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0208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画概论第1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分享(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画概论,主讲: 陈 伟 设计: 陈 伟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动画系 2008.3,讲义目录,第一讲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讲 动画的本质 第三讲 动画片的分类 第四讲 动画的风格流派 第五讲 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第六讲 动画片的创作方法 第七讲 动画片的欣赏与文艺批评 第八讲 动画创作者的基本素质与培养,第一讲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观赏 动画的起源 动画的发展 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 思考与练习,动画的起源,动画的意念 动画的雏形 动画的诞生,动画起源于人类用绘画记录和表现运动的愿望,随着人类对运动的逐步了解及技术的发展,这种愿望成为可能,并逐步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动画的意念,早在远古

2、时期,人类就有了用原始绘画形式记录人和动物运动过程的愿望。现存的资料表明,这种尝试可以追溯到距今有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上画着一头奔跑的野牛形象,该野牛除了其形象丰满、逼真外,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头野牛的腿都被重复地绘画了几次,这就使原本静止的形象产生了视觉动感。类似的还有法国拉斯卡山洞中“奔跑中的马”,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人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该图通过强调某一部位的比例,使它在视觉上移动起来。,图 例:,根据以上对石器时代洞穴绘画中野牛、奔马的分析,对在我国青海马家窑发现的距今五千到四千年前的“舞蹈纹彩陶盆”上所描绘的三组手拉手在河边跳舞的人形中,每组最

3、边上的两个人物形象,其手臂画了两道线条的现象,我们可以做大胆的推测,这是我国先民们试图表现连续运动最朴拙的方式,也体现了他们纪录事物运动的愿望。还有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壁画上“摔跤”故事的连续画面,神庙石柱上表示欢迎动作的连续绘画以及我国“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龙凤帛画和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等等,这些绘画同样透露着人类记录动作和时间的欲望。,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民们都有用静止画面表现运动的愿望,我们把这种意愿称为“动画意念”。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叠性绘画。就是在同一个画面(物体)上来表现连续动作的不同位置。比如法国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多条腿的野牛,画有六只翅膀的鸟等等;

4、另一种是连续性绘画。就是将不同的场景联系在一起,使用多幅连续的平面去表现运动的空间和时间状态,即物体的运动过程。比如埃及壁画中的图画,汉墓中的龙凤帛画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原始先民们制作动画的意念。,动画的雏形,单纯的绘画只能记录动作的瞬间,不论是重叠性绘画或连续性绘画,都只是把不同瞬间的动作过程画在一起,只是表达了对运动过程记录的渴望,并没有真正的表现出事物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态,画面仍然是静止的。在不断的实践中,尤其是“手翻书”的发明,人们发现当一些画面快速连续或交替出现时,画面内绘画的物体会产生真正运动的感觉。182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罗杰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一

5、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的报告,在报告中,第一次指出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的特点。,同年,法国人保罗罗杰用一个玩具西洋镜证实了这个原则,这个名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魔术画片”。所谓“魔术画片”就是一个两面画着不同图画的硬纸盘,当硬纸盘快速连续翻转时,眼睛还保留着刚过去瞬间的画面,紧接着又有一幅画出现,因此我们不会看到单独的场景,而是组合在一起的正反两面图像互融的景象,如:小鸟进笼。表示过程如下:提供一幅小鸟图片;再提供一幅笼子的图片,当两幅图片快速更换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小鸟进了笼子的效果,即看到了一个本不存在的画面。,罗杰的西洋镜清楚地证实了视觉持续性这一原则。1828年,约瑟夫普拉托又发

6、现,形象在视网膜的停留时间根据原始物象的强度、颜色、光度强弱和历史长短而变化。在物体表面照明亮度适中的情况下,形象在视网膜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三分之一秒,确切地说是百分之三十四秒,这就是动画产生的理论基础,也是电影发明的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旋转画盘”、“回转画筒”和“幻透镜”等工具,通过这些设备和装置,人们可以看到真正活动的绘画形象。,图 例,早在十七世纪,欧洲教士阿瑟纳修斯科歇尔就发明了幻灯,在十八世纪末,幻灯更是风行欧美各国。开始幻灯只是单纯通过灯光和透镜把绘画图案投射到墙上或幕布上。后来人们逐渐把活动绘画与幻灯结合,致力把活动景象投射到墙上或幕布上。十九

7、世纪中,艾米尔雷诺将幻灯与西洋镜结合,经幕后光源和镜片把活动景象投射到布幕上。1877年至1879年间,爱德华 麦伯里基首先将一套马在奔跑的连续照片搬上幻透镜,随后又改良了艾米尔雷诺的装置,发明了“变焦实用镜”,被称为“第一架动态景象放映机”。 在中国,制作巧妙的走马灯与流传广泛的皮影戏则是与动画最为接近的发明。 由此看来,电影摄影机发明之前,动画分解与表达动作过程的技术已具雏形,但是比起1895年电影的正式诞生,真正动画片的出现却延迟了将近十年左右。,动画的诞生,19世纪末,画已经可以动起来了,但是还有局限,还需要一些发明来促使它进步,这便是电影及电影摄影机的发展,这种新的媒体,为动画的进一

8、步实验敞开了大门。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机。当时放映了著名的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技术的应用为以后动画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英国的史都华布雷克顿于1906年拍摄了在黑板上做的滑稽脸的幽默相,这一种粉笔脱口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1906年,法国人埃米尔科尔运用摄影机上的停格技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系列影片幻影集,片中表现了一系列影像之间神奇的转化,生动而有趣。它标志着动画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外,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者,因而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动画的发展,动画片的成型: 动画片的制作工艺复杂而又繁重,必须有完善的

9、工具、专门的技术和严密的组织。1913年,第一间动画公司在纽约成立,拉武巴瑞精心为自己的动画片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定位系统,为以后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Earl Hurd)发明了以透明的赛璐珞片(Celluoids)替代纸制作的动画片。在这之前,为了每一幅画面,作者不得不将每一次变化的形象连同不变的背景都画一遍,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加大了创作难度。赫德把人物画在赛璐珞片上,活动的形象就可以与背景分开,最后拍摄时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制作动画片的效率,也扩展了动画片的表现能力。定位系统的发明与赛璐珞片的运用使得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就建立起来

10、了。,两种倾向:,随着动画片技术的不断成熟,动画创造的艺术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了。法国人埃米尔科尔和美国人温瑟麦凯的作品分别代表了动画不同的发展走向。温瑟麦凯是在沃尔特迪斯尼之前对动画艺术性及商业化进行建设性探索的功臣,他于1914年创作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恐龙葛蒂,和第一部以动画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都代表了当时动画片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商业回报。,动画家埃米尔科尔的动画片则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日后欧美动画艺术家们分别向这两个方向发展,最后形成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出现,注重商业效应,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成为商业性很强的主流动画片;

11、一种是强调画面感觉,发挥创作者自己的个性,艺术家们把动画当作一门高尚的艺术来潜心追求,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为艺术实验短片。,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主流动画 非主流动画,主流动画,由于讲故事和表现动作为主的动画片受到观众的喜爱,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实力雄厚的动画公司就把这类动画片创作变成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并以文化商业理念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模式,逐步发展为商业性很强的主流动画。简单地说,主流动画就是以观众和市场为目标创作的故事类动画片。,美国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1911年美国动画家温瑟麦凯制作出生平第一部动画影小尼摩,他亲自一格格着色,动画从此有了颜色。1916年拉武巴瑞公司的马克思弗莱雪发明了“

12、转描机”,并创作了墨水瓶人和小丑可可,1919年派特苏利文公司出品猫的闹剧一举成功,并获得良好的商业回报,与此同时新型发展并建立了以儿童为对象的电影销售模式。这一时期的动画艺术家还有戴夫弗莱雪、保罗泰利、华特兰兹等人。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创作的卡通人物如:大力水手卜派、啄木鸟伍弟、怪猫菲利兹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图 例,迪斯尼公司: 华特迪斯尼是美国主流动画的主要代表。1928年迪斯尼制作出了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片蒸汽船威利,如图1-13所示,米老鼠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之后迪斯尼又于1932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1937年迪斯尼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如图1-

13、14所示,成功的开启了动画史的新纪元,为迪斯尼今后动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迪斯尼又成功的创作出木偶奇遇记(1940年)、幻想曲(1940年)、小飞象(1941年),和小鹿斑比(1942年),更是奠定了迪斯尼动画龙头的地位。之后,虽然迪斯尼的发展经历了沉潜蛰伏摸索时期,但是迪斯尼不断地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和经营文化产品理念上的发展研究,从而开辟了影院动画的黄金时代,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主流动画的领军人物。,图 例:,其他美国动画片厂: 华纳电影公司动画部在好莱坞卡通也占有重要地位,摄制过不少脍炙人口、风靡一时的卡通片,象著名的兔宝宝、蝙蝠侠、超人等片就是出自该公司之手;汉纳巴贝

14、拉公司现今执美国电视卡通事业牛耳,较著名的片集有摩登原始人、瑜珈熊等,所出作品几乎垄断全美的电视卡通市场;另外还有一些美国动画公司有:米高梅、福克斯、梦工厂、派拉蒙等。,日本动画: 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凭着自己的风格和巨大的产量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动画大国,而且随着动画片的大量输出,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动画是从1956年10月成立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后开始壮大的。由当时的领头人大川博(18941971年)的带领下于1958年推出第一部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的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并大获成功,并获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节特别奖。,1959年推出日本第一部超宽银幕动画片少年猿飞佐助也取得

15、了良好的商业回报。至此,东映平均以每年一部长片的出产速度,为动画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影片,直到大川博的去世。东映公司是日本动画工业的摇篮。正是在大川博的领导下才使得日本摆脱了手工阶段,并滋养出一批著名的动画大师。 手冢治虫是日本动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日本新漫画的创始人,有着“漫画之神”的美称。他于1966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从此电视动画与电影动画一样重要。他的主要动画作品有街角的故事、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而宫崎骏是80年代日本动画界的龙头,1963年宫崎骏大学毕业后放弃所学的政治经济学考入东映公司,用了八年时间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成为动画大师。1978年他开始独立

16、工作,制作电视动画片未来少年柯南,1979年执导鲁邦三世获大藤奖。1984年他推出第一部影院动画片风之谷,并获日本大藤奖和十四届巴黎国际科幻电影节最佳作品。他的主要作品有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幽灵公主,如图1-18所示、千与千寻,此外,值得一提的日本动画家还有:大友克洋、今敏、押井守、高达等,图 例:,中国动画: 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创始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简称万氏三兄弟)拍摄出片长仅有1分钟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打字机,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1926年他们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片长为80分钟,将中国的动画艺术载入世界电影史册。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成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东影的成立为中国动画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1957年,中国第一家专业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上海美影厂”)成立。上海美影厂于1950年9月完成的第一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