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5429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公共收入理论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政府融资理论),一、公共收入概论 二、公共税收制度 三、公债 四、政府收费 五、转移支付制度,一、公共收入概论,政府融资的结果 政治均衡 公民的税收份额影响他们的投票选择; 总体市场均衡与私人使用资源的效率 特定融资方法的采用,会以妨碍竞争市场获得效率的方式,扭曲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收入分配 不同的融资计划,将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公共收入概论,应该如何分配政府融资负担? 公平原则 收益原则 为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资金的方式应与居民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收益相关。 收益原则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如果执行得好,可以使居民纳税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从而达到林达尔均衡,实

2、现税收征收的最优效率。 对于某些公共服务,特别是纯公共服务,很难确定不同人从中的获益。,公共收入概论,应该如何分配政府融资负担? 公平原则 支付能力原则 税额应根据纳税人的支付能力进行分配,税收份额的分配问题与个人从政府活动中的获益无关。 横向公平:具有同等经济能力(或收入)的个人每年应缴纳同等数额的税款。 纵向公平:经济能力不同的人按照某种集体选择的公平标准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款。 真正达到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年收入相同的单身母亲和单身女人应纳相同的税吗?同样的税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来说是公平的吗?,公共收入概论,应该如何分配政府融资负担? 效率原则 公共收入的经济效率原则

3、 尽量降低税收的额外负担,P0,P1,T,O,Q1,Q0,S1,S0,A,E,E,税收的额外负担,措施:尽量保持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是指:(1)政府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额为限;(2)政府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代替市场而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公共收入概论,应该如何分配政府融资负担? 效率原则 公共收入本身的效率原则 必须降低征收成本:包括征税人员和征税对象所要化费的成本,公共收入概论,评价政府融资方式的标准 公平:为政府提供资金的负担分配应符合公平和支付能力观念; 效率:政府融资在提高政府收入的同时,应使私人部门的效率损失最小; 易于管理(征收效率):政府融资制度

4、应易于管理,不需要将过多的成本化在征收税款、实施并让人们遵守税法上。 公平和效率目标可能会相互冲突;公平是个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公共收入概论,税收以外的政府融资方法 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既可能为有望在将来获得收益的项目提供资金,又不致于使国民的现期购买力下降过多。 债务融资将对代际之间的财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捐款 指个人和组织向政府所作的自愿捐献。,公共收入概论,税收以外的政府融资方法 作为融资手段之一的通货膨胀 政府为了弥补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居民购买力因而下降。这等于是隐蔽地向居民征收了一笔税收,因此,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税”。 讨

5、论:这种手段必须通过哪些政府部门才能实施? 使用费 使用费是政府对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按照一定的标准(不是供求关系,而是政治程序)对消费者收取的费用。 使用费包括: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费用;许可证或特许权;车费或通行费。,公共收入概论,使用费与效率 利于外部效益内部化案例1:城市垃圾的清理,MPB,MSP=MPB+MEB,MSC,C*,C*+S*,C,Q,Q*,A,B,C,如果仅对垃圾使用者收费,则均衡点在A点,没有达到最佳清理量Q*;为此,垃圾清理部门享受国家给予的S*的补贴,同时向垃圾制造者收取C*的使用费。,垃圾清理量,费用,公共收入概论,使用费与效率 避免公共设施的过度使用案例2:公路收费

6、,D1=MSB1,D2=MSB2,MSC,80,100,120,150,使用费,车辆,车辆的通行需求曲线为D1时,不收费是有效率的 ;如果需求曲线增至D2,则不收费时的通行量为150,大大超过拥挤点,根据MSB=MSC的原则,必须收取20美元的费用,使通行车辆降为120。,20,公共收入概论,税收以外的政府融资方法 规费 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国营企业 讨论:哪些政府服务可以收取使用费或规费?收费标准是什么?是否按照成本定价?,二、公共税收制度,税收的必要性 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其他方法存在缺陷 政府通过大量发行纸币来获取收入会导致严重的通货

7、膨胀; 政府采取收费的方法获取收入虽然在理论上是有经济效率的,但是在实践上往往难以操作,成本过高,并且也往往有损社会公平。不能成为政府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 政府借款将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因而数额有限。外债过多还将影响一国主权。,税收起源,税收起源: 1、霍布斯的“利益交换说”:消费公共产品的代价。 2、洛克的“社会契约说”:国家起源与社会契约,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税收制度优化理论,所谓最优税收是指依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最优税收的特点是只有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与税收无关。,最优税收理论的

8、提出有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1)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拥有作出决策所必需的信息,而且都能作出比其他任何决策机制更为合理的决策。 (2)生产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要素具备完全的流动性。征税前的市场价格反映实际的社会机会成本,不存在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 (3)经济主体的行为只受价格的影响,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左右; (4)公共支出难以积极影响相对价格,它无法矫正税收对于相对价格的扭曲效应。 (5)收入和财产的初次分配由市场体系所决定,且被认为是公平的,毋须通过税收协调。,显然,这些前提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因为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税收的存在造成了消费者剩余损失或生产者剩余损失,必然影响消费者

9、或生产者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最优税收。但是最优税收理论的提出却能为税制设计提供理想的参照系。 次优税收这一概念最先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斯门和美国经济学家兰卡斯特提出。次优税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内在优化目标;二是外在优化目标。,内在优化目标是指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本身的优化设计,实现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内在优化目标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征税对价格不产生影响或影响最小。对完全缺乏弹性的税基征税,如人头税就不会产生替代效应,也不会产生扭曲效应。 (2)征税对经济主体的决策产生最小扭曲。如对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征税后,价格提高,但购买者无法选择代用品,也即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10、对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征税同样也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3)征税范围广泛且实行单一税率。这种条件下纳税人替代选择的空间有限,难以用不征税商品替代征税商品或以低税商品替代高税商品。,外在优化目标是指通过税收手段弥补市场缺陷或矫正经济扭曲效应,谋求效率损失最小化。外在优化目标具体表现为: (1)矫正负外部效应。如征收环境污染税,将外部边际成本内在化,使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 (2)降低垄断程度。垄断会导致低效率,除对垄断行为实行政府规制外,还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征收垄断利润税,由于垄断利润高于正常利润,因而征税不会导致扭曲效应。 (3)鼓励风险投资。市场的效率是建立在风险预测和防范

11、基础之上的,如果企业的投资收益不足以抵补包括风险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这种情况下,政府可采取投资抵免、风险投资准备金等税收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案例,撒切尔夫人征收人头税为什么遭到失败? 撒切尔夫人1980年上台以来,以她的非凡政治才干扭转了英国的颓势,重建了英国人的信心,恢复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创造了一个“撒切尔时代”。但她从1990年4月1日起,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实施以人头税取代房产税的方案,这对几千万人口的英国来说,会有上百亿英镑的收人。撒切尔夫人把这样一笔巨额税从富人身上转到穷人身上收取,目的是强制穷人多干活,降低所得税,鼓励富人多投资。由于改征人头税,包括著名的

12、白金汉宫在内的皇室房产共计省下30万英镑的住宅房产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150名仆人过去住在皇宫里自然不必负担住宅房产税,而1990年都要交纳人头税。且不说无房的一般市民,就是住公房的警察、文职军人及学生也都大大吃亏。于是千百万人拥向街头,狂呼“玛格丽特下台”,伦敦的反人头税集会演变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暴乱,撒切尔夫人的政治声望因此直线下降,最终被迫从唐宁街10号黯然离去。 案例分析,公共税收制度,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由政府机构实行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它具有如下特点: 征收主体是政府中的税务部门; 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 税收是强制征收的; 税收是无偿征收的; 税收的征收有相对固定的限度

13、。,公共税收制度,税收的基本要素 课税主体 即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课税主体不一定是税负承担者。 课税客体 即课税的对象,指课税的目的物。 课税对象不一定是税源,税源是课税对象的来源。 税率 是所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公共税收制度,有关税收的若干概念 税基 是指被征税的项目或经济活动。最常用的税基可分为三类:收入、消费和财富。 收入是某人每年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及其每年储蓄的总和; 消费是没有用于储蓄的收入部分; 财富则是个人累计储蓄存量或投资额的净值。 特定税 是指那些只对特定税基征税或允许从一般税基中进行税收豁免或税收扣除的税种,例如消费税、不动产税和

14、利润税。,公共税收制度,税率结构 平均税率(ATR)税收总额/税基价值 边际税率(MTR)税收增加额/税基增加额 比例税率结构:指平均税率不随税基价值变化而变化,此时,ATR=MTR。 累进税率结构:随税基价值的增加,平均税率最终会上升,即税基越大,平均税率越大。如所得税。 累退税率结构:随着税基价值的增加,平均税率会下降。在累退收入税下,随着收入的增加,增量的税收在下降。这对勤勉工作是个奖励,但是它违背了“支付额能力随收入增加而提高”的普遍信念。,公共税收制度,税收的分类 按税负是否会转移 直接税:课税主体就是税负承担者; 间接税:课税主体不完全是税负承担者。 按税额与课税基础之间的关系 人

15、头税:税额只与纳税人有关,而与其他任何课税基础无关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或面积为标准课税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为标准课税 按税率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累进税:边际税率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累退税:边际税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公共税收制度,税收原则 税收系统应尽量避免破坏与干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能扭曲人们与企业的理性行为; 税收成本应当尽量降低; 税收体系应当有灵活性,能随经济形势变化而自动调节; 税收体系应当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即能为人们所接受,尽量降低逃税行为; 税收体系的设计应有助于社会公平。,公共税收制度,一次总付税 一次总付税是指某人每年的纳税数量固定,纳税人

16、的任何行动(死亡、移民、判刑除外)都不能改变其义务。 理由:一次总付税不会使任何商品和服务的边际社会成本与其边际社会受益不等,从而不会扭曲市场;它只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或储蓄能力。 一次总付税即无助于公平,也难以达到经济效率,因而在现实中只能为政府税收提供一个参照物和某种理念。,公共税收制度,所得课税 基本概念 以所得为课税对象,向取得所得的纳税人课征的税。 其对象是扣除了各项成本和费用(不含生活费用)开支之后的所得额; 应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一般不等于净利润。例如在中国,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企业纳税所得;800元以下的收入不计入当月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所得课税通常按累进税率课税。税法P307。,公共税收制度,所得课税 分类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只要在本国有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都是纳税人。其特点为: 通常有最高应税限额规定; 不允许有宽免或费用扣除; 不包括纳税人除工薪收入外的其他收入。 各国保险税的税率有增加趋势。美国1950年为1.5%,1989年升为7.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