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298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 钦宗即位,拜少宰。金人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镇,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 钦宗即位,授予他少宰一职。金人进犯京师,朝廷商议割让三镇,让张邦昌在金做人质以此求和。张邦昌极力主张讲和,没想到自己成为人质,等到出行时,就请求钦宗签署御批不变动割地的方案,没有同意。,明年春,金营文书来,令推异姓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留守孙傅等表请立赵氏。金人怒,劫傅等召百官杂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乃曰:“今日当勉强应命,举在军前者一人。”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

2、第二年春天,金人营地送文书来,命令推举可以担当君主的不姓赵的人到军队前准备礼仪接受册命。留守孙傅等上表请求立赵氏。金人发怒,胁迫孙傅等召集百官共同商议,众人不敢出声,相视很久,就说:“今天应当勉强听从命令,推举一个军队(战场上)的人前去。”尚书员外郎宋齐愈写“张邦昌”三个字给他们看,于是定下意见。,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恭敬的应答声)。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号大楚。 王时雍当时任留守,两次召集百官到秘书省,到后就关闭省门

3、,派兵保卫(环绕),告诉众人拥立张邦昌,众人想要答应。张邦昌开始想要自杀,有人说:“相公不早死于城外,现在想要使一城生灵涂炭吗?”张邦昌向北拜舞接受册命,登伪位,僭号大楚。,金人将退师,邦昌诣金营祖别,起居悉如常仪,士庶观者无不感怆。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 金人将退兵,张邦昌到金人阵营饯别送行,举动都与平时礼仪一样,观看的士人平民无不感伤。金兵回去后,张邦昌降手书在天下实行大赦。吕好问对张邦昌说:“人心归于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去,还能再有今天的样子吗?康王久居朝外,

4、众心所归,为什么不能拥戴他呢?”,邦昌从之,乃遣蒋师愈赍j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因事而变通办法)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王询师愈等,具知所由,乃报书邦昌。书既下,中外大说。 张邦昌听从,差遣蒋师愈送信给康王,信中说道:“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来解除国难,哪敢有其他呢?”康王询问蒋师愈等,了解全部来由,就回信给张邦昌。手书下达后,朝廷内外很高兴。,王即皇帝位,相李纲。纲上书极论:“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是宜肆(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 康王登上皇帝位,任李刚为宰

5、相。李纲上书极力论述:“国家残破却借助此取利,君主受辱却加以掠夺作为荣耀。建立邦国四十多天,等到金人退兵后,才降下赦令以收买恩德。这样该处死刑后陈尸于市,作为乱臣贼子的惩戒。”,又力言:“邦昌已僭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乃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 李刚又极力上言:“张邦昌已僭位叛逆,哪能留在朝廷,让众人看作是以前的天子呢?”高宗于是下诏历数张邦昌罪行,赐死于潭州。,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质:人质。 B. 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要:请求。 C. 国破而资之以为利资:借助。 D. 是宜肆诸市朝肆:陈列。 答:D肆:处死

6、刑后陈尸于市。,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邦昌“僭逆”的一组是(3分) 不意身自为质 邦昌但东面拱立 谕众以立邦昌 见百官称“予” 邦昌降手书赦天下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 A. B. C. D. 答:C 属于无奈,而非僭逆;不属于张邦昌行事;是李纲向宋高宗赵构讲明张邦昌僭逆的危害。,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时,百官想法不同。留守孙傅等人想立姓赵的人,其他人则想从战场上举荐一人敷衍了事。 B. 张邦昌即伪位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一开始他还想以死抗争,但后来在别人劝说下为了保全一城人的性命而被迫服从即位。 C. 金人退兵时,张邦昌

7、做出了令很多人感慨悲伤的事情。他到金人营中举行了祭祀路神的送别仪式,还按照天子礼仪行事。 D. 李纲的进言对宋高宗处死张邦昌起了重要作用。李纲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张邦昌行事的性质和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答:A “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与文意不符。,7.(1)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5分) 答:人心归向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开了,还能(应该)再有今天的样子 吗?(采分点:“人情”1分,“劫”1分,“于”表被动1分,句意2分) (2)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5分) 答: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

8、来解除国难,岂敢有其他呢?(采分点:“所以”1分,“权宜”1分,“纾”1分,句意2分),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1406)中进士,后被授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的百姓报告有人谋逆,朝廷命郑辰前往查访,全部查清诬告的情况。福建外番杀人,又命郑辰前往。郑辰只将首恶治罪,其他的都释放了。,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皇帝下召在南京建报

9、恩寺,役使囚犯上万人。有流言说役夫诽谤朝廷,恐怕发生变故,朝廷命郑辰前往调查。谣言不合事实,没有一人获罪。谷庶人图谋不轨,又命郑辰察访,郑辰全部查清了他的情况。皇上告诉方宾说:“他真是国家耳目之臣啊!”,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 十六年(1418),他被破格提升为山西按察使,调查惩治贪污者,没有丝毫宽恕。潞州盗贼兴起,有关官员上报说有反叛,朝廷下令发兵去讨伐。郑辰正因为有事回京师朝见,上奏说:“这是百姓苦于徭役而已,请不要发兵。”皇上认为他说的

10、对。他回去时则屏去骑马的侍从,亲自入山谷中进行安抚晓喻。盗贼都感动而泣,重做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守丧期满除服)还旧任。 礼部侍郎蔚绶转运粮食给山海关驻军,郑辰统领山西百姓用车运粮,完成差役。百姓很辛苦,多有拖欠和损耗,蔚绶命令就在山海关借贷偿还。郑辰说:“山西百姓贫穷而且凶悍,逼急了恐怕会生变。不如先缓一下,让他们自通有无。”他的意见被采纳,终于没有拖欠的。遭母丧归家时,军民都前往御史处乞请把他留下。御史上报朝廷,郑

11、辰守孝期满后,回到旧任。,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堡塞。 英宗即位后,分派大臣考察天下地方官。郑辰前往四川、贵州、云南,全部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人。云南布政使周璟在妻丧期间续娶,郑辰弹劾他有伤风化,周璟因此事被免职。正统二年(1437),他奉命赈济南畿、河南饥荒。当时黄河决堤,就命郑辰趁便修复堤防。,郑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郑辰为人重义轻财。刚考中进士时,他把财产都让给了兄弟。在

12、山西时,与同僚杜佥事有言语冲突。杜去世后,郑辰为他治丧,出资遣送他的妻儿回乡。,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有人建议从大名开渠,引各河的水流入卫河,以利于灌溉运输。郑辰说这样会劳民,不便利,此事就停止了。后来他升任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运粮食到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阻挠命令,郑辰弹劾他,事情得以办妥。八年,他患风疾,告病归家。第二年去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辰往廉之廉:查访 B纠治贪浊不少贷贷:宽恕 C急之恐生变急:焦急 D

13、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寝:停止 答:C(急:使焦急,逼迫),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郑辰“为百姓着想”的一组是 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 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 悉奏罢其不职者 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 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 A B C D 答:A(表明郑辰查访民不轨,表明郑辰秉公执法,表明郑辰友爱兄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辰深得皇帝赞赏,称他为“国家耳目臣”。他曾奉皇命调查江西安福民告发的谋逆案以及谷庶人图谋不轨案。 B郑辰对有问题的官员处置严厉。担任山西按察使时,他对贪官严惩不贷。英宗时,奉命前往地方考核官员,奏罢全部失职官吏。 C郑辰对官

14、员要求近于苛刻无情。云南布政使周璟妻子死后,续娶本来是人之常情,但他却弹劾他有伤风化,让他丢了官。 D郑辰为人重义轻财不计嫌怨。虽与同僚发生过言语冲突,但在同僚死后仍为他治丧,出资送他的妻儿返乡。 答:C(“周璟妻子死后,续娶本来是人之常情”错。周璟是在妻丧期间续娶,这是违背礼制的,属犯罪。),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5分) 答:有流言说役夫诽谤朝廷,恐怕发生变故,朝廷命郑辰前往调查。(蜚语,流言;谤讪,诽谤;变,变故;验,调查。各1分,通畅1分) (2)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5分) 答:奉

15、命赈济南畿、河南的饥荒。当时黄河决堤,就命郑辰趁便修复堤防。(振通赈,赈济;河,黄河;伺便,趁便;塞,堤防。各1分,通畅1分),次二十一兄韵 晁冲之 忆在长安最少年,酒酣到处一欣然。 猎回汉苑秋高夜,饮罢秦台雪作天。 不拟伊优陪殿下,相随于蔿过楼前。 如今白发山城里,宴坐观空习断缘。 【注】伊优:幼儿刚学说话的声音,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说话没有定见。于蔿:歌名,于蔿歌是表明操守、规诫帝王过失的诗篇。宴坐:静坐,闲坐。 首联写他少年使酒自纵,豪放快意。次联截取了两个生活镜头,具体地加以展现,狩猎夜归,秋高气爽;青楼畅饮,冬雪漫天,“汉苑”、“秦台”分别是都城豪华猎场和妓馆的代称。颈联抒写志向,

16、不欲谄媚权贵,而欲像唐代作于蔿的元德秀那样有补于世。尾联写自己年已老大,只能在偏僻的山城习禅息心,忘却世事。前六句追昔,基调高扬直下,后两句抚今,收束顿挫,使前六句汹涌而下的情感碰到障碍后回旋成更加强烈的涡流,表明自己的坐禅修心是多么不甘而又无奈的一种事情。,8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结合全诗简要概括。(5分) 答:(1)诗歌既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意气风发、轻财任侠生活和不愿逢迎权贵、坚持内心操守品格的怀念之情,(2)也表达了如今时事多舛,自己年华老去、欲有所作为却又有心无力的悲凉之情。,9本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赏析。(6分) 答:全诗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点手法,2分)从局部来看,诗歌第三联“伊优陪殿下”与“于蔿过楼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为人为官态度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操守。(描情境,2分)从整体来看,诗歌前六句所写的年少时的豪情万丈的生活与如今白发苍苍、无奈隐居的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联感情,2分),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扬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连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喜归去。春归何太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