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292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培训资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企业合并会计,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第二节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核心知识点:,对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2,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一、企业合并的含义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主要知识点,什么是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如何理解各类企业合并的实质?,3,既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也是独立的报告主体,一、企业合并的含义,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 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经济意义上:一个整体 法律意义上:可能是一个法人主体,也可能是多个法

2、人主体,交易:公允价值 重组事项:账面价值,5,(一)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类,两类合并的概念 两类合并的实质 两类合并的实施方式 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注意:比较,6,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A(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C,B,C+B,A控制B、C在12个月以上,【例1-1】,同一控制,非暂时性,B、C同为A 的子公司,B、C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7,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D,

3、C,C+D,A、B分别控制C、D,B(母公司),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 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例1-2】,C、D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8,合并日与购买日,控制,定义 “控制”关系的认定 投资单位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但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情形 潜在表决权,实际取得控制权之日 “交易日”与“购买日”有何区别?,关键词,9,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控制方没有发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

4、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合并实质上是一种交易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控制权的交易。正因为如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使用自愿交易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值公允价值。,10,3。两类合并的合并对价的形式比较,付出现金或非现金资产 发生或承担负债 发行权益性证券,两类合并,合并方的合并对价都有可能是:,11,不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合并,控股合并,4。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比较,合并后主体仍为多个法律主体,合并后主体为一个法律主体,企业合并的第二种分类方法,12,(二)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进行分类,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控股合

5、并,企业合并,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合并,比较,13,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比较,+,+,=,=,+,=,+,吸 收 合 并,创 立 合 并,控股合并,母公司,子公司,14,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结果1: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结果2: 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后的处理: 成本法、权益法,合并时的处理: 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共同控制、 重大影响、 非控、非共控、非重大影响,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会计方法,控 制,15,(三)按涉及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横向合并 纵向合并 混合合并,企业合并,16,第二节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6、,一、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 二、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知识点,企业合并会计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理解和应用权益结合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购买法?,17,一、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对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下面主要介绍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方法,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8,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借: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股权,对企业合并的确认与计量合并方账务处理基本框架,19,确认与计量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中的关键问题,支付的合并对价应如何计量?,两者如果有差异,应如何处理?,合并费用如何处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对以上问题有不同回答。,

7、20,二、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基本原理,(一)基本含义 (二)特点 (三)举例,基本特点 如何应用,学习重点,21,(一)基本含义权益结合法,IAS No.22: 权益结合法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实际上全部的资产和经营,以便继续对联合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合并。,IFRS No.3: 权益结合法的采用仅限于权益是主要对价形式的企业合并。,22,“权益结合法”含义简示以换股实施吸收合并为例,A企业,B企业,A企业股东,以本公司股份作为对价,吸收B企业,B企业股东,合并后主体,23,(一) 基本内容购买法,IAS No.22: 购买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

8、企业(收购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支付对价,收购B企业 或 购买控股权,A企业,购买方,B企业,B企业的股东,被购买方,24,合并的实质是权益之联合而非购买交易 合并中取得净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按账面价值确定 合并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不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需要调整股东权益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难点: 如何调整股东权益? 期中合并时当年净收益如何计算?,(二)特点权益结合法的特点,25,合并后主体的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股东权益之和,合并前后权益总额不变,据此调整资本溢价,据此调整留存收益,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面值总额,合并

9、后主体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投入资本之和,如果合并后主体股本面值大于合并前各方投入资本之和,则: 合并后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合并后主体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以换股上市的吸收合并为例来归纳,【例1-3】权益结合法基本原理,26,情况1: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等于被并方股本,甲企业发行每股面值10元普通股25万股给乙企业的股东,吸收合并乙企业。,甲企业,600,200,300,100,甲企业吸收净资产,贷:负债,借:资产,股本,留存收益,100,500,150,250,合并前股东权益 750,合并后甲企业,资产,负债,股本,留存收益,3

10、50,550,200,+,=,1100,+,=,+,=,+,=,合并后股东权益 750,实施方式,27,情况2: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小于被并方股本,甲企业发行每股面值10元普通股20万股给乙企业的股东,吸收合并乙企业。,甲企业,640,200,300,100,甲企业吸收净资产,贷:负债,借:资产,股本,留存收益,100,500,150,200,合并前股东权益 790,合并后甲企业,资产,负债,股本,留存收益,350,500,200,+,=,1140,+,=,+,=,+,=,合并后股东权益 790,资本公积,50,资本公积,=,90,40,+,实施方式,28,情况3: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

11、股份面值大于被并方股本,甲企业发行每股面值10元普通股30万股给乙企业的股东,吸收合并乙企业。,甲企业,640,200,300,100,甲企业吸收净资产,贷:负债,借:资产,股本,留存收益,90,500,150,300,合并前股东权益 790,合并后甲企业,资产,负债,股本,留存收益,350,600,190,+,=,1140,+,=,+,=,+,=,合并后股东权益 790,资本公积,40,资本公积,=,0,40,-,实施方式,29,情况4: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大于被并方股本,甲企业发行每股面值10元普通股30万股给乙企业的股东,吸收合并乙企业。,甲企业,660,200,300,100,

12、甲企业吸收净资产,贷:负债,借:资产,股本,留存收益,100,500,150,300,合并前股东权益 810,合并后甲企业,资产,负债,股本,留存收益,350,600,200,+,=,1160,+,=,+,=,+,=,合并后股东权益 810,资本公积,50,资本公积,=,10,60,-,实施方式,30,(二)特点购买法的特点,购买方的认定是首要步骤 合并的实质是购买交易 合并成本主要取决于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与权益结合法不同,难点: 如何确定合并成本?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如何计量合并商誉?,31,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 500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

13、产公允价值 520万,购买方支付的合并对价 550万,净资产增值20万,商誉30万,合并价差50万,【例1-4】,吸收合并,100%控股合并,借:有关净资产 520,贷:银行存款 550,商誉 30,借:长期股权投资 550,贷:银行存款 550,其中包括30万的商誉,注意: 现行会计规范中对于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的发展与变通使用,32,33,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 二、账务处理思路,主要知识点,如何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确认? 如何在合并日对股东权益进行调整? 如何理解合并费用的处理方法?,这里仅以对企业合并事项的确认与计量为讲解重点, 而关于合并日

14、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请参见第二章。,34,一、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合并费用的处理,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或股权按账面价值入账,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按其账面价值计量,评估审计咨询费用,当期损益,发行债券的费用,债券初始计量金额,发行权益证券的费用,抵减溢价收入,两者之差,调整股东权益,理解的关键,调整顺序,35,放弃资产实施的企业合并,二、合并方账务处理思路,发行债券实施的企业合并,发行股票实施的企业合并,吸收合并,控股合并,新设合并基本上 与吸收合并相同,比较,36,放弃资产实施的吸收合并:,借:有关资产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账面价值,银行存款、存货等 支付的资产的账面价值 B,资本公积 A大于B的差

15、额* C,贷:有关负债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账面价值,A,如果需要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则以合并方“资本公积”科目(股本溢价)贷方余额为上限,不足部分冲减合并方“留存收益”账面余额。以下同 。,以下同,同一控制 下的合并,37,发行债券实施的吸收合并:,借:有关资产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账面价值,应付债券 发行债券的面值相关手续费佣金等 B,资本公积 A大于债券面值的差额 D,贷:有关负债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账面价值,A,银行存款等 与债务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 C,【例1-5】: 甲企业按面值发行1800万元的债券给乙公司股东,取得乙公司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的净资产;甲公司另支付发行债券有关费用1万元。

16、,同一控制 下的合并,38,发行股票实施的吸收合并:,借:有关资产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账面价值,股本 发行股票的面值 B,资本公积 A大于(B+C)的差额 D,贷:有关负债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账面价值,A,银行存款等 与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 C,【例1-6】: 甲企业按面值增发1800万元的普通股给乙公司股东,取得乙公司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的净资产;甲公司另支付发行股票有关费用1万元。,同一控制 下的合并,39,放弃资产实施的控股合并:,借: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的被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 A,贷:银行存款、存货等 支付的资产的账面价值 B,资本公积 A大于B的差额* C,如果需要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则以合并方“资本公积”科目(股本溢价)贷方余额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