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1361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蒙城职教中心 朱墨,构成学前教育的要素包括: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 第一节 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是构成学前教育的核心要素,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游戏和活动的主体,也是构成交流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儿童是独立的人 1,儿童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他们和成人一样都是社会的公民,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依法享有各项社会权利,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保护。 儿童和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立价值的生命存在,学会尊重儿童。 2,儿童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儿童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儿童的发展自

2、始至终都是一种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二)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1,个体差异性 每个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他和其他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先天的遗传素质方面;生活环境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 2,独特性 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独特的人,儿童身心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律。 (三)儿童是整体发展的个体 1,发展性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心理及社会性方面有规律的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整体性 儿童是完整的个体,是有自己思想、情感、个性的完整的人。,学前儿童的特点 (一)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首先,大脑发育。其次,身体的发展。其三,语言的发展。其四,认知的发展

3、。其五,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 1.身体和动作的发展 2.心理发展特点 (1)游戏有效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求;(2)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三)陈鹤琴谈学前儿童特征 1.喜欢游戏;2.喜欢模仿;3.生来好奇;4.喜欢成功;5.喜欢野外生活;6.喜欢合群;7.喜欢称赞。,第二节 学前教师 在奴隶社会,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 在封建社会,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业化。 学前儿童专业教师遵循着国家的教育目的,以最适于学前儿童的方式,促进他们身体、认知、情感和

4、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对于社会的人才培养起着重大的奠基作用,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一、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身份和专业要求 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从事专门化的工作、为社会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一)基本理念 1.幼儿为本;2.师德为先;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 (二)内容与要求 1.专业理念与师德 (1)对职业的理解和认同;(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3)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 2.专业知识 (1)幼儿发展的知识;(2)幼儿教育和保育的知识;(3)通识性知识,3.专业能力 (1)环境的创设和利用;(2)一日生活

5、的组织与保育;(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5)激励与评价;(6)沟通与合作;(7)反思与发展。 (三)实施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2.高等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3.幼儿园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4.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二、专业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 1,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决定因素:儿童教育任务和教育过程的全面性、综合性;儿童成长因素的多方面性;儿童的年龄特点 2,劳动的创造性 决定因素: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时代的要求;儿童的发展变化性;教育过程要求培养

6、儿童的创造性 3,劳动的示范性 决定因素: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儿童心理特征 4,劳动的长期性 重要表现:劳动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三、专业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 1,教师是儿童一日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2,教师是儿童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做法: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运用谈话的技巧;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不要居高临下;注重孩子的兴趣;教师用语通俗易懂;重视运用非语言沟通策略 3,教师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 沟通家长和社会,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为儿童发展做好服务,四、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 学前教育观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学前教育现象、对

7、学前教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一)先进学前教育观的作用 错误的、片面的学前教育观会误导教育实践、教育行为,抵触新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影响儿童健康健全的发展。 正确的学前教育观作用:第一,是实施儿童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第二,是指导儿童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第三,是深入学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第四,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二)当今世界先进学前教育观 1.开放的学前教育观;2.平衡发展的学前教育观;3.合作的学前教育观;4.生态的学前教育观,第三节 学前教育内容 一、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一)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学前儿童身心发

8、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培养学前儿童素质的教育。 (二)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1.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重视学前儿童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重视智育能为提高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3)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4)美育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抵制陈腐的习俗,2.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体育能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增强体质,为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智育可以满足儿童的认知需要,促进儿童智力

9、的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智力基础。 (3)德育可以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美育可陶冶儿童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德智体美诸方面统一于学前儿童身心结构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学前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领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

10、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二)语言领域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

11、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三)社会领域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

12、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

13、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四)、科学领域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

14、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五)艺术领域 1.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 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 提

15、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 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 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三、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知识观即关于知识的观念。它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和信息,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 知识是学习者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信息,并把事实材料

16、及其联系纳入自己已有的经验体系、认知结构中来,是意义的建构,包括以语言和各种抽象符号形式存在的陈述性知识、做的程序性知识以及实践和体验的知识。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是对外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第四节 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物质和精神素质所构成的系统。 (一)根据儿童日常所获得的教育,我们可以把教育环境大致分为: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 1.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它是专门为学前儿童设置的,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教育的需要,具有专业性、规律性、符合时代的社会需求等特点,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2.社区环境 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邻里和社区居民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3.家庭环境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氛围。 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将家庭、社会资源引入托儿所、幼儿园,引入班级活动,并运用整合的思想,将家庭、教育机构、社会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根据环境的内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