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36912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1基本概念(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Cycle time is the maximum time allowed at each workstation to complete its set of tasks on a unit-W. J. Stevenson),87,2) 涉及流程的时间(续),(2)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make span)是对一批生产对象而言的。对于一批零件,就是它们的加工周期。加工周期是指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上开始加工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加工完成为止的时间间隔。 当一批工件同时到达加工场所,则最长的工件流程时间就等于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88,M

2、ake span,Flow time,工件1 工件2 工件3,89,2) 涉及流程的时间(续),(3)提前期 关于提前期,国内外生产管理教科书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国外教科书讲的提前期(lead time, LT)实际上相当于我们讲的加工周期、装配周期或制造周期。国内较早的生产管理教科书讲的提前期是从产品完工期限算起,需要提前多少时间开始采购、开始加工和开始装配,分别对应原材料采购提前期、零件加工提前期、产品装配提前期。为了区分,我们将国外教科书讲的提前期用LT表示。,90,国内教科书所讲的提前期与LT关系,采购LT,加工LT,装配LT,采购提前期(用户订货),零件加工提前期,产品装配提前期,完工

3、期限,91,2) 涉及流程的时间(续),(4)订单处理时间(Order to Delivery,ODT) 顾客订单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订单确认、订单录入、制造的可行性检查、物料清单转换等活动,最后进入订单库等待投产。 (5)新产品开发时间 企业在顾客需要的拉动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新产品开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和市场开发,三个阶段构成新产品开发时间。,92,2) 涉及流程的时间(续),(6)采购时间 采购时间是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所花费的时间。 (7)配送时间 配送时间是指产品制造出来,到送达顾客之间的时间。物流。 (8)总流程时间 总

4、流程时间一般包括订单处理时间,编制计划时间,产品/服务的研发和设计时间(包括产品/服务设计和工艺设计),采购时间,制造时间和配送时间。,93,1.4 供需协调,1.4.1 能力与需求匹配 1.4.2 理想的供需关系 1.4.3 提高应变能力,94,1.4.1 能力与需求匹配,产品和服务经过了从“供需一体”到“供需分离”的阶段。 “供需一体”方式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但没有“货不对路”的问题。 “供需分离”提高了效率,改进了产品质量,但出现了“货不对路”的问题。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尽管“货不对路”,但需方别无选择,产品还是能够卖出去; 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货不对路”,需方就会

5、选择其他供方的产品。,95,分工促使供方内部进一步分化,导致不是每个企业都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供需双方进一步分离,更容易脱离最终需求。 供需关系: 供不应求:供方地位提高,价格上涨,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刺激量的增长 供过于求:需方地位提高,价格下跌,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量减少 因此,做好供需协调是生产运作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96,能力与需求在量方面的匹配 改变能力 通过库存调节 改变需求 能力与需求在质方面适应 以不变应变P27 以变应变,97,1.4.2 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是组织生产的哲理,有普遍性 供需协调意味着 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在需方需要的时间 在需方需要的地

6、点 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 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98,1.4.3 提高应变能力,根本途径是资源集成 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方法集成,过程集成,知识集成,人的集成 信息集成是基础,人员集成是保证 资源集成的作用 提高应变能力 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群体知识创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99,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和发展趋势,1.5.1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1.5.2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100,1)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19世纪传到美国。 1764年,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

7、蒸汽机,给机器带来了能源。 1770年James Hargreave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776年劳动分工论。 1785年Edmund Cartwright发明了动力织布机。 1800年 Whitney 的标准化互换零件 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机器的大规模引入,科学管理也应运而生。,101,2) 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911) 甘特图( Henry Gantt, 1916) 装配流水线(Moving Assembly Line) 福特(Herry Fort 1913) 动作研究 吉尔布雷

8、斯(Frank Gilbreth,1922)夫妇,102,3) 管理科学,1915年,哈里斯(F. w. Harris)提出了第1个库存管理数学模型,从此将数学引入管理领域 。 1924年,休哈特 (W. Shewhart)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1935年,梯培特 (L. H. C. Tippett)提出统计抽样理论。 二战以后,人们将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OR)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发展成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103,4)日本制造业的影响,日本的制造业采用JIT和精细生产LP方式,通过高质量、低成本而具有竞争力。 日本的全面质

9、量管理是通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引入的,但是,日本企业重视人的因素,并将质量控制方法简化,使普通工人而不只是专家都懂得如何使用,从而使质量控制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 对质量重视体现以顾客为尊,是向基于顾客的管理迈出的第一步。 日本强调不断改善、团队精神,都是现代生产运作管理需要的。,104,1)基于时间的竞争 2)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3)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1.5.2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105,小结,生产运作概念的扩展和定义P5 社会组织的三大职能及相互关系P6 流程式生产与装配式生产区别P9 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P10 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共性与不同P12 流程的分类P18-22,106,小结续,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P27 提高应变能力的途径:资源集成P28-29 生产运作产生的历史及发展趋势P29-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