:WBC多20109/L,N,胞浆内中毒颗粒。 PLT最低1020109/L表示预后严重。 PT:延长 肝功:不同程度受损 肾功受损,低氧血症

13、(PaO2 下降/SaO2低 ),缺水低钠、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常见,特别是老年人和合并休克者。 4. 影像学:B超 相应表现 CT、 情况允许时选用,.,30,AOSC胆总管重度扩张,.,31,AOSC肝脏肿大肝内胆管扩张管内絮状回声浮动,.,32,(四)诊断: Reynolds五联征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不具备典型五联征 T持续39 P120次/分 WBC20109/L应考虑AOSC PLT (五)治疗: 原则:紧急手术胆减压,引流病人表现可迅速好转,有时在手术台上即可见血压等好转。,.,33,1非手术治疗: 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 维持有效输液通道,尽快恢复血容量,晶胶并用 联合应用

14、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针对G- 、厌氧菌 纠正水电紊乱和酸碱失衡,常见为等渗或低渗缺水、代酸 对症治疗:降温、支持治疗 如经短时间治疗后病人不见好转,应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压;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护细胞膜和对抗细菌毒素;应用抑制炎症反应药物;吸O2纠正低氧血症等,改善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 以上治疗病情仍未改善,抗休克的同时紧急手术胆道减压。 非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6h以内,如病情较轻,经短期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在严密监测下继续保守治疗;如病情严重或经治疗病情恶化,紧急手术;,.,34,2、手术胆道减压:以抢救生命为目的,以简单有效为准绳。 常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肝内梗阻者,注意引流梗阻以上平面的胆管; 注意多发性肝脓肿的处理, 胆囊造口不宜采用。 3、非手术方法胆道减压 PTCD ENAD(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2周) PTCD、ENAD无效及早手术治疗。 4 后续治疗 急诊胆道减压一般不可能去除病因,如不做后续治疗,可能会复 发。如病人一般状况恢复,1-3个月后针对病因彻底手术治疗,.,35,谢谢,/10/29,.,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