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b)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30604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b)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b)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b)(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茂名一中(新课标)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年级化学试卷( b) 讲明:本试卷答题时刻为90 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C:12 N :14 Na :23 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54 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 小题,每题3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质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NH3B (NH4)2SO4CCl2DCH3COOH 2在 MgCl2、KCl 、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假设 K 、 Cl 各为 1.5mol,Mg2为 0.5mol, 那么 SO42-的物质的量为( ) A 0.1

2、mol B 0.5mol C0.15mol D0.25mol 3等质量的钠进行以下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人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4制印刷电路经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终止后,以下结果不可能 显现的是烧杯中.( ) A有铁无铜B有铜无铁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5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以下物质的溶液,可不能产生明显的 药品变质咨询题的是. . ( ) A AgNO3

3、B FeCl2CNa2SO3DAlCl3 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不Na2SO4、 AlCl3、NH4Cl、 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HCl B BaCl2CNaOH DAgNO3 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食盐;用量筒量取5.26 mL 盐酸;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值是 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BCD 8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 A通入氯气B加入 Zn C加入 Fe D加入 Cu 9 除去 NaCl 中含有的Ca2 、 Mg 2、 SO42-、 HCO 3 等离子,通常采纳

4、以下四种试剂: Na2CO3 BaCl2 NaOH HCl 。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 ) ABCD 10用 98的浓硫酸 (密度为 1.84 g/cm 3 )配制 100 mL l mol/L 的稀硫酸。 现给出以下仪器(配 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100 mL 量筒10 mL 量筒50 mL 烧杯托盘天平1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BCD 二、选择题此题共6 小题。每题4 分,共 24 分。每题有12 个正确选择。假设两个选 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只给2 分;只要错一个零分 11把 aL 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

5、b mol 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 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 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03 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单位: molL 1 ( ) A a cb2 B a cb2 C a cb22 D a cb42 12以下表达中, 正确的选项是 . ( ) A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等质量的O2和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 等质量的 CO 与 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 D将 98g H2SO4溶解于 500mL 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3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差不多上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6、,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14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NA B 25、 101.3kPa 时, 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 4、 101.3kPa 时, 54mL H2O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A D 2L 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15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以下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 A Cl -、Na+、NO 3 - 、Ca2+ BNH4+、 HCO3 - 、Cl

7、 -、K+ C K+、Ba2+、Cl - 、SO42- DCu2+、NH4+、I - 、Cl - 16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 .(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 CO 32- CO2+ H2O B铁和稀硝酸反应:Fe + 2H + H 2 + Fe 2+ C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 Al 3+ + 3OH - Al(OH)3 D NaHCO3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OH - + HCO3 - CO32- + H2O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6 分 三、填空题此题包括2 小题,共16 分 17 8 分 10.5 mol H2O 的质

8、量为,其中含有个水分子, 共有个 原子。 2质量差不多上50 g 的 HCl 、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 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 3在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 1 g 溶质;配制 50 mL 0.2 mol/L CuSO 4溶液, 需要 CuSO45H2O _ g。 18 8 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不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步变浅,冷却后复 原红色, 那么原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步 变浅的缘故是:_ _ _ 。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

9、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复原无色,那么此溶液 可能是 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缘故是 _ 。 四、推断题此题包括2 小题,共22 分 19 6 分除去以下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2 FeCl3中混有少量 FeCl2; 3Na2CO3中混有少量 NaHCO3。 20 16 分 ABCD 分不是 AlCl3、BaCl2、FeSO4、NaOH 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 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A+B 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B+D 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C+D白色沉淀,连续加D 溶液,白色沉淀

10、逐步消逝。 那么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D 。 现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现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五、运算题此题包括1 小题,共8 分 21向 1L AlCl3和 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 值;连续加入NaOH 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 总量达到b mol 时,沉 淀不再减少,求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 气球 新课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A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48 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A B B A D C A C 题号9 10

11、11 12 13 14 15 16 答案D D D BC AD AC A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 分 17 1 9g 3.0110 23 9.031023 2 CO2 NH3CO2 3 125 2.5 18 .(1)稀氨水 +酚酞的混合溶液加热时氨气逸出,导致溶液的红色变浅; (2)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时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复原红色。 19 (1)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3H2 (2) 2FeCl2 + Cl2 =2FeCl3 (3) 2NaHCO3Na2CO3 + CO2+ H2O 31.5 分 20 (1) A:BaCl2 B:FeSO4

12、 C:AlCl3 D: NaOH; (2)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 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 Al 3+ + 3OH- = Al(OH) 3, Al(OH)3 + OH - = AlO 2 - + 2H 2O 21解:因为:Fe3+ +3OH =Fe(OH) 3 1 分 , Al 3+ +3OH =Al(OH) 3, Al(OH)3+3OH =AlO 2 +2H 2O 1 分依照物质的量比得: 1L 溶液中:a=3 n(Al 3+)+n(Fe3+) ba= n(Al 3+) . 解得: n(Fe3+)= 4a/3-bmol/L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