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132304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为人民服务(第2课时)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l 教材解读:为人民服务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同时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文章以为人民服务为论点,从人死的意义不同,如何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用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人们的哀思等几方面进行论证。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议论文,是非常典型的议论文,论点鲜明,通过多种方式:引用、举例、对比说明论点。文章条理清

2、晰,结构严谨,大量地使用了关联词语,使表达更加准确。l 设计意图:1教写法为主,教内容为辅。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议论文,虽然是一篇议论文,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但毛主席的演讲稿中饱含深情,对革命胜利满怀希望,对每一位革命都充满关爱。对张思德这样的一个普通战士,褒扬之意,令人感动。面对这些教学内容,我认为,情感的内容比形式上更容易上学生感受到,但议论文独特的表述方法,以及这些表述方法的价值和功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所以以教学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为主,辅之以教学毛主席对张思德的褒扬和深情。2写法教学上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以开篇就点明文章要说明的意思,然后在每段中寻找这一段话围绕中心

3、意思是怎样进行表述的。另外,文中比较典型的写法是引用、对比和举例子。为什么要引用,引用有什么价值,在文中还可以引用哪些学过的名言。通过这样的三部曲,让学生明白引用的价值。而且通过下文中以有内容的引用为训练点,再次强化认知,使学生对引用的写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于举例子和对比这两个学生平时有一定认识的方法,可作略处理。3联系学生生活,做到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的提出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然而学生的长辈肯定有所了解,可能对学生有一定的介绍。另外,在阅兵式上还保留着“为人民服务”回应语,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认知,在课始和课终围绕中心句进行展开教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第二课时l 教学目标

4、:1巩固字词。理解死得其所、哀思”等词语的意思。2继续理解并感受毛主席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赞美之情以及殷切希望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3继续学习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通过关联词的学习体会文章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巩固引用、举例子的议论方法。4引导学根据关键词语进行课文背诵。l 教学重点:巩固引用、举例子的议论方法。l 教学难点:通过关联词的学习体会文章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l 教学过程:l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巩固议论写法,体会关联严谨1第二自然段是要点是第一句,那么这一段的要点是哪一句呢?是不是也和第二自然段一样呢?再想一想这一段中用了哪些议论的方法,

5、有没有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议论方法?交流: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概括板书:为了人民,不怕批评)归纳,这一段的要点也是从第一句中寻找。我们发现,第二段,第三段的中心句都是段落的第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议论文为了表述清楚,所以采用这们的方法。2在课后习题关于这一段的学习有这样的要求,(出示课件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

6、)思考: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想一想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围绕第一句的哪词语而展开的(第二句是围绕“别人”,说明了这个别人是指所有的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是围绕“批评指出”,指出批评指出的内容是以是不是对人民有利: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2)引读,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括号里的是老师引读的内容)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哪些人能向我们提缺点呢?)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那提些什么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3分

7、析写法,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不管什么人,那么干部向我们提,可以吗,群众呢,党内人士向我们提,可以吗,党外人士,平时相处很好的人可以吗?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呢?中国人向我们提可以的,外国人呢,当时有不少外国人在中国和我们一起努力,比如白求恩,斯诺等。(点击课件3空白处,依次把“不管”“都”“只要”“就”点红。)这就叫做“不管”,从这个不管中你读出了什么?从下一句的“只要”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总结:围绕为人民服务,作者连用了三组关联词语,把意思表达得十分准确,突出了中心。4读第四句话,想一想这一句话的作用和前面哪句有点相似?这句话如果不加对文章的表述有什么影响?前面举了一个张思德的例子说明人死的意义有不同

8、,这里举了李鼎铭的例子来说明我们欢迎正确的批评。 举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5为什么要接受那么多人的正确的批评呢?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点明中心:为人民服务。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6这一段话表达十分富有逻辑,层层推进,同学们我们可以试着背下来,更好地受到议论文写法的严谨。引导背诵。抓住关联词语和关键词语提示学生。(出示课件4)()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我们()。(“”)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

9、得好,(),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为(),我们这个队伍就()。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概括段落要点,巩固议论写法1默读这一段,划出第一句话,想一想这一段是不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出示课件5)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来哪里,你们知道吗?周恩来?朱德?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天南海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叫做:五湖四海。 2下文有没有讲到这些革命者是来自哪里的呢?没有。所以这第一自然段不是这一段的中心句。3如果不能找到中心句概括段落的要点,那我们可以尝试归纳了这一段主要讲了哪些意思,然后进行归并。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第二层:

10、困难时要看到成绩,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小结内容:为人民服务(这里指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要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既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又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不怕困难,互相关爱)4是的,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有许多的困难,面对困难,作者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你知道在哪些名人的话也曾经表达过大致相同的意思,同学交流。(出示课件6)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11、。(普希金)5文章也可以引用这些人物的名言,把话说得更加有说服力,你觉得可以放在文章中哪个句子的后面呢?把就名言写在那里。6为什么毛主席这时没有引用名言,而是这样写呢:(出示课件7)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意见1:引用名人的话和文中的排比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作者为了避免过多引用就直接用排比表示了。(文章求变论)意见2:因为毛泽东此次演讲是在一个普通士兵的追悼会上的讲的,所以从听众的角度来说,还是说得通俗易懂为好。(实情论)意见3:排比表达更有气势,也更能打动人,从现场效果来看,可能比引用名言要好。(表达效果) 此次争辩,没有一定之归,只要让学生更加深入

12、地领会引用的议论方法的适用性就可以了。自由读全段,想一想有什么理解上还有什么问题。如:“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练习背诵(出示课件8)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提高()。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解救他们,我们要()。要奋斗就会(),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想到(

1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我们的干部要(),()都要(),(),()。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了中心,体会作者用意1。尝试用首句概括段落要点。如果不行就依照第四自然段从全段意思中概括。再次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加以运用。2开追悼会的目的是什么?寄托哀思,团结人民。理解“哀思”的意思,可以用字意叠加法。悲哀和思念。(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3朗读全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意。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出示课件9)填空: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再从(1)_;(2)_;(3)_;(4)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_。小结:六十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的精

14、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要了解毛主席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更可以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的写作方法,比如:举例子,引用。这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严谨,逻辑更加清楚。作业(出示课件10)、继续巩固背诵课文三到五自然段。、向家里的长辈介绍所学的课文,听听他们对这篇文章的认识,作进一步的交流。l 板书: 为人民服务 、 为了人民,不怕批评 、不怕困难,互相关爱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l 教学反思: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无非说得真好,使我们在备课时直接指向言语的习得,而不是在情感的漩涡里打转,在内容的波涛中淹没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的习得。作为小学阶段第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其典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中心,每段分别从一个方面讲述,用多为首句即段意。二是通过引用、举例子等表达方式进行论证了观点。三是行文严谨,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准确到位。针对此,在教学中力争体现写法上的典型性。、无独有偶。所谓无独有偶,指的是在表达上可以用文中的方式,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在教学司马迁的名言时。首先明确了,引用有名人物的话语能更好地说明作者的观点,这是议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叫:引用。其次通过类比知道不同的写作场合可以使用不现的名言,比如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