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39422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忌语一:“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点评: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忌语二:“祝你成功!”点评: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 、 “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点评: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说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点评: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提醒家长

2、,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忌语五:“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点评: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忌语六:“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忌语七:“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点评:孩子听到这话,会感觉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倔

3、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忌语九:“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点评: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忌语十:“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

4、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心理专家支招:高三父母帮孩子走出“心理高原期”案例描述:进入高三第二学期,随着高考日益临近,有些孩子开始抱怨高三复习很枯燥,感觉很累,似乎学不下去了。高三生小王最近就总感觉打不起精神,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自习时间,只要一拿起课本、复习资料就觉得脑袋都大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每天放学回到家,他也经常跟妈妈抱怨,现在的复习弄得自己很烦躁,身心疲惫。分析:面对孩子的低落情绪,考生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告诉孩子不必紧张,这是很多高三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进入了“心理高原期” 。高三复习的一年中,考生出现“心理高原期”反应是普遍现象

5、,只不过每个学生经历“高原现象”的时间有早有晚,程度轻重不一。“心理高原期”是指人的大脑和身体体能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有近乎窒息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失眠、记忆力下降、厌学、学习效率降低等。在高三的备考过程中,几乎所有考生都会在某一阶段出现类似的状况:思维反应比以前迟缓了,感觉脑子记不住东西,答题的时候似是而非。尽管自己还是像以前一样努力,但是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倒退。不少高三生为此烦恼不已,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建议:面对孩子的烦躁焦虑,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心理高原期”要有清醒认识,在心理和行动上理解和接纳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尽快平稳走出“心理高原期” 。建议考生父母主要做好以下几

6、方面:给孩子以情感慰藉处在“心理高原期”的孩子,情绪低落,对父母的话不理不睬,似乎什么都不愿意说。其实,这些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交流,而是担心说出心里话之后,父母不能够理解和接受。有的孩子刚抱怨两句“高三的生活太累了,真不想学了” ,马上就遭到父母的严厉批判。其实孩子只是想发泄郁闷的情绪而已,并非真的不想学习了。然而,父母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让孩子再也不愿跟父母多说一句话了。因此,父母要有耐心听孩子述说,多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给予孩子鼓励和关心。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在孩子复习累了的时候,给孩子按摩一下肩颈后背;每天一起散散步,做做适量的运动,既

7、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考生睡眠。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的支持。另外,多补充富含牛磺酸、赖氨酸、B 族维生素等成分的食品,如海鱼、贝类等也是缓解疲劳和焦虑的好办法。指导孩子科学用脑从生理的角度分析,在长时间的紧张复习中,很多考生在疲劳状态下持续学习,长时间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工作,大脑皮层某些部位处于抑制状态,甚至出现紊乱,已经达不到应有的兴奋点,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这是产生“高原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带来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学习效率下降、力不从心,本来已经掌握的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或者面对问题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考生父母要提醒、指导孩子科学用脑,不要长时间

8、地学习同类性质的知识。因为长时间从事同类性质活动会使得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后,转向抑制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激活,这时候必然会感觉学了半天也没有效率。比如,复习了半天数学之后接着马上复习物理,这样做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不同性质的复习材料交替学习,可以复习完了数学后看一看外语。这样交替用脑,使得大脑能较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度兴奋的工作状态。帮助孩子调整目标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旧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会产生失败或挫折感。失败的经验会让他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感觉无能为力、丧失信心,从而放弃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尝试和努力。这一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人一旦形

9、成了“习得性无助” ,就会不断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这件事你做不了,那个任务你完不成!”这会使人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常想象自己失败的场面,并且不断夸大潜在的困难,暗示自己“我无能” ,导致自己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努力。要改变这种“习得性无助” ,父母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是经过孩子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可以达到的。在小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得成功体验,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和激励,增强孩子的信心。我们都有过长跑的体验,开始的时候,体力充沛,对自己也有信心,但是跑了一圈又一圈,眼看距离终点已经不远了,却感觉身体

10、好像到了极限,多一步都跑不动了。如果就此止步,结果只能是失败。这时候,只要我们咬紧牙关激励自己,再坚持一下,跨过这一点,所谓“极限”的感觉就会消失,就能胜利到达终点。高考复习也是同样,不管“高原现象”带来的烦恼有多少,它都不是学习的极限。父母要引导孩子把“高原期”看做是“缓冲期”和“调整期” ,增强孩子的信心,积极应对,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平稳顺畅地度过这个“心理高原期” 。学业成绩和心理素质都将从此跨上一个新高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心理教师 陈 萱心理案例分析:考前家长如何用积极情绪感染考生案例描述:再过些天,就该一模考试了,刘女士发现女儿这几天情绪很低落,复习时心不在焉,问她话也爱答不理的,做事

11、慢慢腾腾,不知在想什么。别的孩子考试前都是紧张、兴奋,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漠然?刘女士很着急,女儿这样的状态怎么考试啊?分析:如同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一样,每个考生对于考试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有的考生是紧张兴奋的状态,也有的像刘女士的女儿一样,表现很平淡漠然。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感觉、知觉和注意过程减弱,思维变得缓慢,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甚至不想参加考试。出现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考前复习过度而引起的。从心理上来分析,考生可能总是想象考试失利的场景,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致使对考试没有信心,情绪低落。面对考试,父母和孩子首先要转换思路:高考考场不是生死战场,无需抱着“背水一

12、战”的决心。无论模拟考试还是高考,只是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把它当作人生中一次历练的机会,坦然面对,就能从容应对。建议:改善考前的不良情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从父母的角度,可以尝试下面这些做法:跟孩子坦诚交流。父母可以跟孩子讲讲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自己在面临重大考验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紧张、焦虑、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最终都能克服困难,顺利走过来了。听到父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绪低落没什么不正常,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且感受到父母是可以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就会降低一些。父母成功克服困难的经验,也会对孩子起到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强化孩子的积极情绪。每一个人都期望得

13、到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赞许。面临高考压力的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如果父母每天都能跟孩子说一两句鼓励、赞扬的话,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好转。这种鼓励与赞扬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提高了多少。孩子在一些生活小事上的成功都可以是鼓励、赞扬的话题。通过父母的及时鼓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情,自己是有价值的,孩子就能慢慢高兴起来。用父母的积极情绪感染孩子。很多父母从孩子上高三之后每天即便不是愁眉紧锁,也是表情凝重。这样的表情、体态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一种信息:高考是一件严重的事情。这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其情绪更加低落。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影响,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帮助孩子缓解压力的时候,父母除了用语言安慰之外,还要注意身体表情,努力让自己心里放松一些,想开一点。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高考不是“一考定终身” ,即便考得不理想,事情也并不是糟糕得无可挽回,未来还有很多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孩子在无形中被家长积极向上的情绪所感染。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临近高考,孩子在家复习的时间会更多,家庭的环境和气氛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很大。家长要想方设法活跃气氛,比如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做做运动,每天讲一讲听到看到的有意思的事,听一段相声,说个笑话等,同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安静。这些既能够缓解孩子复习的疲劳感,还能促进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