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2371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产业转移教学材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产业转移,第一节 产业转移类型,一、什么是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产业转移与所有权主体的转变没有必然联系。产业转移主要是生产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在产业转移中,所有权主体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产业转移必须借助于直接投资,但直接投资并不等于产业转移,二者有区别。 1、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内互相投资的现象。 2、并购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但这一种并购并不一定会发生产业转移,有时只是产权主体发生变化。 3、不少服务业难以通过直接投资实现产业转移。,二、产业转移类型 1、按照涉及的地理范围不同:

2、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 2、按转入区与转出区之间的发展水平: 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 3、按转移的程度: 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 4、按产业转移的出发点: 要素导向型转移、市场导向型转移和战略导向型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城乡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城市中心向周围农村地区转移。,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水平转移,是指某些产业在产业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之间的转移。 垂直转移,是指某些产业在发展水平相差较

3、大的地区之间的转移。,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局部转移,是指一个产业的部分产业链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整体转移,是指一个产业的全部产业链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要素导向型转移、市场导向型转移和战略导向型转移,要素导向型转移,是指产业转移使根据要素禀赋原则,以寻求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成本为目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市场导向型转移,是指企业为了克服某些地区市场进入壁垒,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规模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战略导向型转移,是指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着眼于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在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内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第二节 产业转移方式,一、投资新建式转移 二、并

4、购式转移 三、非股权方式转移,投资新建式转移,指通过直接投资,新建一个工厂或新建一个企业,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以实现生产能力扩张,又称为异地投资。 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投资新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采取独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 独资企业,特指新设立企业的全部资本都由转出地企业所有。 合资企业,特指新设立企业的资本由转出地和转入地企业共同投资,并共同经营。,独资企业的优势: 投资者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可以对企业实现严密的控制,可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时调整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以保证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投资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专利、专有技术、特

5、许权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严格的保密和垄断,有利于减少知识产权扩散而带来的损失; 投资者独自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免除共同投资者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利润分成而导致的摩擦和冲突。 劣势: 高度资本化经营,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独资企业在异地开拓市场,处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方面需要更长的适应过程; 在国际投资中,独资企业在投资方向和经营范围上要受到转入地一定的限制;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业设立独资企业的条件要求严格,如投入高新技术、承担出口义务,以及逐渐转让股权等。,合资企业优势: 投资者资本规模比较小,或者经营能力不足,采取合资的形式有利于较快形成规模经济,更多、更快地进入

6、目标市场; 特定地域和特定产业地生产能力扩张,需要更多地投入资源,通过合资地方式,有当地企业提供资源,特别是在企业创办期,由熟悉当地经营环境地合资伙伴协助,更便于获取当地某些重要地经济资源;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由于许多国家对外资企业地的所有权形式存在众多程度不同的限制,在许多领域和产业选择合资经营比选择独资经营能够更好地进入和扩大市场。 劣势: 投资者无法完全把握投资项目地重大决策权,对投资项目盈利前景和潜力难以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容易产生合资双方地摩擦和冲突。,在实践中,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选择要考虑内外部具体因素。 内部因素: 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和市场销售能力等方面占有的优势程度; 企业

7、产品战略; 财力和资源的充裕程度等。 外部因素: 转入地对外地企业的开放程度; 转入地合资者的能力和经营效率; 转入地的市场结构及市场竞争程度等。,在我国,投资新建是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根据联合国发展会议统计,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300亿400亿美元,而新建投资的比例高达95以上,并建立了许多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主要进行加工贸易活动,比例超过70,使中国的加工贸易对外贸易的比例高达50以上。在新建投资中,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外国投资始终以合资为主。然而,随着中国外资政策的松动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验的累积,特别是合资企业的种种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因此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的独

8、资企业便理所当然地取代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02年外商投资新设立地项目中独资企业上升到65以上。,并购式转移,并购是兼并、合并和收购三者的合称。 兼并(merge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法定方式重组,重组后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留其合法地位,相当于我国公司法当中的吸收合并; 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法定方式重组,重组后的企业法人资格都不再保留,而是组成一个新的公司,相当于我国公司法中的新设合并; 收购(acquisition)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进行收购,以获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行为,其特点在于目标公司经验控制权的转移,但目标公司的法人

9、地位并不消失。 当兼并、合并和收购三个概念一起使用,即并购,一般泛指企业为了获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跨区域并购是实现产业转移的一种理想和可行的方式。因为通过跨区域并购,投资者要投入现金,等于把企业的优质资产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目标企业上,并在并购成功后对目标企业进行改造,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优质资产,并与目标公司的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生产中心的转移。,与新建投资相比: 优势: 并购可以节省新建投资的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迅速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较快进入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市场; 有利于投资企业获得市场上不易获取的

10、经济资源,如目标企业先进的专利技术与技术诀窍,提高投资企业技术水平; 可以利用目标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分销渠道以及目标企业同当地客户建立的信用关系,迅速占领市场,还可以把其他子公司的产品引入市场; 可以廉价购买资产,包括低价购买不盈利或亏损的企业等; 可消除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 缺点: 价值评估国难; 目标企业与投资企业在经营思想、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当投资企业缺乏合格且胜任的管理人员时,可能无法对目标企业实现真正的经营控制,甚至导致兼并失败; 目标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规模以及地理位置等可能同收购企业的意图不太符合,因而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适应成本; 一个成功的并

11、购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高度的信任关系,建立这种信任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付出一定的成本。,跨区域并购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活动行为,其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健全的市场机制,健全的法律环境,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以及良好的政策导向。但是,目前我国并购还有一系列的障碍和阻力。 第一,准入的限制。如电信、石油、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对外资和民营企业有严格限制。 第二,法律法规建设环境不健全; 第三,在有些领域,在控股权上对外资和民营企业有所限制,国有要拥有绝对控股权; 第四,市场体系不完善; 第五,企业制度不健全; 第六,资本市场不完善。,非股权方式转移,非股权转移,是指转出地企业不以直接投资

12、获取股权的方式,而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形式有:许可证交易、特许权经营、技术转让、管理合同、制造合同、联合销售合同、国际生产分包和国际战略联盟等。,许可证交易,是指通过与其他企业订立契约或合同,准许其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或经营活动。 在实践中,许可证交易的主要形式有:专利许可证交易、商标许可证交易、版权许可证交易、商业秘密许可证交易、企业专有知识和技术许可证交易等; 好处:不需要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因此风险可以大大下降;不需要投入资本和其他有形生产要素;仅以企业的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换取稳定的固定收益。 缺点:容易导致企业核心知识或核心能力资源外泄,不利于保持自己

13、的技术优势的领先地位;邀冒品牌声誉可能被破坏的风险;合同期过长,有可能“扶持”起下新的有利竞争对手;对目标市场的占有效果明显不如通常的直接投资。,特许授权经营,是指作为特许人的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作为被特许人的其他企业使用,被特许人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维护特许人在合同中所要求的统一性,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优点:为作为特许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和低风险进入目标市场、迅速扩张资本和实现规模经营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途径,扩展了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开发和溢出效应。 缺点:由于双方都是独立的实体,特许人对被

14、特许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有效进行控制和有效监督,难以防止被特许人可能超越授权协议所规定范围和期限内泄露或扩散无形资产,同时也有可能为自己培育潜在的竞争对手。,合同生产,是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供应合同,要求后者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数量和时间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前者主要负责产品销售。 合同制造能使企业较快地进入目标市场,而且风险极小,有助于企业同其他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企业产品地竞争能力。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企业难以控制产品制造过程和制造过程产生的潜在利润的损失。,分包或转包合同,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合同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外,由当地的独立企业承担。 最常见的国际转包形式是,当地承

15、包企业根据发包人(跨国公司)的订单,加工制造元器件和零部件。由于承包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非最终产品,其规格、数量、性能等都是按照合同规定加工出来的,必符合发包人的需要,因而承包企业的生产一般处于跨国公司的影响或控制之下。 好处:1、不必设立专厂来供应元器件、零部件,可以节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充分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形式的转包一般称为“经济转包”(economy subcontracting)2、可以根据市场销路调整订单的数量,即调整元器件、零部件的订货数量,从而在生产容量或能力方面具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这种形式的转包一般称为“容量转包”(capacity subcont

16、racting)3、可以利用某些国家特有的技术专长或技能以及其他有利条件。这种形式的转包一般称为“专长转包”(specialty subcontracting)。,第三节 产业转出效应,一、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的影响 1、产业转移提高了产业规模和产出能力,优化转入区的产业结构。 2、产业转移带动了技术扩散。 3、产业转移增加了就业机会。 弊端: 某些竞争力比较低的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入技术和管理先进的产业,就会对本地原有产业产生排挤作用,进而产生垄断。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了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国内企业几乎丧失了生存能力;欧洲的菲利普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垄断了某些型号和规格的白炽灯泡。 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缺乏对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政策扶持,产业转移就很容易产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依赖。如,国际上著名的电子信息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推动了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每年以31的比例增长,外资企业占全国销售量的80,但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外商手中。 还有一些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到其他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