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30162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教学案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莎士比亚悲剧(一),悲剧创作的时代背景、悲剧作品的主题思想、哈姆莱特剧情概述、主题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一、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时代背景 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阶段(1601-1607),是悲剧和悲喜剧(又称阴暗的喜剧)创作时期。 (一)伊丽莎白统治进入晚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女王重用亲信,无限制地赏赐专卖特权,严重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王室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暂时妥协开始瓦解。1603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王权政策更趋反动,不仅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特权,而且打击社会进步力量。宫廷挥霍无度,官吏贪污成风。与此同时,农村“圈地运动”有增无减,失地农民四处流浪,城市平

2、民生活恶化,利己主义泛滥成灾。社会罪恶的浓重阴影,使作家面对现实,感受到人文主义理想和黑暗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以悲剧和悲喜剧形式,揭露黑暗现实,提出社会问题,剧作的风格是沉郁、悲怆、愤激的。 (二)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解放和觉醒时代。早期人文主义者一味强调肯定和赞美人的欲望和个性自由解放;肯定人有追求财富的权利;人可以凭借自由意志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认为打碎枷锁、富有生命活力的人将会创造一个美好的自由的甜美的幸福和谐的新世界。“人是万物之灵,具有高贵的理性,高雅的举动,优美的仪表,伟大的力量”(哈姆莱特)人产生了强烈的实现个人欲望实现个人价值的冲动,在摆脱了禁欲主义的束缚后,在

3、“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人“为所欲为”,成为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私欲泛滥和社会混乱的时代。,16、17世纪之交,不择手段的发财致富,无节制地满足贪欲,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社会普遍现象,人欲横流,人性中自私、贪婪、野心、淫荡、阴谋、欺诈、凶残等恶的方面触目可见,人文主义者在自己唤出的魔鬼面前感到惊愕,开始对学说加以修正和完美,强调仁慈、宽厚和善良。 面对个性膨胀、原欲放纵、道德失范和秩序混乱的社会现实,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缅于人文主义的理想,充满乐观和浪漫的激情,这一时期的戏剧中,作者表现出对社会隐患的深入思考与反映,作品揭露和批判

4、了人性之恶,是对前期人文主义放纵自然欲望、个性解放这种对“人”的极端化理解的反思和反拨。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1605)、李尔王(1605-1606)、麦克白(1605-1606)。,莎氏悲剧写人与人的冲突,并极力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与灵魂中的矛盾斗争。 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周旋和斗争是外部冲突,更多的是哈姆莱特在个人复仇和重整乾坤之间感到无法两全的矛盾,他在能力和责任之间,在思想和行动之间,摇摆不定,饱受犹豫的折磨之苦。奥瑟罗由于伊阿古的煽惑,在信任和怀疑、爱与恨之间,进行了剧烈的斗争。麦克白在谋杀邓肯之前,充满了痛苦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谋杀中充满了恐惧,事后又充满

5、了悔恨,他在“忧虑中进餐”,在“惊恐的恶梦中睡眠”,在夺得王冠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欢娱,甚至感到人生的毫无意义。哈姆莱特、奥瑟罗是英雄,他们的不幸引起人们深切的同情和怜悯,更激起人的崇敬感。李尔、泰门开始并不可爱,在经历了巨大苦难后,才现出性格中美好的一面,他们同样激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并且能促发人们的深思和咀嚼。麦克白原本是民族的英雄,但经不住野心的诱惑而成为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作者写出了他的痛苦和毁灭,他的悲剧同样激起人们的惊愕和惋惜,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悲剧人物性格从单一固定型性格到矛盾发展型性格的发展。 (二)悲喜交融、寓庄于谐的独特风格。 在悲剧中插入喜剧场面,让喜剧人物在悲剧中出现。

6、 (三)现实与浪漫的有机结合。 一是用鬼魂来制造气氛,展开情节。 二是意象的运用。“疾病”、“鲜血”、“不合身的衣衫”。,四、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作品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哈姆莱特(1601) 第一幕 第一场 城堡前的露台。 站岗的士兵见到前国王、哈姆莱特父亲的鬼魂。哈姆莱特的同学霍拉旭证实后决定将此事告诉哈姆莱特。 第二场 城堡中的大厅。 哈姆莱特的叔父、现任国王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母亲结婚,“殡葬的

7、挽歌和结婚的笙乐同时并奏”,众臣摄服于他的淫威之下,阿谀奉承并祝福。宴会上,国王同意大臣勃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回法国学习,却拒绝哈姆莱特去威登堡继续求学的要求。霍拉旭告知哈姆莱特鬼魂之事。克劳狄斯认为哈姆莱特对父亲死亡的哀伤,是意志不肯安于天命,要求哈姆莱特顺从他的意志。哈姆莱特对发生在眼前的一切深感震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啊,罪恶的匆匆,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第三场 勃拉涅斯家中一室。 雷欧提斯劝妹妹奥菲利娅不要相信哈姆莱特的狂热,因为哈姆莱特要受血统的支配

8、,他的意志不属于他自己。老于世故的勃拉涅斯也严禁女儿和哈姆莱特接触。 第四场 露台。 哈姆莱特表示要改变王室酗酒纵乐的风气,不能让恶习玷污了人的高贵品质。他勇敢地前去面见父亲的鬼魂。 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 鬼魂告知哈姆莱特,克劳狄斯乘他在花园睡觉时,将一种毒药注入他的耳中,从而夺去了他的生命、王冠和美丽的王后,他要儿子必须替他报仇。“那个乱伦的、奸淫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无耻的兽欲。啊,哈姆莱特,那是一个多么卑鄙无耻的背叛!我的爱情是那样纯洁真诚,始终信守着我在结婚的时候对她所作的盟誓;她却会对一个天赋的才德

9、远不如我的恶人降心相从!一个淫妇虽然和光明的天使为偶,也会有一天厌倦于天上的唱随之乐,而宁愿搂抱人间的朽骨。要是你有天性之情,不要默尔而息,不要让丹麦的御寝变成了藏奸养逆的卧榻;” 第二幕 第一场 勃洛涅斯家中一室。 奥菲利娅告知父亲,哈姆莱特好像发疯了,他向她叹息又一言不发。勃洛涅斯认为这是恋爱不遂的疯狂,要去告诉国王。,第二场 城堡中一室。 国王不相信哈姆莱特是因恋爱而疯,他召来两个和哈姆莱特一同长大的朝臣,要他们探知他疯癫的原因。哈姆莱特识破诡计,继续装疯。同时他清醒地认识到“丹麦是一所牢狱。世界也是一所牢狱。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同时,他谴

10、责自己行动拖延,“是一个没有心肝的、逆来顺受的怯汉,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 一个戏班来到王宫,哈姆莱特想借戏剧班的演出获得克劳狄斯杀父的切实证据。 第三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 哈姆莱特为了复仇和重整乾坤,不得不放弃儿女之情,他表示从未爱过奥菲利娅,叫她进尼姑庵去。国王偷看这一幕后,认为哈姆莱特并非为恋爱而疯狂。“他有些什么心事盘踞在他的灵魂里,我怕他也许会产生危险的结果。”“大人物的疯狂是不能听其自然的。”他决定派哈姆莱特到英国去追索贡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既然人生是罪恶的,无意义的,哈姆莱特觉得不如“早早脱身而去”,“谁愿意负着这样重担,在烦

11、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于是,他想到了自杀。然而一想到复仇计划没有完成,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也得不到安宁,这又使他的心头升腾起对死亡的莫名恐惧。哈姆莱特处于矛盾和犹豫之中,感到进退两难。,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哈姆莱特让戏班演出父亲的鬼魂告知他的事,并要霍拉旭留心观察国王的表情,以判断鬼魂所言是否真实。结果国王看了暴跳如雷。王后也很吃惊,请儿子前去谈话。 第三场 城堡中一室。 国王为自己的行为而跪下忏悔,哈姆莱特本可趁机杀了他,但又认为“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的,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他要在他邪恶的行为之中杀了他,让

12、他的灵魂永堕地狱。 第四场 王后寝室。 勃洛涅斯要王后责备哈姆莱特,并躲在帏后偷听。哈姆莱特来到母后寝室,说要把一面镜子放在王后面前,让她看看自己的灵魂,王后大喊救命,躲在帏后偷听的勃洛涅斯也喊起来,哈姆莱特以为是国王,一剑刺穿帏幕。 王后听了儿子的话后,感到羞愧和震惊。她答应儿子不对国王说他是装疯。“只要我一息犹存,就决不会让我的呼吸泄漏了你对我所说的话。”哈姆莱特告诉王后他必须到英国去,现在发生了这件杀人事件之后,行期多半会提前。“公文已经封好,打算交给我那两个同学带去,对这两个家伙我要像对待两条咬人的毒蛇一样随时提防;”,第四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 王后告诉国王,哈姆莱特疯了,因为他把

13、勃洛涅斯当作是耗子杀了,而且把他的尸体拖走了。国王认为这是一个打发哈姆莱特离开的绝好借口。 第二场 城堡中另一室。 哈姆莱特的同学两个朝臣向他要勃洛涅斯的尸体。哈姆莱特嘲讽两个朝臣不过是国王手下的工具。 第三场 城堡中另一室。 国王因为哈姆莱特深受国民的爱戴,因而不敢杀他。他在公函里要求英格兰王接到公函后立即处死哈姆莱特。“我必须知道他已经不在人世,我的脸上才会浮起笑容。” 第四场 丹麦原野。 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带兵途经丹麦前去夺取波兰的“一小块徒有虚名毫无实利的土地。”哈姆莱特和他们相遇,决心向他们学习,不再怯懦。 “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

14、是在大言不惭地说:这件事需要作。可是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健忘呢,还是因为三分懦怯一分智慧的过于审慎的顾虑。看着这二万个人为了博取一个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地走下他们的坟墓里去,目的只是争夺一方还不够给他们作战或者埋骨之所的土地,相形之下,我将何地自容呢?”,第五场 城堡中一室。 奥菲利娅因为父亲的死和哈姆莱特的远行而伤心发疯,雷欧提斯从法国带领一支叛军回来找国王算账。国王说一切皆是哈姆莱特所为,他说:“让我们两人开诚合作,定出一个惩凶的力策来。” 第六场 城堡中另一室。 霍拉旭收到哈姆莱特的信。哈姆莱特说他已中途返回,要霍拉旭跟送信人去见他。 第七场 城堡中另一室。 国王告

15、诉雷欧提斯是哈姆莱特杀了他父亲,但由于人民对他有好感,所以他无力给他处罚。正在这时,国王收到哈姆莱特的信,说他一个人回来了。国王要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比剑,趁机杀了他。雷欧提斯说要在剑上涂上毒药,国王说为了确保成功,将预备一杯毒酒。这时,王后前来告知说奥菲利娅溺水而亡。雷欧提斯更是复仇心切。国王为自己的阴谋而得意,“那么,我已经想好了一个计划,怂恿他去作一件事情,一定可以叫他自投罗网;而且他死了以后,谁也不能讲一句闲话,即使他的母亲也不能觉察我们的诡计,只好认为是一件意外的灾祸。” 第五幕 第一场 墓地。 两个小丑在掘墓。让哈姆莱特感叹人生的无常。哈姆莱特发现原来是给奥菲利娅送葬,他和雷欧提斯一

16、同跳进墓中,两人争吵起来。“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哈姆莱特告诉霍拉旭他去英国的途中的遭遇。他偷看了公函,然后重写了一封国书,要英王把那两个传书的使者处死。“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第二天,他们遇到海盗,但他们把他送回来了。“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雷欧提斯接受了哈姆莱特的道歉,哈姆莱特表示“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两人均受伤,王后喝下毒酒倒地。王后挣扎着告诉儿子酒里有毒。雷欧提斯如梦初醒,告知哈姆莱特真相。霍拉旭眼看哈姆莱特中毒,他拿起剩下的毒酒要和朋友一同去死,哈姆莱特夺回毒酒一饮而下,他要求霍拉旭活下去,将事情的真相告之世人,最后,哈姆莱特奋力杀死了国王,与敌人同归于尽。,(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