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30162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50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管理}6某某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侯文锦,山西省煤炭市场状况与趋势,1-7月份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 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 对当前及“十二五”煤炭市场走势的预测,1-7月份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原煤产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7月份,全省完成原煤产量7198万吨,环比下降1409万吨,降幅16.37%;1-7月,全省累计完成原煤产量53490万吨,同比增加4932万吨,增长10.16%。一季度、1-4月、1-5月、1-6月、1-7月全省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8.50%、16.14%、14.32%、12.87%、10.16%,呈逐月回落态势。,1-

2、7月份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出省销量首次出现累计负增长,7月份,全省完成原煤出省销量4546万吨,环比减少350万吨,下降7.15%。1-7月全省煤炭出省销量累计完成33668万吨,同比减少180万吨,下降0.53%,一季度、1-4月、1-5月、1-6月、1-7月全省煤炭出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28%、6.61%、4.74%、2.48%,-0.23%。,1-7月份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煤炭价格连续下降,6月份,省属重点企业吨煤综合平均售价为549元,环比下降14元,降幅2.49%,同比减少81元,降幅为12.56%。1-6月份,省属重点企业吨煤综合平均售价为582元,同比减少13元,降幅

3、为2.18%。,1-7月份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重点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1-7月份,省属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490亿元,比年初增加231亿元,增长89.62%。一季度、1-4月、1-5月、1-6月、1-7月应收账款净值分别为427亿元、442亿元、448亿元、478亿元,490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52.54%、71.01%、73.56%、85.27%、89.62%。,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 煤矿重组整合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煤炭工业华丽转型 现代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推进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转型跨越迈出了坚实步伐 煤矿安全形势明显

4、好转,对外形象大大改变 煤炭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好转,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 煤炭产量稳定增长 2011年完成8.72亿吨,比2010年增长17.71%,比2005年增长57.40%。 出省销量稳定增长 2011年完成5.81亿吨,比2010年增长13.23%,比2005年增长34.18%。 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2011年实现8133亿元,比2010年增长49.47%,比2005年增长3.6倍。 实现利税大幅增长 2011年实现1593亿元,比2010年增长40.23%,比2005年增长3

5、.5倍。,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矿重组整合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煤炭工业华丽转型 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矿井数由2598座压减到1053座,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由30万吨/年提升到100万吨/年以上,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办矿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11个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办矿机制明显优化 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其中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办矿占30%,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企业办矿占50%。 煤炭资源回

6、收率明显提高 由整合前小煤矿采区回采率不足20%提高到78%以上,保护了煤炭资源,实现了煤炭资源有效利用。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2010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首次下降到0.2以下,2011年下降到0.1以下,为0.085,比全国低0.479,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矿重组整合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煤炭工业华丽转型,煤矿数量及生产能力 通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截止2010年底,全省煤矿数量压减到1053处,批复总产能12.42亿吨/年。按矿井基本情况分,国有大集团原有矿井130座,能力4.11亿吨/年;兼并重组整合矿井923座,批复能力8.31亿吨/

7、年。按企业性质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办矿比例为2:3:5。,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现代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省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278.8亿元,是“十五”359.35亿元的6.34倍,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完成1481.01亿元,是“十五”259.06亿元的5.71倍,地方煤矿企业完成797.79亿元,是“十五” 的7.95倍。,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转型跨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行业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理念,全力推进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全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全行业非煤产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比“

8、十五”增长9.23倍,非煤收入5284亿元,年均增长61.12%,煤与非煤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布局初步形成 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 煤化工产业迈向新型化 煤层气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对外形象大大改变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安全生产观念和责任明显增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事故起数大幅下降 由“十五”的877起减少到552起,减少37%。 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 由“十五”的43起减少到26起,减少40 %。 死亡人数大幅减少 由“十五”的2462人减少到1565人,减少3

9、6%。 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 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6,比国家下达的0.351指标低0.1634,比全国的0.749低0.5614。改变了我省的对外形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煤炭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科技投入288.36亿元,比“十五”增加153.8亿元,增长114%。已有21个技术中心,五大集团全部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已有3个博士后工作站投运;有26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比“十五”增加81%。其中:晋煤集团寺河矿千万吨矿井建设研究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潞安集团的煤炭间接液化核心

10、技术和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喷吹煤”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矿用救生舱”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装备及自动化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潞安集团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与煤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取得大幅提高和较大突破。如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煤焦油加工深度、煤气化、煤电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新材料研发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山西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好转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煤层气、矿井乏风热能热泵转换、矿井风排瓦斯回收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

11、矿区清洁环保节能生产。通过减排温室气体指标申报CDM,额外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经济、社会和环保效果正逐步显现。 “十一五”全行业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02万亩,比“十五”增加86万亩。矿区绿化面积10869万m2 ,比“十五”增加9635万m2。2010年完成造林45349亩,完成矿区绿化面积627万m2 。,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标准,建设煤炭新基地 进一步提高煤矿现代化水平,建设煤炭大集团 进一步促进多元发展,建设煤炭循环经济 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煤炭市场良性运行机制 进一步注重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建设安康

12、和谐矿区,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标准,建设煤炭新基地 完善办矿企业标准、煤矿建设标准、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煤矿管理标准和现代化矿井标准等标准,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煤矿安全基础,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到2015年力争全省煤矿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促进我省煤炭工业进入“标准化时代”;以新标准为引领,高标准建设山西煤炭新基地。,进一步提高煤矿现代化水平,建设煤炭大集团 加大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到2015年全省煤矿建设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85%,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75%,实现煤炭生产规模

13、化、集约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建成同煤、焦煤、中煤、煤运集团4个亿吨级、阳煤、潞安、晋煤3个5000万吨级及11个1000万吨级以上的,具备“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能源大集团。,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进一步促进多元发展,建设煤炭循环经济 抓住综改试验区机遇,大力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煤物流、煤机械、煤洗选、煤环保、煤安全、煤建材等产业;建立煤炭全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煤电、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四条循环经济链条,推进晋北动力煤、晋中炼焦煤、晋东无烟煤三大循环板块建设,提高煤炭资源深加工率,提高煤

14、炭资源省内转化率。到2015年,全省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0%,煤炭行业非煤产业与煤炭产业销售收入比值超过1:1。 推进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到2015年底,独立焦化企业数量从160户左右减少到40户左右,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吨以上,打造4个千万吨级的焦化产业园区,3个千万吨级和10个5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全省前15位焦化企业产能占到全省产能的70%以上,初步形成“焦化并举、上下联产”格局。,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坚持“安全是最大的政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树立“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新理念,确立“文化引领、制度

15、先行、理念统一、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新思路,坚持“居安思安、科技兴安、管理强安、文化创安、打造久安”的新观念,促进煤矿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煤炭市场良性运行机制 按照“定量、稳价、提效”思路,发挥我省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和稀缺资源较多的优势,打造山西煤炭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效益,巩固和提高山西煤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大煤炭市场经济运行分析和调控力度,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规范煤炭经营秩序;支持和鼓励国有大集团、大公司对全资及兼并重组整合控股的煤矿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加快煤炭输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型,推动

16、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进一步注重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建设安康和谐矿区 加快文化矿区建设,以文化强煤为引领,繁荣发展煤炭文化,在全行业大力学习弘扬“山西煤炭精神”;加快绿色矿区建设,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到2015年,以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采煤沉陷区原则上全部治理,新建矿山破坏土地复垦率100%,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矿井水复用率达到90%以上,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100%;加快幸福矿区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矿职工收入水平。到2015年,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8万元以上;加快安康矿区建设,职工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治,年均新发尘肺病病例控制在5以内。职工工伤保险和井下职工意外伤害险参保率达到100%,不断完善“以煤补农”、“以矿帮村”的长效机制,促进我省煤炭工业现代文明发展。,对当前及“十二五”期间煤炭市场走势的预测,国内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