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131987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了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

2、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

3、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

4、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

5、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革命文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B.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革命文化。C. 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D. 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门见山,先给革命文化下定义,然后指出革命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B. 文章用延安精神论证了“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并阐

6、述了革命文化的作用。C. 文章从理论自觉的层面,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D.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有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革命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内容是革命精神,其次还包括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等。B.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难以产生革命文化。C.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但并不是其参加了活动,就可以创造革命文化。D. 根据文章,“党指挥枪”的原则、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属于革命文化。【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并整

7、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中“共生”理解错误。另外,原文提到革命文化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并没有明确指出“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故选C。【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

8、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文章没有给革命文化下定义。C项,“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表述错误,从内容上看,此段属道理论证;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是包含在革命文化中的,所以“进而形成革命文化”错误。D项,“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并列不当,文章中没有使用“对比论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

9、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表述不当。原文中革命文化包含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是并列关系,选项A中的“主要,其次还”给其分了主次,改变了原文的逻辑。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10、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工智能已经在国外的媒体行业大显身手,国内的AI+新闻进程也渐渐起步,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便捷,用户画像更加清晰,新闻传播效果更加优化,它对新闻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反馈互动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不过,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关于两者的结合,新闻业应认识到AI与新闻的关系,主动拥抱新变化。其实,人工智能与记者恰如机器与人类的联姻。理想的合作状态应该是因为使用了这些技术和得到机器的帮助,人

11、可以把他的工作做得更好,人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好的婚姻不是1+1=2,而是0.5+ 0.5=l。”单独来看,人与机器都有各自的局限与劣势,但当两者共生协同发展时,就成了“l”,这个“l”,可以是一篇新稿件,可以是一个新客户端,可以是一个新编辑部,也可以是一个新的时代。(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1月17日)材料二:中国企业的排名上升是因为政府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中国2018年共计申请3万项人工智能公开专利,大约较5年前增加10倍,达到美国的2.5倍。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在2015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按领域来看,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领域的增长主要来自电子商务、数据搜索和语言处理等

12、领域。图片处理专利表现尤其强劲,达到1.6万项,达到美国的4倍。中国在人脸识别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项技术可以通过视频中的画面判断人的身份。中国的专利有95%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但很多企业也都瞄准了海外专利申请。作为一个相对新颖的领域,人工智能比生物科技等传统领域更容易获得专利。(摘编自中关村在线新闻资讯,2019年3月11日)材料三:与微软小冰智能对话、看AI(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播报新闻、用智能医生“沃森”治疗肿瘤癌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变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13、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这无疑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开放是走下去的必要条件。只有把更多的数据、运算力、技术汇集在一起,才能够展现出更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足够宽的赛道。”李彦宏说,比竞争更迫切的,是找到更多创新点,创造更多价值,让技术更好地造福社会。(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II日)材料四:一是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相关研究,以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兼顾行业创新发展

14、,明确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公平等方面的伦理原则,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引性文件,对涉及人工智能伦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和指导。二是强化领军企业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在信息推荐、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热点领域,推进企业引领示范,在产品设计和业务运营中贯彻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让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帮助人们成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鼓励企业探索解决实践中产生的人工智能伦理新问题,共享行业经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伦理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研究和制定,及早识别禁区,吸收和弘扬“以人为本”等中国优秀传统文

15、化精髓,让技术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为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贡献中国智慧。(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年3月11日,李彦宏委员的发言原文)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与记者的理想合作状态应该是因为使用了这些技术和得到机器的帮助,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人可以成为更好的人。B. 人工智能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领域,2015年中国在电子商务、数据搜索和语言处理领域人工智能专利数迅速增长,位居世界首位。C. 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D. 明确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公平等方面的伦理原则,制定指导

16、性文件,对相关问题评估和指导,都以百姓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为新闻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人工智能的高效便捷,图像更清晰,传播效果更优化等特点,促进了国内外媒体新闻行业的发展。B. 中国企业的排名上升是因为政府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几年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就已经超过美国,人脸识别技术也领先。C. 人工智能逐渐在各行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在医疗领域中,智能医生对肿瘤癌症的治疗,媒体中AI合成主播播报新闻等。D. 因为要为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贡献中国智慧,所以要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研究。6. 第一、二、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