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29962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学会朗读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导入(

2、 )分钟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

3、言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来学习。这里由之前的知识文言文引入,说说这两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明确今天要学的也是文言文,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引入简单小故事,引入本课,导入自然,流畅。】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小古文1.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戎 诸 竞认读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

4、意思。字音难点:“戎”(rng)不能读成(yng);“诸”(zh)不能读成(zh)。(2)书写“戎 尝 诸 竞 唯”。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 诸:中间没有“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设计意图:学生学字,读准字音,理解实词和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3)理解实词和虚词。【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

5、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尝曾经。李李子。游玩耍。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走跑。唯只有。曰说诸众,一些,这些,许多。信的确。虚词:然如此。之他(它)。 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设计意图:对于古文的朗诵,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

6、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古文朗读的熏陶,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注意模仿,才能达到效果。】1.师示范读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合作朗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读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交流,纠正读错的地方。哪一小组来汇报(2个小组)谁最好?适当根据情况,再让学生读一读。【设计意图:合作朗读课文,既锻炼了胆量,又能从别人那儿学到朗读的技巧。】3.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断句,理解大意。随机点找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等等多种形式,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

7、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4.合作学习生字。(1)按照顺序挨个朗读,同时规定一人读时,其他人不允许插嘴,要注意倾听,读完可以提出建议,纠正错误。(2)有的小组速度快,能读两到三遍。朗读方法:范读、自由朗读、赛读等。(3)开火车,齐读,两两读。【设计意图:变换形式读,开火车,齐读,两两读,这样学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

8、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老师会继续追问,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能够砸缸的工具又该如何?师小结: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一方面在于拓展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了解一些古代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加强孩子们对于勤思考的进一步认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 注音。戎( ) 诸( ) 竞( )二、比一比,组词语。戎( ) 诸( ) 竞( ) 唯( )戒( ) 储( ) 竟( ) 维( )三、选一选。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2.人问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3.取之信然-“之”是指(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_的人。【答案】一、rn zh jn二、戎装 戒备 诸侯 储蓄 竞赛 竟然 唯一 维护三、1.A2.C3.B四、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