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1399249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XXX发展区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汇报一、基本概况XXX工业发展区始建于18年,XXX工业发展区按照“成渝中部 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两化互动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启动了XXX工业发展区 30平方公里规划, 拉开了 15平方公里发展框架, 建成区 面积达到 8.5 平方公里,入住企业 86 户,从业人员达 20000 多人, 目前,依据产业设置,初步建成了“ 1+3+3+1”的发展模式,“ 1+3” 主要有食品加工为主、“医药、纺织、建材”为辅的四大特色产业, 新启动了“ 3+1”,即“机械、电子、制鞋”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和规划。XXX工业

2、发展区在推进过程中注重探索创新, 在发展理念、产业选择、建设模式、推进手法、安置方式五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提升。一是 在发展理念上,围绕“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推 进产业布局、 道路建设和公建公用设施, 实现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 化,加快打造“两化互动”示范区。二是在产业选择上,大力发展商 贸、物流、教育、科技、卫生、金融以及休闲娱乐等三产业,实现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在建园模式上,采取龙头优势企业扩张建园、 集中产业建园、以企招商建园和“大企业 +孵化园”等模式,实现由 政府建园向政府搭台、企业建园的转变。四是在推进手法上,按照“点”、“线”、“面”兼顾发展的思路, 实现“梯度

3、式”开发向“框 架式”、“组团式”推进转变。五是在安置模式上,实行开发式建设 集中安置小区和蓝领公寓, 推进了“划地自建”向“集中安置”转变。 18年实现产值 182亿元,18 年实现产值 218.6 亿元、预计 18年新增 建成区面积 1 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 248亿元,到 18 年新增建 成区面积 7 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 350亿元。 二、十二五规划(一)业园区布局 远景规划总规模 30 平方公里,“十二五”建设总规模达到 13平方公 里,拟规划用地面积 12000 亩,采用产业分区、建园中园的布局,内 设八大分园区,突出产业特色。1、xxx中国柠檬产业园: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

4、投资13.9亿元, 规划为核心、扩展、支持三大功能区域。2、xxx .XX山洞工业园:规划占地 2平方公里的、投资50亿元,入驻企业 50 户以上。3、纺织产业园:规划占地1 平方公里,投资 15亿元。4、医药产业园:规划占地1 平方公里,拟投资 20 亿元。5、机械孵化园:规划占地1 平方公里,拟投资 18亿元。6、电子产业园:规划占地1000 亩,拟投资 10 亿元。7、节能产业园:规划占地1000 亩,拟投资 9 亿元。8、天然气化工产业园:规划占地 1 平方公里,拟投资亿元二)产业布局1、食品加工产业。以XXX工业园区、xxx工业集中区、周礼镇等为载体,集中布局发展柠檬、粮油、红薯、畜

5、产品及其副产物为主 的食品制造业。2、医药制造产业。以xxx工业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医药产业园 区。3、丝绸纺织产业。以xxx纺织科技产业园、李家工业集中区等为 载体,发展聚酯纤维、无纺布、纺纱、织布、蚕桑丝绸、服装等加工 业。4、包装装饰产业。以石羊工业集中区、瑞云乡为载体,发展塑料包 装产业。5、农机加工产业。以xxx工业园区、驯龙镇、镇子镇为载体,发 展小农机制造、汽车配件加工业。6、电子配套产业。以xxx工业园、李家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打造XXIT 产业配套基地。7、天然气化工产业。以xxx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天然气化工精 深加工业。(三)农副产品加工业1 、柠檬加工业。重点发展柠檬保鲜

6、储藏与加工,大力开发柠檬冻干 片、柠檬茶和柠檬保健品、 化妆品等系列产品。采用现代果品冷冻保 鲜技术、脱苦技术、磨果取油和果胶提取技术,扩大柠檬果的保鲜储 藏能力,大力开发柠檬饮料、调味品、果油、果胶、果醋、类黄酮、 类柠檬苦素等产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对果渣、果皮、果油等进行 综合加工利用, 初步实现无废弃开发。 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 到XXX落户,创办绿色柠檬配方专用肥、柠檬专用生物防治药品、 柠檬产品包装等专业企业; 积极促进柠檬加工企业与医药企业、 柠檬 生产原料企业与建材企业等互动发展,开展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 突出建设柠檬产业园区,以华通、绿海源、柠都柠檬、

7、绿源柠檬等企 业为龙头,整合柠檬产业资源,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品牌培育、统一 使用商标和原产地等无形资产, 实现资源共享, 建成亚洲最具实力的 柠檬加工企业集群。科研中心的建设采取与国家柠檬检测中心、 省食品研究所、 大型食品 和化工企业合作的方式,在 18 年建成国家级柠檬研发中心。 18年,柠檬果加工量达到 20 万吨,柠檬加工业产值达到 70亿元。 2、肉食品加工业。猪肉加工以生产发展优质分割肉、冷冻肉为主要 产品,大力发展高温和低温具有地方风味的精深加工肉类食品, 提高 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同时积极发展兔、禽、鱼等畜禽肉食品。搞好动 物骨、血液、器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药物提取。 以雨润、四

8、海、齐心、彬兴等企业为龙头,深化拓展畜牧养殖“六方 合作”机制, 采取“公司 +基地+大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加快养殖基 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大力发展生猪、小家 禽、养鱼业,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货源保障。 建立健全流通网络,抓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建设实施生猪 分割肉扩能技改、熟肉食品加工生产线、白蛋白生产线等项目,优化 产品结构;并面对国内外市场,采取国内外产销挂钩,连锁经营、网 上交易等方式,拓展产品流通渠道,创名特优新知名品牌。18 年,实现年出栏绿色生猪 250 万头以上,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达 到 80 万头,肉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 20 亿元。3、薯类加工业。红

9、薯、马铃薯加工以生产工业用淀粉和变性淀粉为 主,重点开发各类专用淀粉、营养粉丝、粉皮和休闲方便食品等。 以维纳斯、 思味特和瑞发等为龙头企业, 坚持“分散加工与集中加工 相结合,企业加工与农户加工并重”的路子发展红薯制粉与加工业。 构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新型利益共同体, 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枢纽, 带动大户加工,大户组建协会或合作社, 辐射农户加工的红薯加工集群。 积极推行“公司 +专合组织 +农户”的 运作模式。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加大淀粉生产科技含量, 开发各种专用 淀粉、功能性食品生产,如医用淀粉、食品工业用淀粉和膳食纤维、 保健抗癌食品等。18 年,薯类

10、加工业产值达到 30 亿元。4、粮油及饲料加工业。以米、面、油精深加工和畜、渔饲料加工为 重点,利用高新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粮油 食品,开发优质、营养、方便食品,研究开发以粮油及副产物为原料 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和工业辅料,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开发满足不 同消费层次的高、中、低档规格齐全的产品。稻谷加工重点发展营养强化米、 特种米、 胚芽米以及方便米饭和速冻米制品,开发配置米等精米新产品, 大力开展稻谷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以大米为原料生产高蛋白米粉和变性淀粉; 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米糠蛋 白、米糠营养素等产品;推广应用陈化粮品质改良新技术。以荣华粮 油、立昇粮油等为龙头企业

11、。小麦加工以为食品工业提供高筋、 低筋及其它专用粉为重点, 开发营 养自发粉、强化粉,研究开发麦胚、麦麸等副产物生产高蛋白、膳食 纤维保健食品。以佳怡等为龙头企业。油菜籽加工重点发展优质食用油、调和油、营养油,利用高芥酸菜籽油及油脚等副产物生产精细化工产品, 解决菜籽饼粕脱毒技术, 生产优质低毒饲用蛋白。玉米加工主要利用深层发酵技术, 究和引进利用中温发酵生产技术, 龙头企业。饲料加工重点发展适应现代养殖、生产高温淀粉酶和糖化酶, 积极研以及液化酶生产技术。 以山野等为水产业需要的优质环保型饲料、 专用和特种动物饲料,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饲料系列。以志诚、 盛旺、壬乙等为龙头企业, 加强饲

12、料原料基地建设,扩大饲料原料品 种,开发优质专用及特种动物饲料,综合利用粮油、柠檬、中药材、 肉食品等加工剩料及酒糟作为饲料加工原料,推广无公害绿色饲料。 18年,粮油、饲料加工产值达到 55 亿元。(四)丝绸纺织工业。以蚕桑丝和聚酯短纤维生产为主,扩大蚕桑产 业基地建设规模, 采用现代电子自动化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研究 发展特色专用纺织产品。 进一步整合产业发展资源, 突出建设纺织科 技产业园,加大承接 XX 纺织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纺 织服装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 丝绸以锦绣、帛秦、金柠、民泰等为龙头企业,化纤以双龙、荣华等 为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产品品牌,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13、 18年,丝绸纺织产业工业产值达到 100 亿元。(五)医药制造产业。生产以胆维他、八珍颗粒、苍耳子鼻炎胶囊、 金钱草冲剂、珍珠软胶囊、盐酸伐昔洛韦、柠檬氨基酸、柠檬口含片、 青蒿素和各种中药饮片为主。 着力增强中药材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积 极推广金钱草、青蒿、黄栀子、半夏、大黄等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 种植技术,开展GAP论证。重点支持珍珠、禾邦、泰康等医药企业研 发一批国家一、二类新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控释缓释技术、超临 界萃取技术、微囊技术、膜分离、分子蒸馏技术、靶向技术和浓缩技 术等高新技术,提高中、西药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同 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药械产品。 西药制造

14、以珍珠制药等为龙 头企业,中药材加工以禾邦药业、泰康药业等为龙头企业,药械制造 以博凯科技等为龙头。着重依托科研院所和技术部门开展区域布局、 GAP SOP研究,制定 中药材地方生产标准和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争取 2-3 年内基地通过国 家药监局“ GAP认证,加工企业通过 GMpk证。18 年,医药制造业产值达到 70 亿元,其中中药材加工 50 亿元。(六)机械制造业。 以发展小型耕作、 收割、灌溉、运输和加工等“五 小”农机具为重点, 着力研发制造耕整地机械、 种植机械、植保机械、 施肥机械、节水灌溉设备、谷物收获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中小 型农机运输机械、汽车、摩托车配件、建筑机械等

15、产品,逐步建成西 南高精农机装备制造基地。整合现有农机制造产业资源, 创建优势名牌产品和企业。 对全县农机 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培育和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用现代企业制度调 整企业运营机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参股控股,推动市场潜力广阔 的农机制造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形成拳头优势,避 免恶性竞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组织县内农机制造人才,联合相关 科研院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 究制定和完善企业产品生产标准, 提高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水平, 增加 市场占有率,扩大出口创汇能力。突出建设农机产业园和小农机企业孵化园,支持枭翔、金龙、民乐、 川府门业等企业做大做强,

16、构建优势产业集群。18 年,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 60 亿元。(七)建材装饰产业。 以节约资源、加强环保、提高产品标准为重点, 大力开发生产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等。 如铝塑复膜板、幕墙板、绿色环保外墙漆、塑钢门窗和竹木装饰材料、 工艺品等产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特色专用金属饰材和 竹木建材高精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扩大生产规模,拓宽 应用领域,打造西南绿色装饰建材生产基地。以特丽达、海马等为龙 头企业。竹木家具制造业要注重和皮革、布艺、玻璃、塑料、纺织等材料配套 使用,设计制作精细手工、现代时尚风格的精品家具和西式风格家具。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安全环保的家具产品。 竹木装饰制品业重点 发展竹编胶合板、竹地板、人造板、竹工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