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63711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货币供给理论,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与基础理论 一、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 1、在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流通中货币量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很少有人研究。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给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的基础。 3、菲利普斯在1921年提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概念。 4、20世纪60年代后,货币供给理论成为热门话题。 二、货币供给的基础理论信用创造说 1、18世纪的约翰劳:发行银行券的信用创造理论。 2、19世纪初的麦克鲁德:转账存款的信用创造理论。 3、19世纪中的阿伯特韩:信用创造银行与信用表现银行论。,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性质:内生性与外生性,一、定义 货

2、币供应的性质是指货币供应量由谁控制,它的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受哪些因此影响。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变化由经济体制内在地决定,受“看不见的手”的支配。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决定,完全由“看得见的手”支配。 不同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论,1、凯恩斯的外生货币论 货币的生产弹性(或供给弹性)等于零 货币的替代弹性等于零 货币供给量是完全由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的纯外生变量 2、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论 货币的需求函数是稳定的,但货币供给量完全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内生货币论 货币供应量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 1、银

3、行的贷款会创造存款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 2、金融创新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扩大货币供应量。 3、企业的非正规货币形式支付会扩大信用总规模。 温特劳布的内生货币供应模型: P=K(W/Q) 式中:P为价格;W为总名义工资;Q为实际产出;K为制度给定的垄断程度;W/Q为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如果用劳动总收入除以W和Q,则:P=K(W*/A)。W*为以名义货币计量的年工资率,A为平均劳动生产率。 可见:如果W*A,对于任何给定的实际产出水平Q和相应的就业水平,直接效应是名义收入增加,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这时要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不变,货币供应就必须增加。 卡尔多的内生货币供应模型 利率 D(Y)

4、i2 A MS i1 B C MS 0 M M 货币存量 利率i由中央银行外生地确定,D(Y)为货币需求曲线,MS为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货币供给曲线。 四、新剑桥学派的内外共生论 1、全社会的货币都是从中央银行出去的,它在形式上是一个外生变量。,2、实质上供应多少货币并不取决于中央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系统内各因素变动的结果。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乘数理论 一、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在狭义的货币定义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基础货币(H)和货币乘数(m),货币供应量(Ms)的基本模型为: Ms= H m 二、简单乘数模型和复杂乘数模型 1、简单乘数模型 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为根据,假

5、设商业银行在接受原始存款后,除了法定准备金以外均用于贷款与投资。乘数为: m=1/ r 式中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复杂乘数模型,m1/(r+e+c) 式中:e表示超额准备金率,c表示现金漏损率, 注:(1)上面的分析是建立在货币为M1的基础上的,有些学者把货币的概念扩展到M2。 (2)还有的学者把定期存款考虑在内,甚至有些学者把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国民收人等因素也考虑进来,货币乘数的公式就变得更为复杂。 三、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乘数理论 1、货币存量公式:MC+D M:货币存量;C: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通货;D: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 2、高能货币公式:H=C+R H:高能货币

6、;R: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C+D C+D (C+D)/CR (D/R)(1+D/C) M=C+D= H = H = H = H H C+R (C+R)/CR (D/R)+(D/C),m = (D/R)(1+D/C)/(D/R)+(D/C)H 若设D/R(存款准备金比率)和DC(存款与通货的比率)分别为A和B,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乘数可变形为: m = A(1+B)/(A+B)H=(1+B)/(1+B/A)H , A上升, m增大; m= A(1+B)/(A+B)=(A/B +A)/(A/B +1)=1+(A-1)/(A/B +1) B增大,m增大。 H、D/R、DC分别取决于货币当局、银行体

7、系和社会公众,但中央银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波动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调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货币存量。 四、卡丹的货币乘数理论 H H H/(C+R)D H/(CD+RD) H/CD+R(M-C) M= = = = H/M HD/MD MD MD MD H/(CD+RM-RC) 1 = = H MD C/M + R/D (C/M)(R/D),分别记通货比率C/M和准备金比率R/D为X和Y,上式可变为: m =1/(X+Y-XY)=1/X(1-Y)+Y 由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都小于1,所以当X或Y上升时,货币乘数变小;反之,货币乘数扩大。 五、乔顿的货币乘数理论 在

8、乔顿的模型中,货币只包括公众手持通货和私人活期存款(M1) 。货币乘数形式是: C+D kD+D kD+D M=C+D= H = H = H C+R kD+r(D+T+G) kD+r(D+tD+gD) 1+k =H k+r(1+t+g) 其中r代表各种存款的加权平均准备率,存款包括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私人定期存款(T)和政府存款(G);又记公众手持通货(C)、定期存款(T)、政府存款(G)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分别为k、t、g,kC/D,tT/D,gG/D。,货币乘数m是行为参数r、t和g的递减函数。即当r、t、g上升时,货币乘数减少。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各种存款的平均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和政府存

9、款比率的变化将对货币乘数产生反向的影响。 第四节 货币中性理论 货币中性理论是研究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问题。如果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则为货币中性,如果货币对实体经济有影响则为货币非中性。 一、货币面纱观与货币机械观 1、货币面纱观:货币对经济并不发生任何实质性影响,“货币经济”实际上仍然是实物与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只不过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之一的一层面纱。 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W1G,GW2 W1GW2 W1W2,在供给自创造需求的运行机制下,货币除了在瞬间起媒介作用外,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2、货币机械观:经济中有没有货币,只不过是人们在交换时方便与不方便的区别。 约翰穆勒

10、:“在社会经济中,货币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只在于具有节约时间和劳动的特性。它是一种使人办事迅速和方便的机械。” 二、魏克塞尔的货币中性理论 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时,货币就不影响经济,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利率:货币资本借贷中实际收付的利率。 自然利率: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相等时的所决定的利率。 货币利率自然利率 经济下降型积累过程,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1、静态分析 静态均衡中货币数量是一定的。生产结构稳定 和经济均衡的条件: Mc/Mk=Qc/Qk=c/k 式中: Mc表示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量;Mk表示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量;Qc表示消费品需求量;Qk表示资本品需求

11、量;c表示消费品的产量;k表示资本品的产量。 在静态均衡实现时,货币保持中性,对经济过程不发生影响。 2、动态分析 假定货币数量不变,货币流向和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三个比例关系变化,但通过资本化和迂回化后,仍然会相等,实现新的均衡。 (Mc-m)/(Mk+m)=(Qc-m/p)/(Qk+m/p)=(c-rm)/(k+rm) 式中:P表示价格;r表示产出资本比率。 结论:(1)货币保持中性对经济影响最小,对经济发展最有利; (2)货币保持中性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四、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论 1、凯恩斯货币非中性理论。凯恩斯提出包括投机性货币需求在内的货币需求函数改变了古典的二分法。在货

12、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实际GDP、就业量与失业率是由对商品的有效需求决定的,那么名义货币量的变动就可以通过实际利率的变化而影响实际GDP(LM曲线的移动),从而货币对实体经济并不是中性的。 2、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理论 A、戈登的垄断定价模型 P A P0 D0 P1 E P2 F MR0 MC0 D1 G MR1 MC1 0 Q1 Q0 Q 结论:只要边际成本与价格不具有充足弹性(即粘性),货币就是非中性的。,B、菜单成本理论 曼昆(1985)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菜单成本理论。 菜单成本指厂商每一次进行价格调整的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通知零售商、更换价格标签等成本和调

13、价的机会成本。 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增加的利润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价,否则将保持价格不变。 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不愿意经常调整名义价格,导致名义价格粘性。 C、交错合同理论 交错合同指各厂商在经济活动中都订有一定期限的价格合同,且合同时间是错开的。因而在总需求变化时,垄断竞争厂商不可能也不愿意同时迅速调整产品价格,从而形成价格粘性。 假定某厂商与n个厂商订有合同,由于合同期是错开的,每次可调整价格的厂商为1/n,不能调整价格厂商的比例为(n-1)/n。 泰勒(1979)、费希尔(1977)的长期劳动合同模型说明了名义工资粘性。,五、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理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1)中长期的货

14、币供给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被通货膨胀率所吸收; (2)如果菲力浦斯曲线存在的话,那么货币就是非中性;但失业率并不是通货膨胀率独立决定的,长期中存在自然失业率。 卢卡斯以不完全信息假设为基础调和了货币短期非中性和货币长期中性的理论难题。 六、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的货币中性论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1979、1982)提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假定生产函数受随机的技术冲击,经济人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在总供求的分析框架中,总供给由劳动市场均衡的就业水平和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决定。 在劳动市场工资具有充分弹性,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的条件下,均衡就业水平使短期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都是垂直的。 结论:货币长期、短期都是中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