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30127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络、锤”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托物言志。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所表达诗人的志向。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以及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分组准备)搜集边塞诗歌、郑板桥字画、于谦事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那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自古以来,多少和他一样的爱国将士为了国

2、家、为了民族,不怕牺牲、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让我们肃然起敬。李贺、于谦、郑燮就是其中的几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诗歌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板书:古诗三首)。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轻声读诗歌,扫清生字障碍。请同学们轻声朗读三首诗歌,注意平翘舌“锤”“凿”的读音;注意多音字“燕”“劲”的读音。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一)马诗1了解作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

3、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中的第5首(共23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智、远大抱负以及生不逢时的感慨与愤懑。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诗歌的意思。2理解诗意。(1)出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思考。“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 (4)指导朗读。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

4、顿。节奏缓慢,体现出清冷而且悲凉的情感。(5)生试说后总结。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6)出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7)总结诗意。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8)指导朗读。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骏马。)(“快走”暗示出骏马轻快矫健的风姿。)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没有,“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期盼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因此在朗读这两句要充满忧虑、感慨之情。(9)总结结构。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书)(10)诵读全诗。最后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李贺才华的钦佩,对其命运的哀叹,齐读这首诗。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