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7688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课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 1、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4、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材料

2、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 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材料反映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叛乱 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帝国主义的武装

3、干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农业:,(2)、工业:,(3)、贸易:,(5)、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特点: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对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由国家统一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4)、 分配:,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4、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积极:适应战时所需。保证战争胜利,巩固政权 消极:挫伤积极性,遭到农民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如何?,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 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当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模式)。,1.背景 :,2、

5、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阶级敌人乘机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农业方面: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贸易方面: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4)分配方面: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

6、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影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

7、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价),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疑难突破,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和尝试。 都是在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需要的。 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国家优先。 都涉及农、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 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相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

8、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原则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例1】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

9、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例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课堂演练 体验高考】,【例4】(2012江苏单科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

10、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例3 】 (2011江苏单科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课堂演练 体验高考】,【例6】(2013海南单科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

11、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例5】 (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课堂演练 体验高考】,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

12、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消极影响: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严重,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水兵叛乱,知识整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在各地发动叛乱,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产品分配: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强制劳动: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评价,经济上: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 政治上:受到广大工人农

13、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提出: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 “十大”上提出,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废除平均主义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工资制,作用,是列宁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大”召开 法

14、律确定:1924年1月,苏维埃“二大”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苏联的建立,评价,【课标要求】 1、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背景,1、苏联的建立,时间:1922年12月30日 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 加盟国家: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 ;南高加索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2、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斯大林 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

15、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1879-1953,“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背景: 目的: 时间: 核心内容:,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 1925年,苏联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 资本主义的包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2)、三个五年计划,

16、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且高速度;采用行政手段(政府计划),高积累,多投资(粗放经营);是以牺牲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比例失调),(4)对工业化评价,积极: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经济粗放型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774 1937年,已位居欧洲第一位,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