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130216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都江堰试题精选及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精读都江堰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邈远(mio)圭臬(ni)澄澈(ch)颓壁残垣(hun)B.长锸(ch)玉玺(x)傩戏(tn)众目睽睽(ku)C.韬略(to)突兀(w)强悍(hn)卑处一隅(u)D.拙笨(zhu)揶揄(y)浚理(jn)雍容大度(yn)解析:A项,“垣”应读“yun”;B项,“傩”应读“nu”;C项,“隅”应读“y”。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惊悸诘问凌厉精神涣发B.庇护废驰履历惹人注目C.修缮遴选喧嚣抨然心动D.魅力濡养祭祀风调雨顺解析:A项,“涣”

2、应为“焕”;B项,“驰”应为“弛”;C项,“抨”应为“怦”。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拼爹游戏”肆意上演,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这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吕晓萌前两次考试没进前十名,心里很郁闷,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她终于力挽狂澜,考了全校第三名。宁波的驴友在驱车穿越林地时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了。反腐败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既要旗帜鲜明,坚决惩治,又需要瞻前顾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民调显示,朱立伦与蔡英文分别是国民党、民进党支持度最高的人选,而两人的民意支持度不分

3、轩轾,都获得42%的民众的支持。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A.B.C.D.解析: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力挽狂澜:指把已经倾倒的巨浪拉回来,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不合语境。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望文生义。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让人满意。望文生义。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

4、达能力。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要求”前补出主语“归纳中心思想”。B项,成分赘余,“可说”和“堪称”重复,“堪称”就是“可以称作”的意思,只保留其中一个即可。C项,不合逻辑,“老年职工”和“须眉”对应不当,“须眉”指“男子”,一般说“巾帼不让须眉”,而此题强调的是老年职工和年轻职工互不相让。可改为“老年职工更是精神焕发”。答案:D5.在下面一

5、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来说,树必不可少,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街道的颜值。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在城市里艰难打拼着生存的人一样,:越发狭窄的生存空间、贫瘠的土地,以及各种腐蚀性的化学制剂。但你要记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树木十分有效地吸收烟尘颗粒,帮助人们远离哮喘;树木的阻挡也有效减少了致癌紫外线的辐射量。稠密的城市正在不断放大每一棵树的价值:一棵麻栗树或一棵成熟的枫树,享受一片阴凉。解析:依据“与在城市里艰难打拼着生存的人一样”和下文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提示:,处的主语一定是“树”,关

6、键词是“克服诸多困难”。“研究人员发现”句引领的是说明树对人们健康带来的好处,所以处主语也只能是“树”,关键词是与人们健康的关系。处呼应的是前文“树木十分有效地吸收烟尘颗粒,帮助人们远离哮喘”,句式要写成使动句,“使人们”,关键词是“清洁的空气”。参考答案:树也要克服诸多困难才能立足(或:树也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树是城市居民必备的健康之友(或:树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就能使周围的人呼吸上清洁的空气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

7、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

8、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

9、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

10、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

11、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解析:B项,“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理解错误,于文无据。答案:B7.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解析:文本中的窗子,既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又是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有的人坐在窗

12、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参考答案: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8.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解析:文本中,“你”“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视角,称呼“你”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作者既关注窗外,又无法真正走出窗子,在“你”与“我”不同的人称中,体现出作者的自嘲与反思。参考答案: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

13、反思。三、语言运用9.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所写内容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注意“奔马”两个字,确定所写内容不是笼统的任何形态的马。其次要注意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60。答案:示例(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10.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千米/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参考答案:外观美,人性化(舒适性),速度快,噪音低。-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