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132198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中历史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练 人民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二历史课时练:3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共产党宣言诞生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答案】A2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

2、大的应是( )A李大钊 B 蔡元培 C 胡适 D陈独秀【答案】A3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历史,也是通过各种典籍一代代地传播下去的,有时一种思想,一本书会产生改变历史的伟大动力。上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一本小册子,就产生过这样的影响。这本小册子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论列宁主义基础 D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注意题干中的“有时一种想会产生改变历史的伟大动力”、“上世纪初”等关键信息可知是A.。因为马克思主义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并且同中国的国情想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4

3、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民主革命 B 五四运动C 社会主义运动 D 辛亥革命【答案】C5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答案】A6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 B改良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答案】C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

4、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B几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答案】C8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B.共产党宣言诞生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答案】A9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

5、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答案】C【点拨】根据材料中1920年时间信息;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本题选C项。AB项与本题无关联;D项1921年我党成立,与本材料无关。10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答案】A【点拨】从材料“民国7年”可知是1918年,

6、“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指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根据材料联系所学,本题选A项。B项苏联1922年形成;C项1921年中共在上海成立;D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1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答案】C【点拨】从

7、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清楚了,所以应该是李大钊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2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答案】C【点拨】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清楚了,所以应该是李大钊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8、题。 材料一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

9、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6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方面的突出特点。(7分)【答案】(1)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加强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解。(2分)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认识到中国科技落后,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2分)林则徐:学习西方“长技”,“开眼看世界”,反对

10、侵略,主张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2分)(2)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3分)特点:侧重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学习外来政治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不同的政活派别采纳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多种学说交织、交替,从学习欧美以俄为师等)。(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第一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情入手;第二问从材料来看都是学习西方政治的,“主张”可从材料中获取:“立宪法、开国会”表明君主立宪,“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表明民主共和,“俄国革命”表明社会主义;“特点”则要结合时代背景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善师四夷者,

11、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

12、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五: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请回答:(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思想主张的概称。(2分)(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6分)(3)根据材料四,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4)结合五则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具体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语言要精练)(4分)【答案】(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材料二:三民主义(1分)(2) 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2分)不同点:维.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3)旗帜:民主与科学(1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分)(4)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康梁维新派和孙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国人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每点1分)用心 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