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91976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内容,急诊科常用药物介绍,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1,2,1. 药物分类,呼吸兴奋剂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抗心力衰竭药 抗心绞痛药 降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 平喘药 止血药,(一)呼吸兴奋剂,作用机理及分类 作用机理 直接或间接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强, 增加通气量,用于防止或治疗肺泡通气降低。 按其作用部位分: 1)选择性作用于呼吸中枢:二甲弗林、贝林格等 2)选择性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阿米三嗪、洛贝林等 3)对中枢和外周均有作用:尼可刹米、香草二乙胺、 CO2、H+等,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尼可刹米 /可拉明 /二乙烟酰胺 (0.375g/1.5ml

2、),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尤吗啡所致呼衰) 作用温和(适于轻症)、短暂,仅数分钟,但安全范围大,iv/ih/im,成人一次0.25-0.5g,极量一次1.25g,必要时12 小时重复用药 ,可连续注射7次。间隙12小时后根据病情再次给药,能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刺激外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快加深,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 的敏感性,ADR:呕吐,出汗;过量可致血压上升,心动过速,肌震颤及僵直。,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洛贝林 哌啶衍生物 /山梗菜碱 (3mg/1ml),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

3、化碳、阿片中毒等。 作用迅速但短暂,仅维持数分钟,iv疗效显著,成人每次3mg,必要时每30分钟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每次3mg。也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剂量同,(烟碱样作用)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N1受体),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过量时可兴奋交感神经节皮质肾上腺髓质而导致心动过速,(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胺类药物,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它们通过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其作用。 常用药物(基本药物目录):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间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作用:肾上

4、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和受体,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症状极其相似。 临床应用: (1) 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偶尔也可以心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是1mg ,每23分钟一次。亦可1mg 、3mg、5mg间隔23分钟给入。大剂量给药方案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现不主张常规应用。,一 肾上腺素(Adrenaline ),(2) 抢救过敏性休克: 能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用法:0.51mg 皮下注射或小剂量静 脉滴注。,一 肾上腺素(Adrenaline ),(3

5、)解除支气管哮喘: 能兴奋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哮喘。同时,能收缩肺血管,改善其它支气管扩张剂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用法: 皮下注射,每次0.25mg 0.5mg, 极量1mg 。,一 肾上腺素(Adrenaline ),(4)与局麻药物配伍应用。 (5)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 (6)青光眼的治疗。,一 肾上腺素(Adrenaline ),3 不良反应: 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室 心律失不常。4 注意事项: (1) 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糖尿病、甲亢及妊娠等禁用。 (2) 不可与氯仿、氟烷、洋地黄、锑剂 等合用。 (3) 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与碱性药物 混合后失效

6、。,一 肾上腺素(Adrenaline ),多巴胺,25g/kg/min 多巴胺样作用 肾血管扩张 利 尿,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既有受体激动作用,又有受体激动作用,此外还有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1和受体2的作用,生理条件下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相关性。,1020g/kg/min 兴奋受体 内脏血管收缩 升 压,510g/kg/min 兴奋受体 正性肌力+扩血管 强 心,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1) 2-4ug/kg/min起多巴胺样激动作用, 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和肾血管扩张 作用。(2) 5-10ug/kg/min主要兴奋受体, 兴奋

7、心肌,起正性肌力作用, 同时也具有血管扩张作用。(3) 10-20ug/kg/min,受体兴奋, 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二 多巴胺(Dopamine ),2 应用: (1)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以中、大剂量为主。) (2) 治疗心功能不全。 (以中、小剂量为主。) (3) 因肾动脉血流减少相关的水肿。 (小剂量。) (4) 治疗肾功能不全。 (以小剂量为主,现不主张用于 急性肾功不全的少尿期。),二 多巴胺(Dopamine ),3 不良反应: 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肾动脉收缩所致肾功能不全。4 注意事项:(1) 周围血管性疾病应用时应注意周 围循

8、环,以免缺血、坏死。(2) 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3) 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应用。,二 多巴胺(Dopamine ),1 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受体,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伴有左室充盈压的下降,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常用剂量是5-20ug/kg/min。2 临床应用:(1)急慢性心力衰竭。(2) 心源性休克。(3) 术后低排血量综合征。,三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3 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4 注意事项:(1) 特发性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2) 房颤病人,应先用洋地黄制剂。(3) 忌与受体阻滞合用。(4) 忌与

9、碱性药物混用。,三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1 作用:兴奋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受体有弱的兴奋作用。2 应用:用于休克的治疗,有效治疗剂量 是5-10ug/kg/min。 (常与多巴胺合用,其比例是3:2)。3 不良反应: 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四 .间羟胺(Metaraminol )阿拉明(Aramine ),4 注意事项:(1)用药10分钟再根据血压调节速度。(2)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 糖尿病忌用。(3)不宜与单氧化酶抑制剂合用。(4)不宜与洋地黄或其他拟肾上腺素药合用。(5)可出现快速耐药现象。,四 .间羟胺(Metaraminol )阿拉

10、明(Aramine ),(三) 抗心力衰竭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自律性 常用药物: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0.4mg/2ml) 作用机理: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增强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缓解动脉 缺血静脉淤血。 适应证: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 过速,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 用法:NS20ml+0.20.4mg iv15分钟,24小时总量不超过1.6 mg 注意事项:洋地黄中毒或过敏、房颤及房扑伴显性预激、高度房室 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最初6小时禁用。,(四) 抗心绞痛药,作用 使外周动、静脉扩张,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

11、积缩小,因而减低心肌的耗氧量。 使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和室壁张力下降,有利于血流向缺血区流动。,(四) 抗心绞痛药,(五 )降压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 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急诊一般常用的静脉降压药:硝普钠,直接血管扩张剂 ,对A、V均有强大扩张作用。作用迅速(1-2min),失效亦快(停药后1-3min) 适应证:大多数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 用法:50mg溶于5%GS250500ml中,13(极量10)g /(kgmin) 注意事项:避光使用,治疗液应现配现输,12h内用完,注意硫氰酸盐中毒,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停药

12、时应,长期使用者停药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剂,以免出现症状“反跳”。 常用制剂:粉针:50 mg/支。置阴凉处、严格避光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六 )抗心率失常药,(七)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非选择性,受体耐受、心悸,现少用);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气雾、口服); M-胆碱受体阻断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茶碱类:氨茶碱、二羟丙茶碱 ; 过敏递质阻释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静脉等,(七)平喘药,(八)止血药,全身止血药: 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维生素K、酚磺乙胺 、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纤维蛋白溶解:氨甲苯酸; 收缩血管:肾上腺色腙、血管

13、升压素等; 局部止血药: 如凝血酶、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云南白药等。,PLT数目、功能,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断裂端回缩,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A、v, 内脏血流,1020mg/d im/ih/iv,0.25 0.75g ivgtt/im/iv bid/tid,0.250.5g ivgtt tid/qid,20mg im bid 6080mg /次 ivgtt,1U 1m/ih/iv q12/q6h,612U /次 ivgtt,(八)止血药,2. 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一),二),四),失血性休克,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三),急性左心衰竭的

14、药物治疗,(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引起循环血量锐减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 常见病因:严重创伤、骨折、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大咯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等。 抢救的重点: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止血(原发病治疗),(一)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 “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所需要的血容量常大大超过正常血容量(78%W ) 治疗时先输含钠晶体液,再酌情输胶体液或全血 输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 确保输液的途径通畅(静脉通路至少2条),降低血粘稠度 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灌注,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保证组织、器官灌注、氧供和氧耗 维

15、持正常止血功能.,限制性液体复苏(活动出血、脑损伤等),生理盐水(0.9%Nacl):渗透压同血浆,但含氯太多,不宜 多用,一般用1000ml左右。 乳酸林格氏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同血浆,补容外还可纠 正酸中毒,但过量可致乳酸堆积。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500ml+5%NaHCO3 4050ml) 减少乳酸堆积。 尽量不予葡萄糖,以免利尿后造成尿量正常的假象,以及进一步降低血容量; 尤其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应禁止补充含糖液体,因输注含糖液体后可引起和加重再灌注损伤;,晶体液种类,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

16、充大量胶体液则利少弊多。 常用:706 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但后者少尿时慎用,24h 内不宜超过1000ml ,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可能。 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 胶体液(晶胶3:1),胶体液,补充液体总量:可达丢失量的23 倍。 补充各类液体的比例: 失血量(占总血量%) 晶 体 胶 体 血 液 80% 3 1 2,注: 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 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 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