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2076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地理第十四讲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6,文化地理第十四讲,第十四章 华南文化区,2020/8/6,2020/8/6,第十四章 华南文化区,一、岭南文化,二、八桂文化,2020/8/6,一、岭南文化(粤、琼),南风北渐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2020/8/6,岭南与中原的融合表现: 始皇灭六国、完成大一统之后派大臣任嚣、 赵佗带万人南下,进入广东, 开始了中原汉人与广东土著百粤人的融合。 史禄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加大了这种民族交融的进程。至大唐盛世 ,名臣张九龄开辟梅岭,北人南移达到高潮。 从中原迁移到珠玑巷,再散布到西江、 北江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移民,可以说是现在广东的先民, 我们称之为广

2、府人,他们说“白话”,也就是广东普通话。,2020/8/6,众多南迁客,岭南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历代都有众多士民或因避难、或被贬谪、或因职官任免等原因,由内地南下。他们的到来为岭南地区的发展融入了新的血液。 乱世避难 中国历史上每当政权更迭时,中原等地成为主要战场,使得大批士民向边境地区迁徙,其中不少人南下,他们给岭南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学问知识,从而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2020/8/6,外来官员 外来官员分两类,一是正常的职务调动,有朝廷任命来岭南;一是清朝前出现的“谪宦”。外来官员大多能廉洁自律在岭南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及文教事业等,他们的努力使得岭南文化有较大发展。如唐时的韩愈

3、,曾两次被贬岭南,当地人们为纪念韩愈的政绩在其所治城内兴建“韩文公庙”、“韩文公祠”等。,太平盛世的移民 岭南有独特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广州一向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因此在太平盛世也有大批移民前来岭南:商贾前来贸易,硕儒前来讲学(如南宋的朱熹),文人雅士前来游览(如北宋的苏轼),还有各行各业者前来谋生,极大的促进了岭南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他们把各地文化传入岭南,这些都丰富、发展了岭南文化。,2020/8/6,广府文化,之旅游景点篇,2020/8/6,2020/8/6,陈家祠,陈家祠于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

4、参加科举考试时提供住处。 陈家祠为三进式庭院,由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它的建筑装饰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装饰艺术的精华,技艺巧夺天工,十分有名。 以“古祠留芳”之名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2020/8/6,白云山,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成为调节城市生态环境

5、的“天然大氧吧”,被美喻为广州“市肺”。,2020/8/6,广州农民运动,农民运动旧址坐落在广州市区中山四路,是一所革命纪念馆。农讲所是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开办的。年月毛泽东同志出席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农讲所是中国共产党倡议建立的。,2020/8/6,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的黄埔长洲岛。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培养军事干部,曾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建立一座军校,史称“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

6、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 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军校一至四期的毕业生共4981名。以军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革命军,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与北伐战争。,2020/8/6,五羊石雕,2020/8/6,潮汕文化,2020/8/6,广 东 人,第一类广东人是广府人。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就是广州,其自古以来也是广东乃至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第二类广东人是潮州,也称潮汕人。基本活动在韩江流域,说潮州话,属于闽南语系。说到潮汕人不得不提及唐朝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韩愈。他被贬到广东潮汕,曾经作诗一首,流露出中土人士对广东这个“化外之地”的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7、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里的“潮阳”就是今天的潮汕一带。当时,该地与中土间的文化差太大,大文豪韩愈也就成为了潮州的文化之父、“吾潮导师”。当地人也把江改为韩江了。 第三类广东人是客家人。他们是比广府人、潮汕人较迟南迁的汉人,经由江西、福建来。潮州人和客家人生存的环境不同,文化也就不同。一般而言,客家人重文,潮汕人重商。 广东人和广东化除此三大部分之外,其余都是围绕此延伸而来的,于是形成了一些亚文化体系。,2020/8/6,潮汕功夫茶,2020/8/6,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 所谓功夫

8、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潮汕功夫茶介绍,2020/8/6,客家文化,2020/8/6,2020/8/6,“

9、客家四州”是广东梅州、广东惠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现为龙岩市绝大部分和三明市一部分)。与广东惠州相连的广东深圳龙岗区、宝安区龙华镇等地区是客家地区。广东东莞的樟木头镇、清溪镇、凤冈镇是客家镇。广东汕尾市陆河县是中国最年轻的纯客家县。广东梅州市、广东河源市、江西赣州市为纯客家地区。,2020/8/6,梅州市旧称嘉应州,客家人聚居之地。素有“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惠州则是客家人的延伸,但更多的还是受广府人的影响。东莞原先属于惠阳,一部分说客家话,一部分说广府。深圳也是以说客家话为主。粤西包括雷州半岛、湛江等地方都说广府话。粤北的韶关基本上为客家人,以五岭为界,岭北、岭南都是客家人的地方。,2

10、020/8/6,历史.“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拿)张凳子写文章” 一首童谣唱出了一首童谣唱出了客家人的崇文尚学,唱出了对教育的重视.,客家教育,2020/8/6,现在.客家地区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加大,海外同乡方面,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桑梓,慷慨解囊兴办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在各校设立教育基金. 未来. 客家地区未来的教育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多.,2020/8/6,客家是中华民族汉族同胞中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独特经历,在不断迁徙过程中与周围自然与人文

11、环境不断抗争融合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民族系统。 其各种民间文化中,无不刻上客家的印记,从服饰、饮食、婚嫁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民俗风,2020/8/6,服饰,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鞋袜方面,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2020/8/6,饮食,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以大米为主食,薯、芋、粉、蔬菜

12、为副食,喜吃酸辣。,2020/8/6,婚礼,从新娘下花轿,新郎背新娘,到新娘过火盆入大门,客家传统婚俗的婚礼开始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新郎、新娘对拜;新郎、新娘给父母敬茶,父母给新郎、新娘利市婚礼进行得庄重而有趣。,2020/8/6,1,3,4,2,夫妻对拜,新郎、新娘给父母敬茶,新郎背新娘下花轿,热闹的新婚喜宴,送亲队伍送新人入洞房,2020/8/6,岭南文化的总体特征,2020/8/6,1、兼收并蓄,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先秦时,岭南的土著文化尚未定型,对外来先进文化没有力量进行抗拒、排斥。从秦汉开始,两千多年来,岭南一直对外进行着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即使在明清两

13、朝实行“海禁”期间,也依然照常维持对外交往。一个开放式的社会,为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提供了有利条件。,2020/8/6,2、勇于开拓,岭南文化具有开拓精神。岭南的外来移民几乎超过本地居民,而作为移民在新的地方谋生,必须具备进取精神,才能站稳脚跟、获得发展。 从唐末开始,由于战乱、对外贸易和耕地不足,岭南先民冒险犯难,陆续前往东南亚、澳洲和南北美洲等地,参与当地建设与发展,成绩显著,并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明显的贡献。,2020/8/6,3、大胆革新,岭南文化很显著的优点是提倡改革、重视创新,思想束缚较少;同时长期与海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容易接触新事物,吸收新思潮。 4、讲求实用 岭南文化很注意讲求实

14、用。在岭南社会,看重利益,注意实效,成为普遍的观点,这有助于岭南社会的繁荣。,2020/8/6,二、八桂文化(桂),2020/8/6,二、八桂文化(桂),2020/8/6,1、地理位置、简介,简介: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毛南、回、京、彝、水等民族。首府南宁是东盟十国和中国团结合作的聚会地点,素有绿城之美称。广西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20/8/6,2、人文地理,2020/8/6,3、民族风情,广西境内居住着壮、汉

15、、瑶、苗、侗、仫佬、毛难、回、水等12个世居民族,另外还有25个少数民族成分。自治区内的12个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分别是:壮语、汉语、瑶语、苗语等,在各民族使用的方言中,粤语流行最广,使用的人口约占总人数的1/3。,2020/8/6,2020/8/6,歌圩,歌圩,原始广西壮乡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在壮语中,“歌圩”有不同的称谓。桂南崇左、宁明县一带叫“窝坡”,意即“出到坡地上去相会”,或叫“歌坡”,意即“坡场上会歌”;靖西古时称“窝岩”,意即“出岩洞相会”;桂东南来宾、横县一带叫“圩逢”,意为“欢乐的圩日”。 歌圩,在汉文古籍中,有称之为“浪花

16、歌”或“跳月圩”。 “每场聚集人众不下千人”,“唱和竟日”,人们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云集,人山人海胜过圩场,故称之为“歌圩”。,2020/8/6,刘三姐山歌,柳州是传说中壮族歌手刘三姐的故乡,“三姐山歌千千万,五湖四海装不完”。外地歌手常来赛歌学歌,因而使柳州成为附近各族歌手和广大群众演唱山歌的活动中心。柳州山歌世代相传,如今,立鱼峰下,小龙潭边,新老歌手在这里“以歌会友”,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成为柳州市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2020/8/6,4、旅游文化,峰林、岩洞 广西的峰林是发育完美的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平地拔起,气势超群,造形奇特。形态最典型、风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阳朔一带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誉为“碧莲玉笋世界”。广西壮族自治区洞穴众多且景观优美,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称。,2020/8/6,园林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