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30063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寓言二则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懂得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来进攻,盾用来防守。二、课文理解1、检查预习;2、指名读书,提示:注意根据课文内容适当的停顿。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咱们再到集市上去看看,刚才那堆人围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你们读懂了吗?谁先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4、再看看周围人是怎样的表情?如果你在大街上被这么多人围观,还被人笑话,你是怎样的心情?请试着读读这句话。(分别请男女生对读)5、讲故事。每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说吗?(生自言自语)。再指名说。三、拓展1、这个故事,引出一个成语叫什么?(自相矛盾)后人呀,一提起这个故事就想起那个被问得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的人。(示图)今天,这个人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这里,聪明的你想跟他说些什么?(生发言,谈卖矛与盾的人

3、的错处)2、在现代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也做过这样的蠢事的呢?(生议论后逐个谈事例)3、生谈收获,即明白的道理。并指名上台写。四、总结:生活中就让我们将这些付诸行动吧,让我们做一个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人。板书:矛与盾言行一致 实事求是 第二课时一、历史故事导入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

4、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1、指名试读课题。(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适时纠正读音。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5、出示填空:鹬( ),蚌( ),它们( ),结果(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设疑: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2、初步讨论:让我们来认真到课文中找出根据来。3、轻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找出有关词句圈划出来并认真读一读。4、讨论交流并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1)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威胁”是什么意思?读出鹬“威胁”的语气。 (2)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得意

6、洋洋”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5、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6、假设:老渔翁把鹬和蚌捉住了,放进网里,在路上,鹬和蚌开始了对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故事可以重新再来,当鹬再次夹住蚌的嘴时,它们又会怎么说呢?7、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8、体会寓言的魅力。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四、作业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板书:鹬 蚌 相争渔翁得利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