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29949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沙漠之舟北师大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舟船”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第二篇。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本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的身体特点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课文的语言简单明了,段落之间联系紧密,层次分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是一篇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优秀范文。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四年级,经过前期的训练,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段意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阅读这样的文章,重点是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写法特点,学习合理修改选择的资料,补充

2、课文内容。因此,学习本文,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把“骆驼成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以外,还要了解一些写作方法。教学目标:1、随课文学习课后的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1个生字。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3、能将课后的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它能帮助人们穿越沙漠之海的原因。2、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并将课后补充的资料插入课文中,完善课文内容。教学准备:1 、学生查找有关沙漠和骆驼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有关沙漠和骆驼的知识。2、课件:(1)有关沙漠和骆驼的资料和图片。(2)阅读要求。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

3、课时 教学目标:1、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随课文自学15个生字。2、知道词语“胼胝”的意思。3、通过概括段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引出课题,激趣质疑1、介绍“舟”,引出课题(1)板书:舟。边写边提示: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两个点。学生念一念这个字,念准字音。(设计意图:写这个字,正确的笔顺是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两点,然而习惯上容易写成先写上面的点,再写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并用板书示范,随时进行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和讲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写字训练在阅读课中的体现。)(2)什

4、么是舟?生说说自己对舟的理解(2-3人)。(3)师做总结:“舟”和汽车火车一样都是一种交通工具,所不同的是,汽车、火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而“舟”,却是水上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舟”,不在水上,而在沙漠里。(4)板书完课题:沙漠之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舟也是水上交通工具”出发,为尽快找到“舟”与“骆驼”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为什么把 “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做好思想上铺垫。同时,从课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1)舟是水上的交通工具,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怎么会有舟呢?(2)沙漠里的舟会是

5、什么样呢?(设计意图:注重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克服困难,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发现疑点、产生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创新的潜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6、,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词1、课题中说的“沙漠之舟”究竟是什么呢?从课文中就能找到答案。下面请大家自由小声地读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课件出示):(1)遇到生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以后,再往下读;(2)哪一句读得不通顺,再回过头来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顺了,再往下读;(设计意图:著名教育专家于咏正说:“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是一个老话题,之所以老调重谈,是因为有些人对阅读教学的目的仍不甚了了,有的即使明白,但又不知如何去做。”让学生读书,就要教他们读书的方法,怎样去读,读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都要给学生明示,对于阅读

7、要求,要提得清楚明了,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说明,让学生不仅能理解,还要记得住,才能实现带着问题读书的目的。但是,有部分学生读书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出错,究其原因,就是不能静心,在把文本交给学生前就在“怎样把课文读正确”上提出明确的要求,长期地训练,学生便能提高阅读能力了。)2、课题中的“沙漠之舟”究竟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板书:骆驼) 3 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给学生短暂的时间思考)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担心的不是你们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担心你们把课文读得怎么样了。把课文读好了,答案自然回有的。抽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随机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训练读不顺的句子。 (1)谁来读第一

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指导读准词语“胼胝”,在文中找出这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注上拼音,然后把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两遍。板书:“每逢?就?”、“就是?也?”,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这两组关联词,把含有这两组关联词的句子读两遍。这一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学生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段中长句子比较多,我们再小声自由地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2)谁来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学生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这三个自然段齐读一遍。(设计意图:之所以花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形式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是因为

9、阅读课,是以“读”为本的。这篇课文语言清楚明了,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略做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繁琐的分析。而指导学生读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十分有必要在学生读书的时候去巡视,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指导,这个过程,是化解学生读书问题的过程,也是传递读书方法的过程。经历了这样实实在在的读书后,学生不仅能把课文读熟,还能知道,反复练习,字字入目,沉下心来读书,不慌张,是读好书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把课文读熟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去。)三、再读课文,概括段意,理解“沙漠之舟”。1、刚才我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读流利了,同学们读

10、得非常好。古人告诉我们读书要“把厚书读薄”,就是说读书要有一些概括,才能更好地读懂课文的意思。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停下来想一想,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把段意批注在这个段的旁边,再往下读。(1)学生默读,思考,批注。(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相机做引导,归纳,并板书每一自然段段意的关键词: 第一段:身体特点第二段:带路第三段:预测风沙第四段:驮物品2、我们读懂了课文,概括了自然段的段意,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请用关联词“既又;还所以;”来说说“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1)学生先自由小声说一说,组织好语言。(2)学生交流,汇报

11、。(3)教师归纳总结:在茫茫的沙漠中,骆驼既能给人们带路,又能预测风沙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还能帮人们驮物品,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带领人们穿越沙漠之海,就像“舟”帮助人们渡过大海,所以被称为“沙漠之舟”。(设计意图:我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语言也没有逻辑,是因为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这样,学生说起话来,才“有米下锅”。课文读到这个程度,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再给学生一组关联词,学生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四、回扣课题,感受语言魅力;1再次齐读课题“沙漠之舟”;2课题短短四个字,却隐含了两个比喻,你能发现吗?;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12、:把沙漠比做大海,把骆驼;五、整体感知,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课文为我们讲述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语言清;1学生默读;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归纳;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熟练;学生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课文的难点也就突破了,相信经过这样的指导,就连语文成绩不太好学生面对这个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吧,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说什么,语言也没有逻辑,是因为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这样,学生说起话来,才“有米下锅”。) 四、回扣课题,感受语言魅力。1、再次齐读课题“沙漠之舟”。2、课题短短四个

13、字,却隐含了两个比喻,你能发现吗?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把沙漠比做大海,把骆驼比做舟。五、整体感知,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课文为我们讲述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语言清楚明了,我们通过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就弄懂了这个原因,那么,这三个段落与第一自然有没有关系呢。如果课文没有第一自然段行不行,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看全文。1、学生默读。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归纳:第一自然段写了骆驼身体的特点,正是因为骆驼的身体有这些特点,它才能生活在沙漠里,带领人们穿越沙漠,所以,没有第一自然段是不行的。六、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还通过概括段意,知道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下节课,我们来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怎样写骆驼身体特点的。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