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1377302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训练题 人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现象说明()。A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策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B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国家大事日益关心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报纸不是出售,而是散发D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大会答案A2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解析注意时间“19791984年”,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从而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答案选D项。答案D3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亿元)年 份进 口出 口差 额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1951年8.211.2310.96%1997年1 423.61 827.0403.436.10%A.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

3、改革C对外开放 D出口增加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也大大提高,说明我国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明显是对外开放的影响。答案C4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所有制形式经营管理的方法生产经营的权利产品分配的权利A B C D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相比,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改变,都实行土地公有制。在责任制下,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52011年,我国CPI指数屡创新高,老百姓对通货膨胀的感受真真切切。改革开放之后,在此次通胀之前,中国发生过三次通货膨胀,第三次

4、通货膨胀出现在19921994年,其物价上涨率一度高达21.7%。与第三次通货膨胀相关度最高的历史事件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B美国“新经济”对中国的渗透C由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到市场自由定价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而采取了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解析A、B、D三个选项的事件加大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流,只会造成物价的下降。由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到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导致了紧俏商品的抢购,因此造成通货膨胀,所以选C项。答案C6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

5、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事件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解析题中四个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改革或革命,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和当时实际情况,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髓。答案D7关于下列漫画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体现了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D改革开放使中国已变成先进的发达国家答案D8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描述最吻合()。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20世

6、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答案A9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我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答案D10下图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国内生产总值(亿元)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企业民主管理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2003年左右,从备选项涉及到的时间来看,只有D项符合。答案D11某酒的广告词“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90年代我们喝的是品

7、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喝的是健康”,这则广告词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B我国政府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C广告事业有了蓬勃发展D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解析解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题目中的时间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需求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过渡,依此A、B、C三项均是现象,D项是本质。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12有15家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白猫黑猫论”、“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第个流行语是中国改

8、革开放的法宝,它是()。A“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C“入世” D“中国特色”答案D13右图是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鼓吹中国拯救世界的一幅漫画,漫画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回顾历史,我国经济在新时期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追求工业生产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A B C D答案A14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最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9、末80年代初的春联应是()。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因此所选答案应该含有这一信息。A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B项是在“大跃进”时期,D项无法判断,都要排除。根据“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可知当时十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根据“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可知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答案C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图表:表一1951年和1997年我国对外贸易比较表(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出口差额

10、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1951年8.211.2310.96%1997年1 423.61 827.0403.436.1%表二中国出口货值比例比较表(单位:%)请回答:(1)两个图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末期,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变化趋势?(2)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趋势: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处于出超地位;出口货物中农副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2)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掌握了外贸的主动权,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以农副产品出口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

11、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得到发展,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1910年,美国共有57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

12、规模的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材料三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据材料三指出:19571962年、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是对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的考查。第(1)问依据材料中“牛犁并举

13、”的信息,及当时各国的变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等角度分析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第(3)问说明变化时注意数据的变化即可,分析各自原因时注意结合当时的各项措施、手段,说明是否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答案(1)进步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确立(私田取代公田等)。(2)特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规模农场经营。(3)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减少。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左”倾错误)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粮食减产。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长。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