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258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教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知识,华东疗养院 营养科,主要内容,(一)什么是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数量: 充足供应 食品质量: 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 对食品的更高要求: 没有受到环境污染,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1、食源性疾病,这是当前世界食品安全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食源性病原菌依次为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以及肉毒梭菌。,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2、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和农药、兽药的滥用和残留。,违法使用剧毒鼠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违法使

2、用瘦肉精等饲料添加剂。,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3、违法生产劣质食品。,使用不合格的原料生产食品,如“人造蜂蜜”和 “阜阳奶粉”。,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4、滥用添加剂。,如甲醛泡制海产 品,火锅中添加罂素壳,用硫磺熏白馒头,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5、工业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水污染导致的水产品的不安全问题。,(二)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一是“世界上没有安全 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仅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二是要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是两回事。,三是不合格食品不等同有毒食品。 四是食用含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不一定不安全。,五是天然食品对健康并不一定更有好处; 六是使用了农药、化肥不一

3、定会对食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七是食物的颜色越鲜艳就越安全。 八是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食源性疾病。,由于人们存在的消费误区,不同程度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少消费者认为:面粉、馒头、粉丝、银耳越白越好,面条越筋道越好,大米、腐竹、瓜子越亮越好 ,蔬菜上的虫孔病斑越少越好,水果个头越大越好,食品颜色越艳越好,储藏期越久越好,猪酮体上的瘦肉越多越好,等等。,殊不知,正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些要求,有些见利忘义的人就在生产中将农药、兽药、兴奋剂、 激素、色素、增白剂、防腐剂越用越多。出现市场上有的对虾用色素涂染;鱿鱼、海参等水发食品用甲醛浸泡;面粉增白剂超标,越白越有毒越畅销的怪现象,这是食品消

4、费的一个误区。,( 三)如何防范不安全食品,“七要”,一要看证件。要到持有效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场所购买有质量保障的食品。 二要看包装。看包装有无破损或外漏,包装装潢的文字、图案印刷是否工整清晰,是否仿冒知名品牌包装装潢。(蒙牛与豪牛,伊利与伊俐、尹利,),“七要”,三要看标签。看标签上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成分配料、质量等级、净含量等中文标志是否齐备、详细。 四要看日期。看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是否有提前标注生产日期或涂改、伪造日期的情况。,“七要”,五要看文号。看食品是否有卫生批准文号、生产批准文号、食品标签认可编号等;进口食品还要查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注。 六要认准“QS

5、”标志。国家对28大类525种食品纳入了QS强制性认证管理范围。 七要及时索要购物凭证。,“七慎”,一是慎重购买过“艳”过“白”食品。食品颜色过艳一般容易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出问题。 二慎重购买“反”季节食品 。,“七慎”,三是慎重购买贴有“鲜”字标签的“巴氏奶”。 四是慎重食用保存时间过“长”的食品。低温保存的食品时间过长,易产生致病菌。 五是慎重购买“小”摊点食品。这类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较低。,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脏 乱,有 毒,“七慎”,六是慎重购买价格过“低”的食品。 七是慎重购买“散”装食品。要注意该类食品中是否掺入表面类似物质或低档物质冒充正常食品,是否混入杂物,是否设有防蝇、防尘设施,以及售货员是否佩戴手套、口罩,否则应慎重购买。,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象我们以下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食品药品监管局:96311 质监局:96365 卫生局:96301 工商局:12315 经贸委:2263741 农业局:96323 出入境:2629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