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5393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核算,【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折旧费、其他费用(外购动力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其他费用支出)的核算。 【重点】 折旧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折旧费的核算,一、关于折旧的概述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涵义 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那部分价值,(二)计提折旧的起止时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按月初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三)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p68 不提折旧的范围: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思考:买来没用的固定资产是否提折旧?,注意:,第一,固定

2、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二、折旧的计算,(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1 固定资产折旧基数。 2 固定资产净残值

3、 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4 折旧方法,(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 平均年限法 2 工作量法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4 年数总和法,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 :某企业有一栋厂房,原价为5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

4、0.41% 月折旧额=500 0000.41%=2050,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 :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原价为60 000元,预计可总行驶里程500 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 000 (1-5%) 500 000=0.114 本月折旧额= 4 000 0.114=456(元),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

5、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帐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改按直线法提取折旧。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 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年初帐面净值月折旧率,例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400 0

6、00(元),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0 000)40%=240 000(元),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40%=144 000(元),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例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2007年考题)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例:05年6

7、月10日交付使用设备一台,(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 2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例:一个设备可使用5年,,第一年的折旧率=,第二年的折旧率=,第三年的折旧率=,第四年的折旧率=,最后一年的折旧率=,折旧额

8、=(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例】假如采用年总和数,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2-3所示。,【例题】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设备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2006年考题) A.16.8 B.21.6 C.22.4 D.24 【答案】C 【解析】该设备应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90-6)4/15=22.4万元。,【例题】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在任何时期都大于按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额。(),【解析】【答案】在计提折旧的初期,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

9、折旧大于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在计提折旧的后期,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小于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三、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一)折旧费的归集 折旧费的按车间、部门归集,其中能分清产品对象的,由生产成本直接归集。,图表p73,折旧费用不单独设成本项目,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归集,有关费用,而是,计入,(二)折旧费的分配 分别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管理费用,厂部发生的折旧费记入管理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按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 辅助生产车间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到辅助生产科目,总之折旧费按照使用部门分别归集和分配。折旧费按厂部和基本生产车间、辅

10、助生产车间分别归集,按受益部门分配,(三)会计处理 分配表编制后根据使用部门将折旧分别计算 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费 借:制费 辅助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费 借:辅助生产成本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折旧费 借:管费 销售部门计提的折旧费 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第二节 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一)外购动力费的核算,动力费包括外购和自制。 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等。支付外购动力费时,一般通过“应付帐款”账户; 自制动力,一般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二)外购动力费的分配(按用途和使用部门分配)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

11、 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1、费用发生后要确立动力费的用途 (1)对直接用于生产的动力费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列入燃料和动力项目 (2)对一般用途的动力费:按其使用部门分别记入制费 、管费等科目,2、发生的动力费是直接还是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 分配标准:生产工时、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机器工时、机器功率时数,(三)外购动力费的帐务处理: 将其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帐户:,外购动力核算本质与原材料相同。区别是发生外单位的支出或负债。外购动力的分配可编制分配表作为原始凭证居以编制记帐凭证作为查考的依据。 借:生产成本-基

12、本生产成本-产品(燃料和动力)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水电费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水电费 管理费用-水电费 贷:应付帐款(或银行存款),图表p75,外购动力费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帐款”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 问题: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帐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

13、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帐款”帐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产品成本明细帐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注意:,1、摊销额处理: 领用时,其价值损耗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因其摊销金额较小,无需专设成本项目,因此: 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厂部管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14、 辅助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二、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2、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1)一次摊销法 (适于单位价值较低、极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时,其价值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报废时,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即:借:原材料等帐户 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试作出必要的会计分录。,领用生产工具: 借:制造费用 600 贷:周转材

15、料-低值易耗品 600 结转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借:制造费用 24 (6004 贷: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 报废生产工具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2)五五摊销法:(既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的,也适用于每期领用数量和报废数量大致相等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 a领用低值易耗品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b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 借:制费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 A 借:制费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b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绡 贷

16、: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注:根据受益部门摊销低值易耗品时,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要根据成本差异率摊销成本差异。 当摊销方法确定后,按照原材料的分配方法分配 。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 管理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例】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应作如下会计处理:,(1)领用专用工具: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10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2)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